景初二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入秋,朝廷收拾好了南疆的天狐,便开始着手经营北疆。内阁定下明暗两个策略,明里由荀相国接手郑桓扔下的生意,继续做出一副爱护藩国的模样,与乾王夏玄保持和谐关系。暗里,则由摄政王通过鬼市,给乾国大公子夏翊一道口谕和一道圣旨。
口谕是,命平虏校尉夏翊,肃清北疆,铲除奸佞,必要时可行非常手段。因为这个命令太不像话,暗示他可以弑杀生父,所以只能是口谕,落不到纸笔之间。
圣旨是,由夏翊继承夏玄的乾王之位、征西将军之职和三州疆土。朝廷还不计前嫌,许诺开放关口,允许金乌行商在帝国北疆打理军械马匹生意,赚取朝廷的金银。
景朝向以孝义治天下,定下这种离间父子,违逆人伦的策略确是非常举措。
夏翊之所以会成为分裂乾国的突破口,还与他的出身有关。
他的母亲只是个没名没姓的金乌牧羊女,他自从降生,便受到乾国士人的歧视。等到成年后,夏玄便把他扔到了三州之中最边远的戎州。不想,他竟化劣势为优势,不但赢得了金乌贵酋们的好感,还以才干获得了军中声望。
天长日久,夏老头也隐隐觉得这大儿子不是省油的灯,便又把他弄回了幽州。
自那以后,夏翊就一直本本分分驻守幽州边境,替老父和幼弟充当抵御王师的炮灰。他的手上沾满了凉州军民的鲜血。凉州人咬牙切齿地唤他是“金眼鬼”,只盼朝廷有一日能将他捉来千刀万剐。
“金眼鬼”最近一次发威是七月时在摩云岭用天子换得了一城六郡。
也是这一次,让夏玄彻底看清了长子的实力。他知道,待他百年之后,夏翊是不可能人如其名,翊助小世子夏睿的。他必需在把权柄交给幼子前,拔去上头的这根尖刺。
夏家父子相疑给了朝廷使用离间计的一个机会。
当然,机会总与风险并存。
如果夏翊不听天子口谕,反而念着父子亲情,扶保父王,还把那不仁不义的密诏抖落出来,并以此为由,与夏玄一起,叩开关口,一力南侵。
那么朝廷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等到北疆百姓遭受兵灾后,一定会民怨沸腾。
好在,清流文臣们并不傻,他们的算盘打得很精。会出这种冒险的昏招还是有另一层考虑的。
这一招如果不能打乱乾国,就一定可以击中鸿昭。因为下密诏的是天子,传旨的人却是鸿昭。只要傀儡天子不认账。百姓的怒火就只会冲那个败坏家业的兵油子扑去。
而鸿昭,因为背负了之前丢失一城六郡的罪责,很需要将功折罪,不辜负天子和阁臣的期待。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只能兵行险招,参与这次冒险。
其实,在清流士子看来,打击鸿昭要比收拾夏玄更有意义。
清流们的计划虽好,却忘记了一点——兵油子也有兵油子的长处。
鸿昭跟着父亲征战十多年,学过的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不是兵法,而是察人。
他知道,夏翊必反。
因为在夏翊敦厚仁孝的面具背后,是对夏玄深重的怨恨。
十八年前,在夏翊第一次赴任戎州之时。夏玄为了迎娶善妒的正妃,将夏翊的母亲秘密鸩杀。执行密令的内侍,正是鸿烈手下的一个暗探。这暗探没有立刻跳到前台唱戏,而是继续蛰伏在乾国王庭天枢宫内。
直到十年前,小世子夏睿诞生,那“赤胆忠心”的老宦官才在大公子那里发挥了奇效。
同年,鸿烈的斥候就探查出戎州兵马开始异动。靖王知道,从那一刻起,夏翊就已经磨起了弑父的刀,总有一天,这把刀会落到夏玄的头上。
鸿烈把这个秘密作为一份遗产留给了儿子。
今天,鸿昭终于要动用遗产了。他要给夏翊一个报仇的机会。也给企图暗算他的清流一记凌厉的回马枪。
朝廷武官的任命权全在鸿昭手中。三个月前,就在鸿昭把那密旨送给夏翊的同时。他还以天子的名义,给了乾王夏玄一张委任状,让他来长安受任骠骑将军。
这当然是一个陷阱。夏玄不可能亲身赴险。可是天子的授命也不好违背。
于是,正如鸿昭所料,夏玄果然以年老力竭为托词,准备遣长子夏翊带着他的妻儿家小,赴长安代为辞谢。
表面上看,王子王孙一并入京,也算有诚意。
事实上,老头子是顺水推舟,想借朝廷的手拔掉夏翊这根尖刺。
无论是皇帝不高兴,把大公子一家扣留在京,还是恨透“金眼鬼”的东夷官民把夏翊撕成碎片。
老乾王都照样会挺直腰杆与朝廷分庭抗礼。
为了王国的平安,他必需舍弃夏翊,就像十八年前,他为了讨好世家舍弃了夏翊的母亲。
老头子算得太精了。把如狼庶子遣去长安,褫夺他的兵权。既平息了天子之怒,也免除了肘腋之患,确实是一箭双雕的。
可是精明了一辈子的夏玄,到底低估了人心机变。
他把儿子逼上了绝路,儿子自然不会给他好果子。没有永远的亲朋,只有永远的利益。他不知道,朝廷正等着被亲人丢弃的“金眼鬼”改邪归正呢。
夏翊必反。
鸿家父子为此筹谋了十多年,早已成竹在胸。
当然,对于这一系列谋划,不但清流,就连天子也是毫不知情的。所以,那个深秋雨夜,凤翎才会为鸿昭而焦急,不顾一切夜探鬼市。
景初二年,腊月,就在夏翊起行长安前,他果然借着诛杀奸贼的名义,发动zheng变,血洗天枢宫,给老乾王也灌了一壶鸩酒。
可惜,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