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皇上的敕令后,玄奘想起了精通老庄道学的堂兄长捷法师。在取经回来建立译场之初,玄奘也曾派人往蜀地寻访长捷,但打听之下,得知长捷于武德年间离蜀游于江南,之后便不知所终。而在弘福寺译场的诸大德中,除辩机精于道法外,其他大德对道家玄理并不尽悉,加上武德年间引起的佛、道之争,贞观十年“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诏令的颁行,更使诸佛门大德对道家成见更深,而道宣律师等人更是极力反对将《道德经》译成梵文。
玄奘明白太宗敕令弘福寺翻译《道德经》的用意,此举对调和佛道之争起到缓解的作用,是太宗“三教调合”政策的重要一步。当时,传统的儒教一直被奉为国教,而道教祖师姓李,故被李唐皇室视为本家,唯佛教是外来文化,极易受到本土文化的排拆。而太宗对取经和译事的大力支持,也明确了佛教的地位,使佛、道、儒三教形成鼎立之势。
于是,玄奘和辩机一起,会同京城五通观道长蔡晃、成英等共同翻译《道德经》。五通观是道家“华阳隐居”陶弘景真人所传金丹大道的上清派道观,上清道士一直秉持陶弘景真人“佛道同源”、“三教合一”的理念,所以也能超然于佛、道相争之外。
在五通观,两位道长将《道德经》的玄理奥义向玄奘和辩机详细述说一遍,再由玄奘大师句句披析,穷其旨理译成梵句,由辩机执笔书成梵文。译成之后,蔡晃请玄奘为《道德经》作论注释,成英又请写序。玄奘大师为了维护弘福译场的团结,因而婉转地推辞了两位道长的请求。
之后,玄奘又依据南朝真谛三藏的译本,将马鸣菩萨所著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还译成梵文。
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正月,太宗任命右卫率长史王玄策为大唐西域正使,左骁卫蒋师仁为副使,携带大唐致西域各国的礼物以及梵本《道德经》、《大乘起信论》等,再度出使西域。
下一章:王玄策三战定天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