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曜祝贺道:“恭喜爹又收复一路大军,对于我们攻打敌军又有胜算了,那我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全军吧。”郭子仪摇了摇头:“不可,现在还不到时候,吐蕃兵虽然没有那么多的心计,但是你别忘了他们还有个棘手的军师田寄呢,如果我们现在就把扩军的消息传遍军中,他们肯定会知道,假如他们知道我军再次得到提升,你猜他们会怎么做?”
郭曜不敢想象,唏嘘了一声:“啊……他们会有所防范,甚至在我军未壮大前来消灭我们!”郭子仪浅笑道:“对,看来你有进步了,我们这种行为就叫做逼狗上墙,断然不可如此。”郭曜呵呵笑道:“还是父帅想得周到。”郭曜又道:“父帅,昨天军营中……”
正说期间,被迎面而来的公公打断了:“郭子仪接旨……”郭子仪一看是皇上派来的钦差,所以立刻跪下接旨。听完了之后,才明白了皇上是想让自己起军开拔,前往陕州保护自己。郭子仪问道:“敢问李公公,如今伺候皇上的人是不是程元振?”
李公公回答:“令公猜得没错,时局艰难,皇上对程总管的依赖越发强了。”郭子仪暗暗叹道:“也是,难怪皇上会忽然间下了这道圣旨,看来多半是程元振在背后捣的鬼。”李公公询问:“郭令公何出此言?可是皇上身边的确需要大将保护呀!”郭子仪一时也给他解释不清,说了句:“我知道李公公也是个正直的人,你回去告诉皇上,我等理解皇上如今的处境,待众将回来商议决定之后就拔军,切莫让皇上着急。”
当天李虎山等人回来了,郭子仪召集了所有军中要将,共同商议调军一事。率先发问:“你们还没回来之前,皇上在陕州差人送来圣旨,说是如今身边兵少将无,一直担心吐蕃会东攻潼关,自己的安危得不到保障,所以打算让我军前去潼关,贴身保护,你们有何看法?”
副将李群道:“末将认为我们既然身为臣子,就应该遵守皇上的圣旨,按照圣上的意思办事,况且信中说的很明白,敌军一直虎视眈眈,我们早到一日,皇上就会少一份危险,所以末将同意调军东进,保护皇上。”郭曜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不行,我认为李将军的看法是片面的,首先事情远没有皇上想的那么紧张,陕州没有那么危险,且不说距离吐蕃遥远,就是潼关险隘也能阻止一阵敌军的进攻,
而且如今吐蕃进入长安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到了,哪有一点进一步的打算,恐怕如今只想着出兵作战的只有田寄一人了,其他人都陶醉于欢天酒地之间,戏谑于侍女娇姬之怀,武官沉刀卸枪,文官抛墨弃笔,长安上下虽有朝廷,实乃虚设,曲江两边贵妇闲游,实属无奈,吐蕃只知抢掠烧杀,回纥仅懂买马牵斛,像他们这样毫无斗志,哪里会有什么进取之心?所以末将认为大军不可妄动,继续按照已定计划行军,只有这样合理决策才能使长安尽快复归,才能让皇上早日回朝,才能安稳天下。”
郭子仪听后欣慰点头,又看着李虎山:“李将军认为呢?”李虎山说道:“刚才二位少将说的都很对,但是末将更偏向于后者,当然了,去与不去是要以实况决定,请元帅下决定,不管什么做法我都支持。”
郭子仪笑了:“好了,其实本帅心中早有筹划,只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京都失守,皇上逃难,是我的失职,不收复长安实在无脸面对皇上,我们应该领兵从商州出蓝田,攻长安,吐蕃是绝对不敢继续进攻潼关的,只有如此才是上上之策,本帅相信皇上是一定理解的,也会大力支持的。”
徐州这边的李光弼也没有闲着,整日在家中悠然自乐,仿佛一世外高人。每天不是约友下棋,就是教子习武,一家人其乐融融。他的夫人看见他在院中练剑,没敢上前打扰,只是站在远处观望。但是却被李光弼发现了:“夫人来了,怎么也不吭声呀?”夫人回答:“臣妾不想打扰了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