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来的时候,将主不是给咱们将朝廷的国债卷都给你了吗?若是将这些债卷给周国老的话,应该是足以打动国老了。”“将国债卷给国老?哪可是将主给朝廷的投名状,给国老的话朝廷那边如何交割?数百万两银元的巨资,国老和朝廷终究不是一回事啊。”郑鸿逵听幕僚说让他将这次北上时带的国债卷给周延儒,不由一惊。这不是开玩笑吗?郑家借给朝廷的国债虽然大家没有明言,可实际上这笔钱是公开的秘密。郑芝龙的意思是要用这笔钱当做买命钱,以几百万银元的巨资,换郑家全家老小的性命。所以郑鸿逵北上的时候,是将这些债卷全部带在身边的。“将军,属下觉得这笔钱给国老要比直接给朝廷更有用。几百万的国债卷,对个人来说绝对是笔巨款,但对现在的朝廷来说,算不得什么大数字。咱们和朝廷交恶之时,国债的本息都如数兑换。这说明什么?说明朝廷根本没将这笔钱当回事,天子是要用这笔钱立信天下。照此来说、国债的留免与咱们的前途没甚大关联,哪怕是天子动了杀心,估计这笔债他还是会让朝廷还。可这笔债转到了周国老手中,他家几世富贵就有了。”“将国债给了周太师,他真能帮我们郑家脱困?”“他若是收了就能成,若是不收咱就赶紧回闽地,让将主另谋后路。”郑鸿逵并没有当场对幕僚的意见进行表态,等幕僚们退下后,他一人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沉思不语。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哪怕郑家再财大气粗,也没有做过一次送人几百万两银子的事。甚至整个历史上,也没有人将行贿的勾当干的这么庞大。一夜没睡的郑鸿逵,第二天一早,又接见了负责接待他的前军都督府参谋。这次双方的沟通有了实质性的内容,那位准将参谋将朝廷谈判的大体原则说了出来。在去年朝廷定的谈判基础上进行?这是啥意思?合着朝廷并没有因为今年战事的走向而改变态度?郑鸿逵有些纳闷了!这不符合出牌的常理啊,明明朝廷现在站在了上风头上,郑家已经被逼到了绝路,这时候不趁势追进,反倒是要给郑家留一条活路,大明朝廷也太过宽宏大量了吧?宽宏大量?也许吧!尽管朱由检给自己以及群臣找了无数条这么宽大处理郑家的理由。但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这么做确实是动了回护郑家的念头。郑家、准确的说是郑大木,在朱由检心里是有些特殊地位的。不管这个时空的大木干了什么,在真实的时空里,他终究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为大明和汉家天下保存了最后的颜面,冲着这个也得给他再给一次机会。在朱由检内心深处,有几个人的人情是必须要还的,比如孙传庭、李定国以及郑大木。作为皇帝可能不欠他们什么,可作为一个穿越的灵魂,他得有作为这个民族的后辈所应该有的情怀和操守。按道理来说,接待人员透露的消息,是让郑鸿逵吃了一颗定心丸。可他又陷入了焦灼,现在这种情况下,昨晚沉思了一夜所做的决定还要不要施行?还有没有必要哪?昨晚郑鸿逵想了一夜,最终决定赌把大的,将赌注全部下到周延儒身上,以图绝地求生。可今天的谈话,却让他一夜的心血白费了。他又得重新思考和抉择。在郑鸿逵犹豫不决的当口,内阁派的谈判代表也赶到了登州。他们汇同军方代表,正式与郑家的代表团就招安事宜展开讨论。在谈判开始深入讨论后,郑鸿逵也实质性的弄明白了,朝廷对郑家的态度。显然朝廷是要将郑家的军事力量尽可能的分割出去,哪怕留下的一些军事力量,也要被纳入管控和监督中去。郑家上岸为官军、入海为盗寇的历史将要被彻底终结。而他们商贸产业,朝廷的态度却是要尽可能的保留,甚至还给了一些政策,希望能他们能将这事干的更好,比如几个外贸港口的开放等政策。不用打打杀杀,就让安心经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啊?郑鸿逵还真吃不准了!不过话说回来,好像现在的郑家也没别的选择,这样的条件要是再不接受,哪就只能亡命一搏,还胜算不大。到了登州八九天后,朝廷的正式谈判代表周延儒终于赶到了地方。老周刚到登州,郑鸿逵赶紧带着人去迎接。在见到周延儒后,郑鸿逵一直要找机会,想要和老周私自接触一下。结果他发现这事似乎不好操作,朝廷的吏治改革后,朝廷命官身边基本上没有私人,全是有正经编制的工作人员。像周延儒这样的顶级重臣,陪在他身边的也没一个算是他真正的自己人。生活秘书、行政秘书、机宜秘书、贴身勤务、贴身护卫、警卫排,看着身边是有好几十号人的大团队,然而这些人郑鸿逵一个都敢去接触,谁能保证这些人不是皇帝安排在老周身边的探子?或者现在不是探子,转过身后立马成为反骨仔也是大有可能。毕竟人家是有身份的人,于公于私都没有绝对忠诚于直属上官的义务。这不像以前官员的身边人,他们是官员私自雇佣的,就是想出卖自家主子,也没多大门路,即使有门路,卖主也求不到该有的荣,还要背负很大的道德压力。给官员的身边人政治身份、完成职业化后,最起码他们要出卖官员,是不用再背负什么道德上的指责!我拿的又不是你的钱而是朝廷的钱。当然、话说回来,哪怕是再怎么改身份,大佬们的身边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会唯大佬马首是瞻的。大佬就是大佬,人家说一句话顶别人奋斗数十年。除非那人遇到了比讨好大佬更大的利益、能抱上更粗的大腿!好像、出卖周延儒抱上皇帝的大腿,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