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靳准在热锅上转圈圈时,靳康告诉他:“不用想了。”言罢杀了靳准——死人是不会思考的。靳康率领剩下的士兵,向西投靠刘曜。刘曜没有因此而宽恕他,靳氏一族惨遭屠戮,靳准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刘曜有心纳她为妾,却被后者拒绝了:“靳氏的族人都死于陛下之手,为什么还要留下贱妾一人?”刘曜感其贞烈,遂长叹道:“带上你弟弟走吧!以后永远不要回到汉国!”</p>
石勒进入平阳,例行劫掠一番后,他收敛了两位汉主的骸骨,之后离开平阳。李曜距平阳已经不远,他没必要和刘曜碰面,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即便再小的火花,都有可能引起一场巨大的灾难。但不打个招呼似乎也说不过去,石勒于是派左长史王修和副将刘茂去刘曜军中呈报战果。</p>
王修家有一个门客,名叫曹平乐,这人一直在石勒手下任职,但一直得不到重用,心里十分记恨石勒。当一行人来到刘曜军中时,他偷偷地告诉刘曜:“石勒派人来,表面上一副忠诚的样子,其实是想窥探陛下的虚实,使者回去那日,就是石勒发兵之时!”</p>
汉军从长安长途跋涉到平阳,早已疲惫不堪,实在没有能力对石勒发动攻势。于是乎,刘曜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杀了王修,刘茂跑得快,逃出了刘曜的魔爪,他第一时间赶到襄城报丧。</p>
俗话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更何况石勒目前还臣服于大汉帝国。王修的死讯传到襄城,石勒大怒,汉国的天下有一半是他打下来的,狡兔未死,走狗先烹。石勒咽不下这口窝囊气,拥兵自立在所难免。</p>
公元319年,石勒于襄国自立,国号大赵,史称后赵。这个后赵和汉国并不是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与东西两晋,后来的南北两宋有着很大区别。因为汉国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内乱,但实力尚存,汉军主力由新任皇帝刘曜统帅。</p>
刘曜稳定住局势后,大军从平阳撤回长安,刘曜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元,顺便把国号也改了,新国号为大赵,这样一来,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两个赵国。有一点需要强调,石勒虽然建立了赵国,却只是称王,所以刘曜的赵国应为正牌货,为表区分,历史上把长安赵国连同之前的汉国合称前赵;石勒赵国为后赵。不难区分吧?以后还会有南北西前后五凉国出现,先在这里打一支预防针吧!</p>
石勒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奴隶兼文盲皇帝,仅此一家,仿冒必究。刘邦地位再低好歹也是一介亭长;黄巢是一个落第书生;后世的开国帝王中,唯有大清**哈赤稍可以一比,但**哈赤老爸塔克世曾任建州左卫一职,底子厚,虽说以十八副遗甲起兵,私下拥护的族人却不计其数。</p>
石勒则没有任何背景,从奴隶的奴隶成为今天的赵王,完全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p>
石勒在称王的第六年(公元325年),采取了一系列修生养息政策,比如劝课农桑,求贤纳谏等等,其中有一项政策颇引人注目: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学堂,学生们学够一定的时间后参加政府统一组织的考试。考试的内容是汉族的经义典籍(朱熹老先生还没出生,没有“四书五经”的说法),成绩优秀者会得到丰厚的奖励:粮食和布帛。而且还会获得入朝做官的资格。到赵国中期,这个制度几乎发展成国家选拔官吏的标准制度。</p>
这条制度传到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在次基础上发展到“十科”考试,而不再简单地考察课本知识,后来,这套制度经过武则天、朱元璋等人的加工完善,逐渐形成中国古代特色的“科举”制度。</p>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史学家们习惯把隋朝作为科举制度的起源,对这一点,笔者存疑。石勒的选官制度虽然和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有着很大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考试”一直为后世沿用,为科举制度所承接。它使社会底层的学子们有了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使他们得以改变命运。</p>
当我们看到那些美丽的蝴蝶时,不应该忘记在树上缓缓爬行的毛毛虫。</p>
再往后就明朗了:科举制度发展到新中国,“高考”制度呼之欲出。石勒与高考的关系就好比甲→乙→丙,则甲→丙。当我们讨论高考制度的弊端时,石勒是不是应该为“黑色七月”承担那么一点点责任?(笑笑,赵王,hole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