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伊人依你> 第一章 师友风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师友风义(2 / 2)

方剑钧抬头看看提问者,发现提问者是个很斯文的小伙子,五官端正,鼻梁直挺,目光炯炯,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而眼睛之上,两道剑眉高耸,锋利如刀。方剑钧不觉看得出神,因为他竟从眼前的小伙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那种坚定和痴劲。

“请问贵姓台甫?”方剑钧问提问者,“台甫”已是现代社会不常用的名词,方剑钧却执意这样问,他是想要看看眼前这个男孩的基本素质到底怎样?

“上严下歆,‘严肃’的‘严’,‘歆’是‘音’和‘欠’两个字的合体。”小伙子回答。

方剑钧满意地点点头,接着问:“那你认为学历史有什么作用呢?”

严歆低头稍一思索,对方剑钧说:“周老师说历史的作用在于‘以古鉴今’,要从以前的事和以前的人中汲取经验教训,这样就能避免走歪路了,我很赞同他的看法。”

方剑钧点了下头,他也赞同恩师周明儒的想法,但凭他读书破万卷的经验来看,恩师的想法有点大众化了,每个人都能回答地出来。方剑钧实在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严歆,于是起身对严歆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严歆会意,他们便走到了走廊上。

“‘以古鉴今’是周老师告诉你的,你自己有什么想法吗?”方剑钧问。

严歆低下头思考了一阵,实在没有其他话了,便面含羞赧地回答:“惭愧!我没有自己的想法。”

方剑钧哈哈一笑,说:“行了!不逼你了。我告诉你我对于历史学的理解吧!据我看来,学历史并不是单单叫你成为一个秉笔直书的史官,它有更大的作用,首先,国家决策需要历史上的数据和事例支撑,那些藏于角落的史实真相需要你我去阐述。”方剑钧在说“你”、“我”的时候,用手先指严歆,后指自己,弄得严歆的心里痒痒的。他继续说道:“我相信你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而我却要说,不仅是文史哲不分家,中国的文史哲政医教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不能分?因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基础的,这样的话,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可就十分大了,而不管从哪一科开始研究,都能提炼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信念,这是咱们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我们现代人头一个需要研究的东西。历史上出现的大人物,不管是文学家还是哲学家,是医生还是政治家,他们本身创造了历史,死后还作为标本供后人研究,这是为什么?他们‘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信念正是从史学中获得,非历史学不能成就他们并且研究他们。至于说到借鉴,我们的课题就更多了,在当今中国,国家最需要做的就是借改革开放来发展经济,改革是需要史学借鉴的,咱们的文化、经济、教育、政治这四者要想发展,必须从史学上找‘前车之鉴’,给你举个例子吧!为什么连你们都认为,中国的教育这么失败呢?为什么这么多年都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呢?你们都把责任归于中国的教育体制,说在‘以分数论英雄’这个体制之下,中国很难出人才,错!这是错误的!中国的教育失败,是因为中国的大部分学生缺乏一种斗志,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不是靠逼的,靠的是‘自觉’两个字。我曾听过一个老学者的讲课,他说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应该借鉴古代的科举制,记得当时我还很幼稚地问他,我说社会进步了,我们还搞封建社会那一套,这合适吗?那位老学者连说了好几个‘不’字,然后说:‘我提倡借鉴古代的科举制度,不是要搞复辟,也不是提倡重开八股考试,而是要提倡一个理念,那就是自学,科举制度是提倡自学的,你自学成才了,你就来考,考上了就给你官做,考不上明年继续考,所以国家应该建立一套类似的制度来鼓励自学,这样才能出人才!’,那位老学者说出‘自学’的时候,我的心里猛然一惊,这两个字点醒了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之下做科研,研究学问,岂不是事半功倍。你看,这就是史学的作用,借鉴作用!”

“自学------”严歆也在心里不停地玩味着这两个字,看来对于方剑钧的长篇大论,严歆只记住了这两个字。“后来呢?老先生的主张得到重视了吗?”严歆问。

方剑钧长吁了一口气,说:“可惜老先生的金玉良言被埋没了,可能有些人看到了‘借鉴科举制度’这几个字,就以为他是在提倡复辟,就对他口诛笔伐,白白地冤枉了他。”

“我很想见见这位老先生呢,听他讲课,一定是一种享受!”

“确实是一种享受,只可惜,老先生在今年夏天去世了。”

“啊------”严歆听闻此言,也怅然若有所失。

方剑钧并没有继续答疑,当下,两个人都在廊檐下肃立无语。其实方剑钧口中的老先生便是任继愈先生,国家图书馆前任馆长,他曾预言中国的文化高潮将会在20年后,也就是2030年左右到来,所以一生都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编辑整理中国的文化书籍,以期能在文化大繁荣到来之时为后代的学者留下可供参考的史料,他还特别关注教育,有感于中国的教育不再注重自学的问题,他提出了参照古代的科举制度建立“国家博士制度”的建议,可惜和者寥寥。

严歆毕竟年轻,思想幼稚,所以方剑钧并没有向他解释“国家博士制度”的具体内涵,也并未点出此系任老所提倡。但是,明显地,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了严歆的注意,方剑钧为此感到高兴,虽然跟严歆说话不多,但他的气质在这,所以方剑钧是很希望把他收为学生的。

静了好一会儿,方剑钧才试探性地向严歆伸出了橄榄枝:“怎么样?你要来浙大学习吗?报历史系,你肯定会大有作为的。”他说着,就像当年周明儒鼓励自己一样,把手很自然地放在了严歆的肩上。

严歆倒不为所动,非常冷静地说:“毕竟选专业是我一生的大事,我需要好好地谋划,所以教授,恕我不能贸然做出决定。”

“是的!我不能左右任何人的决定,我只希望你明白,学历史真的很好,大有可为。”方剑钧说。

严歆点点头,赞同了方剑钧的观点。

也在这天下午,理想盒子被挖出来了,10年前的40余个梦想终于都重见了天日。它们有的实现了,有的还还需努力才能实现。

“其实理想是一辈子的东西,不能以十年的成绩论成败,更何况成败二字的评价标准又是不一样的,不要执着在此,尽管继往开来。”周明儒如是勉励他的学生。老的理想“还愿”了,新的理想需要重新“种下”,于是高三12班的学生学着学长、学姐们,把自己此后10年的理想用信封封着,也装进了理想盒子,重新上锁封存,而严歆的理想有两个,一是成为北大未名湖畔的常客,二是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的理想真大,大到他尚不能承载的地步,就算此生能够实现这两个梦想,十年也是万万不够的,但周老师说得对啊,十年只是一个节点,一个用来回望和总结的节点,理想却是一辈子的,人啊!一生只要做到“尽人事、听天命”就够了!

要问在中国,一个人一生中最放松,最开心的时刻是在什么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答案,各个说法不一,但一个答案肯定会让人们无可辩驳,那就是高考过后。是的,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查一下今年的数据,便知道,在2010年,中国又有700多万人得到了解放,高考过后,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在草原上自由奔跑,严歆也在其中。

在火热的7月,严歆所报考的那个批次的分数线已经下来了,严歆的成绩在全省都名列前茅,按照他的成绩,重点大学和重要专业都是由他挑的,因为选择太多,他犯难了,父母都希望他学经济学,但是他觉得整天跟繁冗的数据和枯燥的经济学原理打交道太过乏味,他喜欢自由,所以竟对他们的建议充耳未闻。这几天他都睡不好觉,总是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个问题。

就在填报专业的前两天,严歆接到了周明儒的一通电话,原来是周老师代方剑钧邀请他吃顿饭而打来,严歆这几天因为选专业的事心里不自在,所以也想出来透透气,顺便听听老师们给他的意见,于是乐得答应。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在江边,时间已近黄昏,所以江风送爽,好不惬意。还没开饭,方剑钧就迫不及待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两送给了周明儒和严歆,严歆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红色封面的书,名字叫《中国模范生》,他当下便觉奇怪:“方教授,从这的名字可以看出来,这应该是讲人的吧?而且还是一群人。”

方剑钧见问,便哈哈一笑,说:“不是,你望文生义了,这最近在杭州的文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讲的是我们省的事,《中国模范生》中的‘生’字,其实谐音为‘省’,这其实讲的是中国模范省——zj省。”

“还真是哦!把咱们省拟人化了,而且‘生’、‘省’同音,这书的名字就取得很好啊。”周明儒评价道,“就是不知道,这讲的是什么?”

方剑钧说:“这的副标题是《zj改革开放30年实录》,主要探讨的是zj为什么、凭什么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率先摆脱贫困,走向小康?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不少的史实,比较深刻地展现了zj人坚强、勤劳、敢作敢为、乐于奉献的精神。”

周明儒已经翻了好几页了,他越看越觉得有味道,书中的许多观点都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他由衷地说道:“这的确是一本好书,严歆,你们90后的人,更应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历史不应该在你们这代人身上断层啊!”

周明儒的话正中了方剑钧的下怀,其实他这次回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争取严歆到历史系就读,成为自己的门生,把《中国模范生》这推荐给严歆读,目的就是要引起严歆对历史研究的兴趣,必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想要收严歆为徒,所以方剑钧刻意突出了历史学的作用和高度,他对严歆说:“周老师说得对,90后更应该学习历史,历史能使人眼明新静,让你一生活得明明白白,你应该考虑一下报我们历史系!”

方剑钧的话说得很明白,严歆对此也并不反感,只是他实在没考虑好,如何能贸然地给方教授一个准信呢,所以他含糊表示:“方教授,容我再考虑考虑吧!”

方剑钧不自然地笑笑,没有说话,倒是周明儒看出了方剑钧的尴尬,马上打圆场:“剑钧啊!我理解你的心情,就好像当年你没选定专业的时候,我也希望你选择历史系,那种期待是焦虑的,也是美好的。现在你站在了我当年的位置上,也应该宽容地对待严歆,让他好好考虑吧!如果他命中注定是你的学生,缘分在这呢!逃不掉的。“

方剑钧用大拇指戳了戳头皮,哈哈一笑:“是我太着急了,来!吃菜------”

那天晚上,严歆在临睡觉之前,把《中国模范生》看了一小半,他越看越不想放手,这上罗列的事例生动而具体,“专业市场集群”、“温州模式”、“拾会”等一些他闻所未闻的概念、名词也纷纷入眼而来,从这中,他看到了“温州八大王”等杰出人士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所经历的生死荣辱,为之唏嘘不已,也看到了那些为了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甘愿赴汤蹈火的所谓“小人物”的英雄事迹,而真的读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味道。

直到眼睛实在撑不住长时间的,睡意已然朦胧,严歆才沉沉睡去,奇怪的是,书上的内容竟在睡梦中呈现,只不过第二天醒来,又记不起梦的内容了。严歆揉揉惺忪睡眼,转过脸看到手机在闪动,原来是哪个促狭鬼大清早的就扰人清梦,把他吵醒了啊!他有气在心,终于不厌烦地接了,嚷道:“谁啊?”

“方剑钧!”方教授的语气却是和缓无比。

严歆开始以为这是他哪个损友的恶作剧,所以想用强势的语气占据上风,却没想到这个陌生的电话由方剑钧打来,连忙道歉:“方教授,对不住,昨天晚上睡得迟了,所以脑子还是糊涂的呢!”

“是不是看书看迟了?”

“是的,你昨天给我的那,我觉得真不错,我已经看了一多半了。”严歆笑着回答。

“是吗?”不难听出,这个反问包含了方剑钧许多忍不住的兴奋。

“是的!”

“那你打算报历史系吗?”方剑钧趁热打铁地问。

“呵呵!别急嘛!至少让我把《中国模范生》看完吧!”严歆对于方剑钧的纠缠不是很抵触,就是觉得方剑钧此举很是可笑,多少竟透着些孩子气。

方剑钧却听出了此事有戏,于是欣然挂了电话,临了还不忘调侃一句:“不打扰你睡回笼觉了。”

严歆被方剑钧这么一闹,“回笼”之意已经全无,于是拾起《中国模范生》,继续。

可能世间真有“缘分”这回事,严歆最后终于赞同了方剑钧的看法,他做出决定:报考zj大学历史系,看来严歆跟方剑钧今生注定会是“平生风义兼师友”的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