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1 / 2)

 (接续前一章)

“好了,同学们!通过这几节课的讲解,大家应该了解到了佛教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再向大家讲述,其他的有关知识。”美术老师,讲述完了,弥赛亚和弥勒的这点联系后,就想要结束了课堂教学。

这时候,突然有个同学举手向老师提问:“老师,前几节课您讲到的佛祖释迦摩尼,是不是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呢?您能给我们再讲讲西游记里的故事与佛教到底有什么关系吗?”

美术老师听到这个问题先是一愣,接着推了推眼镜,从容不迫的讲到:“简单说,佛都是如来,如来只是一个称谓而已。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佛教创始人,也就是教主。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如来是对诸佛的一种称呼,因他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不是指的释迦牟尼,也不是特指的某一位佛,而是佛教对觉悟者的一种称呼,是佛的十大名号之一。比如称释迦牟尼佛或称释迦牟尼如来,都是一样的。但称释迦牟尼为如来佛就不对,因为如来和佛都是一切佛的通称,并不说明是某佛,正像称人为先生阁下不能说明是某人一样。平时我们经常听到的如来佛和佛祖,比如西游记里的如来佛,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对释迦牟尼佛的一种习惯性的称呼。或者说是佛教初传时中国人由于对其还不够理解,因而产生了谬误。”

“释迦牟尼三千年前出生于印度,后来成佛。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讲经三百余会,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都是后来他的弟子记录下来的。所以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还有一个国土叫做极乐世界,那里没有苦,只有乐,寿命、光明、智慧无量。那里现在有佛,正在说法度化众生,他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向阿弥陀佛学习,在那里成就佛道。”

“在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容情节,但在其中也隐藏了佛教的哲理,这就是《西游记》中真实的一面。因为这真实的一面隐藏在文字之中,并没有作具体的讲解,所以许多人把《西游记》虚构的人物当成了崇拜的对象,而另一些人还以为佛教史上的人物是退化的。其实,虽然作者把佛教的历史人物玄奘变成了《西游记》神话中的人物,但小说中仍然包含了佛教中关于人生观和宇宙观的思想。如果我们只在文句上去看,就会领会不到它其中的真实性。正因为这样,本人尽力从《西游记》的虚构情节中寻找出佛教的真实道理。”

“《西游记》的虚构情节反映了作者的思维,它不但希望改善社会,而且希望实现人格的完善。通过《西游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独特而深刻的教义,从妖魔鬼怪凶恶的表现中,也可以看出我们自己身上各式各样不完善的性格。它的内容既包含人生的价值,又隐藏着宗教的哲理,对于佛教,作者有着较深入的领会,既强调要开发出个人本有的力量,同时也希望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活泼的智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