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殊同并非没有想过初加工、半加工,也觉得这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这时候太早了。同兴自建立本已有很多超乎所料的事,险些彻底打乱胡殊同的节奏,若是此时参与国储肉,他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能力拾掇这样的局面。
但平城山事件,对胡殊同触动极深,不应痛心疾首之后,还是从前的日子。他更加知道,如果同兴能做国储肉,相当于给大刀阔斧松了手脚。
这么多年自己一直信奉的无外乎五个字,“把事情做实”,能用数据说话的,便不多费口舌,一行字能说明的,便不要长篇大论。
此时盘亘于心的,其实很简单,他就是在想到底有没有办法去干这件事?
这种沉默,却让曾昭达越来越震撼,但凡通晓人情世故的人都知道,这个人一开始就没有想着拒绝,因为拒绝的花样实在太多了。但凡通晓人情世故的人也知道,这种深沉的思考不应该流露于当下,因为一旦流露出来,会大肆拔高对方的期待值,最后若不成行,就显得不会处事了。
他在想的,是自己不可预想的。
同兴自成立以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业内同行的捧场。在制冷学会内部,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人,但每当说起来,没人会提胡殊同的名字,而都以“那个明大的”冠之。
因为很多人都觉得同兴有点没规矩,起码应该和业内同行“打个招呼”,今后是合作是展望都有了块敲门砖,可要是这么自以为是可成大事,瞧不见他人便莫怪他人瞧不起你了。
望着眉目时而闪动时而沉沉的胡殊同,曾昭达恍然,到底是谁自以为是。
这个远在郊外的人,这个圈子还不曾接纳的人,才是最有能量的那一个人!
因为他所思虑的,是所有人都够不到的,解法!
坐在一起开不完的会,一个话题衍生一册的材料,每个人都很擅长用多少程序、花多少时间并展望会有多少成果。
而眼前人却在计算,他到底能囤多少吨肉!
心底的那句师兄,心悦诚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