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恭贺新禧> 第二十二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2 / 2)

山坡上,还有人在梯田里套着水牛耕田,悠远悦耳的苗语歌声远远飘荡。

好一派春耕景象。

一路上遇到的村寨人们,看到族长的女儿领着两个汉人进了寨子,都有些好奇。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汉人,好多都围在一起讨论起来:

“(苗语)汉人长得和我们是一样的呀,就是肉皮白净一点,衣服也很古怪。”

“是呀是呀,不过你看那个男人长得好好看嗳,汉人都这么好看吗?”

……

带着脸上快要僵硬的笑意,辛岁和王守仁终于跟着旎旎到了一栋比较新的吊脚楼前。此时还有好些人在远处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教两人好不习惯。

旎旎的父亲桑午玖正在通往楼上的楼梯处等待,他中年男子模样,皮肤黝黑,和其他村寨男性的装束别无二致,脸上堆着笑意。

桑午玖只懂得一两句汉话,不过在旎旎的翻译之下,几人交流全无问题。他把王守仁和辛岁迎进小楼里,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苗寨特色吃食。

一番类似于外交会议的交流完毕,王守仁和辛岁才明白了这位族长的用意。他是想找个汉人教村寨里的人汉话,就好像他从村里老人那里听来的,外面世界中都有的私塾或者书院中一样。

这位族长年轻时也曾出外探访过,虽说走的地方不远,但是看到的汉人生活场景还是让他大为艳羡。他非常希望自己村寨中的人们也能拥有汉人那样的生产工具,甚至逐渐做到和外界进行交流,来换取一些村寨里没有的东西。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需要有人教他们汉话。习得语言,是一切交流的基础。

辛岁还不能确定的时候,王守仁却已欣然答应了下来。他是个胸怀理想的人,被贬谪到这荒山野岭,虽说生活无忧,但还是想做些事情的。

如今能开设书院教授知识,甚至有可能为两个民族提供交流的渠道,为大明带来新的子民,他乐意之至。

能够以老师的身份教授别人知识,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在他看来,这就是一种福气。

何况自己多少年来苦苦寻觅“理”的踪迹,正是想要找到它,传播它,让天下人都知道理的妙处。人人明理,则人人必已修身,修身齐家,天下升平,也不会有像刘瑾那样的妄臣贼子。

王守仁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选择,这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理想,这就是他坚持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

辛岁尊敬且佩服那个真实历史中的王阳明,甚至把他当做心里的一个极高标准来认识其他人。在那一刻,王守仁爽快答应在苗寨办书院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坚韧的精神,一种叫人折服的气度。

他知道,那个极高的标准已经被跨过。

他明白,面对着一切的困难和痛苦,仍然坚定前行,坦然处之的人,才有资格被人们称为圣贤。

而眼前的这位王大人,即使不是真实历史上的那位王阳明,也已经具备了这种资格。

…………

当晚王守仁和辛岁就在玖寨里住了下来,收到了热情盛大的款待,第二天,族长就安排人手修建学堂,并遵循王守仁的建议,统计族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安排他们分开上课。

轰轰烈烈的“玖寨扫盲运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王守仁走不开,一直在玖寨待了半月有余,才在玖寨人民的不舍中回了一趟驿站。至于辛岁,第二天就回了,驿站还有事务,也有驿马需要照看。

王守仁回来时是由两个玖寨里的青壮汉子护送的,这两人已经给自己起了汉姓名字,一个叫做“龙任重”,一个叫做“龙道远”。

这却是因为,王大人上的第一堂课上教的字便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一句。起汉名成了潮流,叫“龙任”、“龙重”、“龙可以”的也大有人在。

小姑娘旎旎也有了一个正式的汉家名字“龙旖旎”,王守仁给取的,小姑娘很是喜欢,再不嘲笑王大人了。

王守仁除了教他们识字读书,还教授一些建筑方法、卫生习惯、锻炼方式、手工制作……涵盖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也多亏了王大人从小到大什么都学,还什么都学得不错,堪称全能教师。

怀着一腔热忱教了半个月学生,王守仁格外想念辛岁做的饭食,于是请了个假回到驿站。好学的学生们只给他准了两天假期,时间一到就会派“任重道远”两位兄弟来接他。

辛岁听闻这些,实在有些哭笑不得,这两天他也确实为王老师变着样儿地做了几顿好吃的,嘱咐他不要想家,好好奉献。

假期完了,王老师要去上班了,这次他往包裹里多塞了几本志怪小说,把自己原来带的两本“甚深经典”放在了桌上。

开玩笑,每天上课已经很累了,睡前饭后也该看看小说放松放松,实在看不进去什么“格物穷理”,什么“颠倒见妄”。

又是烟雨十里春深,处处落花轻敷草痕。远观陌上青青柳色,有人心中念念故人。

清明又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