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拣宝> 第266章 诸葛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6章 诸葛笔(2 / 2)

已经八百年了,再普通的东西,现在应该变得很贵吧。黄母急忙问道,还是比较关心具体的价格。

这个不好说。王观沉吟道:古代毛笔的收藏,属于比较冷门的项目,除非是遇到喜欢的人,才愿意花大价钱买。

不对吧,这是古董啊,古董也没人要吗黄母质疑道。

伯母,话不是这样说的。王观温和笑道:对于古董收藏,大家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误区,总是觉得越古老的东西就越值钱

没错呀,有什么不对吗

不仅黄母点头,旁边的彭诚他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不是不对,而是非常不靠谱。

王观摇头,耐心解释道:其实古董和现在的东西差不多的,在古代的时候值钱,现在肯定值钱。如果古代是破烂,现在一样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说白了,就是要看东西的质量。好的东西肯定是人人都抢着要,其他名人效应稀少程度等等,只是附加的价值而已。

可是电视上不是经常拿几块破竹简出来,就说是什么国宝国宝的黄母不解道:我也没觉得那东西有多好啊。

那是说在文化价值。王观笑道:竹简本身没有多少价值,但是在竹简上记录的文字却具有难以衡量的研究价值

好了,你别插嘴,整天提钱,你俗不俗。黄父不耐烦摆手道:你看小王说得多好,文化价值。毛笔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肯定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吧。

没错。这个时候,王观真是在奉承了,笑着说道:你这支笔,对于研究古代宣笔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就是说,不值钱啰。黄母有些失望。

一两万吧。王观想了想,微笑道:我这是保守估计,或许还能更高。

两万

黄父黄母都有些意外,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他们的心理底线了。

看出他们不信,王观轻笑道:伯父伯母,我不是在信口开河,最近几年文房四宝的收藏也逐渐升温了,其中毛笔的收藏也是一种趋势。可惜这支笔只是竹质的,如果是雕刻了文字或图案的木杆漆杆瓷杆,价格更是高得不可思议。

比如说在几年前,一个大型拍卖会上有一支明万历竹刻花鸟纹毛笔,估价仅为八万至十二万元,但是最终成交价却达到了九十九万元。

王观笑呵呵道:当然,人家成交价高,也是有原因的。要看质量和工艺品相等等细节综合衡量,才有那么高的价格。可是,你这支笔,只是竹质的笔管,上面没有刻款,没有图案,就是普通的毛笔。如果不是能从笔锋工艺特点鉴别出是诸葛笔,恐怕也值不了两万。

小王,你别误会。我们不是觉得钱少,反而觉得多了。黄父迟疑道:两万块,有人愿意买吗

当然愿意。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一张集古斋的名片,递给黄父之后,微笑道:伯父,这个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你要是不嫌麻烦,可以抽空过去一趟,我们经理肯定会收你这东西。

瓷都啊,有些远黄父似乎打消了疑虑,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之后,他把笔杆收了起来,倒是对王观更加热情了。

一转眼就是下午三点多,王观和彭诚也辞别而去。

这么早就回去了留下来吃晚饭吧。黄父挽留起来。两人自然是推托不已,黄父也不强求,只是笑容满面的让他们以后有空常来玩。

出了门,王观钻进车上,等了好久,彭诚才和黄婷挥别完了,依依不舍的走来。

王观二话不说,马上驱车而去。

路上,彭诚感激涕零道:王观,今天真是多亏了你,帮我分担了火力。啥都别说了,晚上我请客,一定要通宵达旦,不醉不归

说着彭诚又有几分担忧道:对了,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王观迷惑不解道,十分熟练的操作方向盘,避开附近的行人,飞快的向县城而去。

那个笔杆子。彭诚皱眉道:哪天黄伯父真拿东西去你店里咋办

凉拌,直接买下来呗。王观瞥视道:你该不会是怀疑我在撒谎吧

就怕你看不准。

关系很熟,彭诚也没绕圈子,直言不讳道:不过,你看错了也没关系。如果黄伯父真的拿东西去你们店里卖,你一定要买下来,大不了事后我出这个钱。

嘿,你倒舍得。王观笑道。

没有办法,娶个老婆不容易啊。彭诚叹声道:特别是刚才听你说一支笔能卖近百万,我也考虑着要不要回家翻箱倒柜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