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在北大学考古> 第140章:宿白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宿白集(1 / 2)

 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

搁前世,别人一定怀疑许婉韵在开车。

现在嘛。

苏亦相信应该是这姐们的真实想法。

翻看那么多书,有时候,不仅是精力的问题,还需要极大的毅力。

北大图书馆很大,研究生又有特权,可以直接进入书库看书翻书。

然而,一些没有出版的书籍,北大图书馆再大再豪华,也没辙。

这个年代,除了一些个别的学者专着之外,关于魏晋南北朝的史料,在北大图书馆都能找到,并且还很多。

一些珍贵的文献,也都可以借阅到,苏亦精力再好也是个人,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啥资料都去翻。

而且也没有必要。

仅仅是陈寅恪、周一良和汤用彤三位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的专着就足够他啃了。

更不要说,还有相关文献。

二十史里面这段历史朝代就有十本,唐时,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十部正史合称“十史”。

苏亦要是有功夫,继续翻这些史料,都够他看好几年。

不过二十四,他已经拿来当工具书,对照着相关专着,然后翻书。

他学的终究不是历史学,而是考古学,史料翻再多,都是为了这个历史时段考古服务。

宿先生的相关文集,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还没有出版。

如果出版的话,想要了解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从这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解答。

宿白先生在中国考古学界是位开创范式、建立体系的大家。这本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收入宿先生三十九篇文章,是历史时期考古学的代表作品,呈现了宿白先生对这一历史阶段考古充分而缜密的思考。

全书通过古城沿革发展、墓葬形制变化、寺院遗迹布局等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的典型考古素材进行了科学的整理从“古今重叠型城市”长安与洛阳、到宣化辽墓中张家的兴衰史,再到西藏大昭寺的银瓶、青州龙兴寺的窖藏、山西永乐宫的壁画,乃至日本奈良法隆寺的玉虫厨子。

不过这大部分文章都是78年以后写的,78年前,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做相关的考古发掘保护工作。

前世,苏亦买了套三联宿白集六种。之所以,购买宿先生这套书,不是因为他前世研究的方向跟宿先生重叠,完全是因为有一次当当网打折,满五百减半,所以花了两百多,苏亦就把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魏晋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辑丛中国石窟寺研究白沙宋墓宿白讲稿上、下册藏传佛教寺院考古购买到手。

有时候,买什么书,不在于自己要看什么书,很多时候,买什么书完全取之于网上哪些书做活动。

重回这个年代,苏亦觉得自己之所以会选择成为宿白先生的研究生,这套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感谢自己跟宿白先生的缘分的话,当当网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想到这,苏亦都忍不住笑了。

这奇妙的缘分。

所以前世,吃李国庆的锅的时候,苏亦都在感慨。

宿白集中的几,光看名字就知道讲述着什么内容。

唯一,让人有些蒙圈的就是宿白讲稿这两册书。

其实这两册数是原文物社“宿白未刊讲稿”系列,辑录了宿先生的六种讲稿,分别为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汉文佛籍目录中国古建筑考古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至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

相对于论文而言,这些讲稿虽经宿先生反复修改,但基本用的都是讲课时的语言,更容易领会宿先生考虑问题的思路。

所以,以前苏亦没事干就翻这,假装自己可以坐在北大考古系的课堂上聆听大师的教诲。

讲稿上册,收录讲稿三种,均为80年代前期为北大考古系本科、研究生开课授业编撰的讲稿,晚年整理成书刊行。

三部讲稿凝聚了他在佛教考古、佛教文献以及考古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领域中的丰赡成果,内容庞博精深,图文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丰富、详实的历史考古知识。

说回宿先生的讲稿,中外文化交流,时空跨度大,学科领域众多,研究资料分散,考古发现与中西文化交流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流的特点和参与交流的主要人群都有高度的概括。并以渊博的学识和宏阔的视野,深入探讨了中外文明的交互影响。

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38世纪中国佛教考古学,宿白是这一领域公认的开创者和权威学者。数十年间,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通过勘查测绘,建立起中国佛教石窟寺的时空框架。讲稿与他的名着中国石窟寺研究皆为此领域的经典之作。讲稿以研究简史、遗迹分布以及云冈、敦煌、克孜尔等重点石窟为题,扼要介绍了中古时期中国佛教考古学的系统知识。

讲稿下册,同样也收录三种讲义,分别是中国古建筑考古汉唐宋元考古,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中国古建筑考古是宿白先生最早将古代建筑纳入考古学领域,注重古建筑的断年分期、分区和类型。他明确提出要针对现存地面古建筑,从细部入手,探索个体建筑的年代特征,分析其组织结构。进而提出木结构及其斗栱、梁架在我国古建筑中的核心地位。他对木结构重大演化阶段的系统梳理,引领了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新方向。

汉唐宋元考古,讲稿围绕城址、墓葬、农业、手工业、宗教、少数民族、海外交通等遗址遗迹,勾勒并打通从秦汉到宋元中国考古学的历史脉络。书中所收作者授课时边讲边在黑板上绘制的草图,更把读者带入北大考古学专业学习的讲堂。

所以读宿先生的书最让人期待的部分就是这些草图,可以说,叫考古专业的老师,像宿先生这样动不动就随堂绘画的老师,基本上已经没有了。

毕竟后世已经ppt满天飞。

古代中国第一部里程碑式的画史专着历代名画记,出自唐代杰出的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本课讲述历代名画记的体例与内容、流传与整理及其续作文献,也讲述了张彦远的家世及其时代。

不过唯一遗憾的是,这并没有把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的讲义收录其中。

根据苏亦的了解,光是魏晋南北朝隋唐考古讲义,从上世纪50年代可以一直排到90年代。只不过宿先生觉得这些讲稿都太老了,没意思了,就没有出版。

不然,苏亦再学这门课程,更加的事倍功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