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九十一章 短兵相接(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一章 短兵相接(11)(1 / 2)

 第九十一章短兵相接

“兄弟们,都给老子鼓起气来,好让该死的鞑子知道,咱们均州军是铁打的,钢铸的。()”黄旗手执一把大砍刀,不时出阵阵怒吼,他带着亲卫及精锐的部下三十来人四周奔跑,哪里有缺口就扑向哪里。

征召的壮丁迅集中起来,6心源在6家镇的威信可不,壮丁虽然自愿,但6心源给他们许下了种种诺言,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这些壮丁绝大部分人没经过训练,但上弩箭本来就是一件容易之事,有了这些壮丁的支持,守军就轻松了很多,他们有更多时间瞄准,有更多力气支持。

鞑子的勇猛并不比守军差,攻城的汉军,就算他们明知道会死去,然而身后骑兵的作用不仅仅是压制守军,而且还是最方便的监军,若有退后者杀。

6家镇几乎所有的城墙,都竖起了坚固的云梯,被迫舍命进攻的蒙古汉军挤得满满,虽然他们明知道是死亡,但只要能够多活一瞬间,也算是给生命一个负责的交代。蝼蚁苟且偷生,更可况人呢?

再说多活一瞬间,就拥有无限的希望,只有死去的人,才会失去希望。

“唔唔!”一个精锐的老兵,他嘴里咬着大刀,右手举着盾牌挡在头上,他虽然只用左手,可是爬上云梯的度并不比其他人慢。

他久经沙场未死,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仿佛看了希望,上了城墙就算立功,他已经在老兵这个位置逗留的时间太长了,他觉得这是他的一个机会。

他是鄂州归降的宋军,张弘范虽然对他们不错,但对于官职却吝啬得很,即使立了大功也只是奖励居多,这些归降的士兵当中,能够升官财的人寥寥无几。

他知道张弘范的打算,受降的宋军本来就多,若是官职也多,未免会造成尾大不掉的局势,日后张弘范如何控制?老兵是一个聪明人,他处处学会保护自己,所以他才是老兵。

老兵有老兵的经验,举在头顶的盾牌,能够为他挡住来自守军的石头,如果你的力气足够大,甚至连滚木也拿你无可奈何,至于那些长矛之类,也只能给你增添些许的麻烦。

咬在嘴巴的大刀,能够使得你跳上城墙的瞬间成为你对敌的武器,守军可不会跟你客气,也不会等你把腰间的大刀拿出来,甚至你来不及喘气就倒下,这就是战场,无情的战场。

老兵的动作很快,他的手臂非常用力,他甚至可以感觉到石头落在盾牌的一瞬间,只是他的盾牌是斜放,消除了不少力气。

他咬紧牙关,他充满了信心,他觉得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虽然他也知道,6家镇里的百姓曾经是他的同胞,但如今自己是英勇无敌的大元朝的将士,这些曾经的同胞就只能成为他的垫脚石了。

老兵不能不立功,如今他什么也没有了,就连临安的家,也在他投降的一瞬间被他抛弃,他只能立功,只能成为大元朝的将领,要不然他连自己恐怕也养不活。

大元朝没有钱,只有靠自己去抢,好几次由于自己的迟疑什么也没有得到,照得出影子的稀粥,成为他们这些汉军苟且活命的粮食,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蒙古骑兵,他们每天喝奶吃肉好不自在,只因为他们的心更狠。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后悔?还是应该忏悔?但没有如果,所以他为了活命,只能杀人,或被人杀。

“噗嗤”两声,两只弩箭从斜对面的邻角射过来,老兵身上一阵疼痛,幸好他所在的位置距离有点远,而且他上阵之前已经把所有的衣服穿在身上,甚至还往身上塞满了野草和树叶,这些准备明显是救了他一命。

这是奇怪的城墙,无数的菱角使得守军几乎可以封锁城墙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个角落都有两支弩箭同时对准他们。

“到了,到了。”老兵终于听到了一阵阵呐喊声,他深吸了一口气,手中盾牌突然抛上去,“啊”的一声惨叫,盾牌显然是击中了守军。

老兵右脚往前跨了两个梯步,身体前倾,右手抓住最后一个梯步,然后用力一瞪,身前往前一跃,等他落在城墙上的一瞬间,咬在嘴上的大刀已经落在左手中,他也顾不得细看,狠狠往前一扫。

等他回过神,眼前和身后一共有四个宋军,老兵反应不慢,也不等宋军主动攻击,连人带刀突然转身向后扑过去。

这四个宋军明显不是精锐,身后的两个宋军哪里会想到老兵竟然向他扑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顿时变得慌张起来,他们躲在垛口之后,只顾得手中的弩箭,连大刀还挂在腰间呢?不过总算他们也受过应对的训练,潜意识中拔出腰间的大刀。

然而老兵哪里会让他们反应过来,脚后跟微微用力,腰往前一伸,大刀已经落在两人身上。

“噌噌”两声,老兵大吃一惊,眼前两个守军竟然没事,只是盔甲上多了一道白亮的光芒。

老兵眼睛一亮,想不到只是两个守军,盔甲就如此精良,要比自己的要好得多,自己当初所在的禁军也算是朝廷的一支精锐,若是能够缴获这两幅盔甲,一副拿出去卖,至少能值一百两银子,而且他还没有忘记身后还有两个一百两银子。

此刻老兵眼中露出贪婪的眼神,说时迟那时快,老兵被银子激的斗志带起了老兵的力气,再次向眼前的两名守军扑过来,元军的饷银几乎没有,所以一切都要自己俘虏缴获。

他要用他手中的大刀,为自己获取饷银,收割生命。

两个守军此时也回过神,幸好换上了均州军最新的盔甲,若还是厢军以前的那些,对方这一刀非常有力,恐怕会把自己的拦腰砍断,两人对视看了一眼,退后一步,一人攻下,一人攻下,挡住了老兵的进攻。

老兵突然大喝一声,高举大刀从上劈下来,老兵双手握刀,手中青筋暴起,可见手上力气之大,两人来不及应招,只好再往后退了两步。

然而老兵哪里会让他们从容,声声怒吼,大刀自下往上一撩,“铛”的一声,其中攻击下方的那个兵再也控制不住大刀,被老兵震落在城墙之上。

被震落武器的兵慌忙往后退,这样一来老兵的正面就只有一个守兵了,这兵看对手厉害,若是自己再退恐怕就会连累到其他兄弟,一咬牙竟然不顾老兵刺过来的大刀,硬着头皮向老兵扑过去。

老兵冷笑,右脚斜跨,大刀瞬间变刺为砍,兵哪里还来得及躲闪,眼看就要撞到老兵的刀上。

此刻万分紧急的时候,却听到一股锐利的风声划过自己的脸頬,兵一愣,看到对面的老兵眼睛露出恐惧的眼神。

“噗嗤”的一声,细微得几乎听不见,在战场的呐喊声中只留下一丝微弱的光芒,弩箭深深没入老兵的脑门,一丝鲜红的血渗出来。

老兵很不甘心的倒了下去,他站在触手可及的边缘,也倒在了触手可及的边缘,这或许就是他的悲剧,临死的那一刻,他想起临安。

那里才是自己的家。

兵还是撞到元军老兵的刀上,但力道已失,他倒不至于受伤,身后一个严肃的声音喝道:“都干什么了?四个人还打不过一个人,你们手中的弩箭是干什么用的,你们手上的刀是干什么用的。”

兵连忙拿出弩箭,刚才一阵混,帮忙上弩的壮丁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兵不安说道:“苏大人,鞑子、鞑子身手很好,在下没能挡住。”

说话之人却是苏欲琦,他们两个神射手成了救急的最好人选,毕竟刚开始能够攻上来的鞑子不会很多,苏欲琦和胡戈百百中的箭术帮了不少忙。

苏欲琦对他们有教导之责,他平时虽然嘻嘻哈哈,但是教起徒弟来严肃得要命,这些厢军对他有点害怕。

苏欲琦见兵回到岗位,他也不好再责怪,只是探头看了一下,鞑子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放慢脚步,反而因为刚才能够突破城墙而更加兴奋。

苏欲琦皱了皱眉头,抬起弩箭,瞄准,放箭,弩箭穿破空气,向一名将飞去,“噗嗤”一声,弩箭从将的脑门穿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