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七十五章 步步紧逼(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步步紧逼(5)(1 / 2)

 <a="">第七十五章步步紧bī(5)

李庭有点惋惜的看着莽原,莽原是北方méng古族人,在北方和叛军作战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率领数十人突入军中,杀数百人而归,自己毫无损伤;他曾经力敌叛军最勇猛的将领巴尔特数十招而不败,伯颜把他当做新崛起的英雄,大汗甚至还亲自接待,勉励他在南方战场立新功。()

然而,莽原却死了,死得很窝囊,死得很凌luàn,全身没有一处完整的地方,李庭研究了半天,并没有发现有致命的伤,无论是shè中心脏还是手脚,都不致于致命,所以说,莽原死在自己人的马蹄之下。

北方的雄鹰,不战死沙场,却这样死去,直教人惋惜。这难道也是自己日后的命运吗?李庭缓缓的帮莽原和上眼睛,让xiǎo兵抬了出去。

其他四个千户和莽原多有jiāo情,纷纷叫嚷着要为他报仇,对于这些以战功为豪的méng古将领,死不并害怕,害怕的是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吵什么吵。”李庭瞪了众人一眼,骂道:“老子就不心痛吗?如今快要天黑了,等明天再说。”

“再说攻城武器还在吕大人汉军手中,囔囔什么?难道不让汉人去送死,你们还抢着去送死吗?”

méng古人不善于攻城,也不愿意把英勇的战士填满在护城河之中,所以凡是攻城几乎都有汉军参与,要不然就是派细作入城,里应外合打开城mén,但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汉人守将主动受降。

大宋数百个大xiǎo城池,就算是巨大的城池也有数十个,然而真真正正做到抵抗的又有几个?屈指可数罢了。

这是汉人的悲哀,但却是méng古人的福气。

让李庭想不到的是吕师夔竟然赶在天黑之前赶到,不说气喘吁吁的吕师夔,几乎所有的将士都因为急行军而上气不接下气。

吕师夔一看到陆家镇还是安然无恙,脸sè就变得难看起来,méng古汉军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间赶到陆家镇,因为他给将士许诺,到了陆家镇就有好吃好喝伺候,如今等待他们的是是风餐lù宿。

“大人,”李庭勉强说道:“宋军戒备森严,一早就有了准备,属下无能,折了一员千户也不能拿下陆家镇。”

“宋军既有了准备,这也不能责怪李将军。”吕师夔虽然嚣张,但别忘了李庭可是伯颜最信得过的将领,他再怎么嚣张也不敢得罪伯颜,再说对方已说明白折了一员千户,自己若还是勉强,恐怕李庭就不给自己面子了:“李将军辛苦了,吕某一定为李将军请功。”

“多谢吕大人。”李庭心想这些汉人降将,无一不是擅长勾心斗角、尔羹我诈,平常人根本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吕师夔的嘴脸自己还以为看得清楚,如今却低声下气,实在让李庭有点mō不着边。

既然吕师夔给脸,自己也没必要跟他起争执,别到时给别人暗算了也不知道。李庭hún了这么多年,也知道人心黑暗。

众人才不敢吭声,只好安营立寨,李庭虽然怀疑莽原的死,但无论怎么看也像是宋军碰到了狗屎运,于是也不再追究。

不过李庭却起了心眼,在汉军安营立寨时带了一队骑兵防御陆家镇,陆家镇是江陵府的必经之路,宋军绝对不会让自己轻易通过,而且驻守陆家镇的宋军也不会简单,至少将领有一定本领。

李庭的谨慎确实给汉军省了不少麻烦,méng古汉军虽然恼火吕师夔骗他们,但也没必要跟自己的xìng命生气,大伙强忍疲倦修好了营帐,吃了点东西睡了过去。

######

“老朱,怎样?干他一票如何?”苏yù琦蠢蠢yù试,苏yù琦是后来从三万将士中挑选出来的神shè手,手上的功夫比朱平阳还要好,不过朱平阳资格较老,系统学习了神shè手的各方面本领,所以苏yù琦对朱平阳还是颇为尊重。

朱平阳放下手中简易的千里眼,用水晶打磨出来的千里眼费用实在太高了,这种简易的千里眼成了替代品,几乎发到每一个重要的将领手中,但若想大规模使用却还是远远不够。

这种千里眼却不能远望,如今又将近天黑,朱平阳的视力不错,也能够看了一个大概,其实不仅仅是朱平阳,视力是入选神shè手的最主要标准之一。

“汉军急行军,将士都已经非常疲倦,但鞑子骑兵非常谨慎,看来是难缠。”

“李庭。”胡戈年纪比两人都要大,他是后来替补上来的队员,为人谨慎,平素沉默寡言。胡戈经过无数大xiǎo战争,经验比两人都要丰富得多:“金人蒲察氏,金末来中原,改称李氏,跟汉人住在一起。”

“这人虽然以材武选隶军籍,但善于用谋,并不是鲁莽之辈。”

三人点了点头,看到骑兵颇为谨慎在巡视,朱平阳迟疑片刻,道:“老胡,你怎么看?”

“méng古汉军急行军赶到陆家镇,说什么也不让他们睡一个好觉。”胡戈认真说道:“鞑子骑兵谨慎,但咱们用不着跟他们拼命。”

两人点头表示同意,见过黄旗之后,黄旗却有几分担忧,毕竟这三人是他手中的三个宝贝,若不是非常时刻也不会让他们上阵:“城外鞑子可不少,你们没必要出去冒险?”

“凭咱们三人的身手,鞑子想找咱们的便宜可不容易,”朱平阳微笑说道:“大人就等咱们的好消息吧。”

黄旗没有办法,这三人有一定的主动权,并不是一味需要听从黄旗的命令,于是只好再三吩咐朱平阳三人注意,若是没有机会就不用硬拼,反正机会随时都会有。

三人收拾了一下必要装备,从后山出城,然后饶了一个大圈来到元军营地,méng古汉军虽是仓皇而建,但暗哨、明哨安排妥帖有序,因为张弘范知道宋军有远投的火yào,所以又安排了游哨,三人停留了片刻,然后mō清鞑子换岗的时间,竟然mō了进去。

元军进行的是外紧内松的防御政策,进了大营反而轻松了很多,三人都是军中的jīng英,再者很多战略思想都是由张贵提出,如果躲过敌军的哨兵,如何在火光中行军,这都有很好的借鉴,他们借着暗影在大营内转了半圈竟然没有被人发现。

“那恐怕就是元军大帅的营帐了。”朱平阳遗憾的摇了摇头道:“看来鞑子jīng明了很多,这大营四周不但灯火通明,还有无数的哨兵巡查。”

苏yù琦、胡戈也点点头,他们虽然潜入大营,但不代表他们会做出冲动的事,他们在培训时就被一再强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保住xìng命才是最重要。

三人沉思了片刻,苏yù琦指了指大营的一角,低声道:“按照元军大营的布置,哪里恐怕就是鞑子的军粮,咱们过去看一下情况。”

朱平阳mō了mō袋子里的火油和火yào,yíndàng的笑了笑。

三人mō着来到大寨的角落,让他们吃惊的是这里也是灯火通明、守卫森严,谨慎的元兵几乎把这个角落包围了起来。

不过很快就让他们发现了一个情况,这里守卫虽多,但士兵偷懒的情况并不少,毕竟是急行军来到这里,就算是铁人也受不住。

所以他们换班的频率很高,而且换班的时候非常拖拉,三人瞄准了一个机会,“倏”的一声钻了进去。

果然不出所料,这里显然是元军堆放军粮的地方,还有不少备用的武备,三人不禁大喜,也不用吩咐,连忙把袋子里的火油和火yào放好,然后由胡戈亲自设置了引线。

这种引线烧得特别慢,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逃脱,算好了元军换班的时间,胡戈点燃了引线,三人连忙逃了出来。

引线再慢也只是一个过程,等他们刚好逃出大营,一阵巨响从角落中响起,随后就是热闹的呼喊声和吆喝声。

此刻,又听到陆家镇附近传出热闹的鼓声,偶尔还夹杂了让人莫不清楚的杀戮声,三人不禁笑了笑,恐怕这是黄旗为了接应他们回城造成的动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