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七十四章 步步紧逼(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 步步紧逼(4)(1 / 2)

 第七十四章步步紧bī(4)

马良铁哪里能够放心,不过却找不到理由劝服自己的娘子离开6家镇,只好带马氏上街,多给家里买一些rou食和衣物,虽然街道上还是不紧不慢,但马良铁却不得不给自己添上几分担心。(.K6UK.Co)

纵观历史便可以现,百姓是最怕死的人,但又却是最不怕死的人,他们有一种认命的宿命,无论何时都会守住自己的家园。

街道上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轻松,但细心的马良铁还是现有不少官差在巡逻,偶尔还有均州军精锐的分队经过,整齐有序的均州军每次经过,都会引来阵阵的吆喝声,他们相信均州军,从粮食收获获得银子的那天开始,他们就彻底相信了均州军,这也是他们留在6家镇的原因吧。

至少要比留在家里要好很多?难道不是吗?而且进城的百姓还有官府照顾,6家镇的6心源6大人动员城内的百姓,把房子腾出来给进城躲兵灾的百姓,然后按天付给酬劳,然而百姓又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人,很多人主动不要酬劳,就算是一家人挤在一起,也给进城的百姓挪出一两间房子。

因为他们知道,没有这样的官府就没有他们如今的生活,他们知道,若是官府没了,他们的生活便会打回原形。

如今,马良铁家里除了马氏的老爹爹外,还有马氏大哥一家,剩下来最后一间房子安排了一家亲戚,院子现在也是热闹得很。

其实留在6家镇的都是一些穷人,要不然就是一些不愿意离开老家或是不愿意折腾的人,有钱人多半已经去了江陵,毕竟人都怕死,我们不能勉强,大宋的百姓,只有等到走投无路时才会奋起反抗。

“前面可是良铁。”马良铁陷入了沉思,就连有人叫唤也没听到,马氏拉了拉他的衣服,马良铁转头看去,却是6心源和黄旗。

两人都是熟悉之人,马良铁这些天检查新修建的城墙和他们打jiao道不少,连忙拱手行礼:“见过黄统领和6大人,这是在下婆娘。”

四人行礼之后,6心源问道:“听说城墙已经检修完毕,良铁是否要回江陵?”

“据探子的消息,鞑子今晚或最迟明天中午就要到6家镇了,良铁若是离开得赶早了,不过老夫倒是希望良铁能够留下来。”

“留下来?”三个简单的字,马良铁一下子放松下来,但还是迟疑说道:“官府对工匠进行统一安排,良铁不知道是否可以留下来。”

6心源看到马良铁颇为心动,笑道:“官府那里老夫替你解释,再说6家镇的城墙也需要有人看管。”

“良铁留下来正好帮上忙,只是战火无情,良铁还需谨慎考虑。”

马良铁拱手,道:“娘子不肯离开6家镇,若有6大人解释,良铁正好留下来,既可以为朝廷效忠,亦可以和娘子共患难。”

马氏倒有点不情愿,她留在6家镇还好,但是马良铁留下来她就觉得有几分危险了,低声说道:“他爹,你还是回江陵吧,奴家和孩子在6家镇没事。YZUU”

6心源看到马氏的顾虑,认真说道:“6家镇若是真守不住,到时只要往后山逃亡,躲进山里,量鞑子也没有时间搜索。”

“老夫也一早吩咐官差和乡兵做好准备,到时万一6家镇危难,就把你们送上后山,只要你们躲进山里,鞑子断然不会一一搜索。”

“因为鞑子没有时间。”

马良铁大喜,拱手道:“那良铁就留下来了。”

告别了6心源和黄旗,马良铁既然已确定留下来,于是多买了一些rou食和菜,幸好6家镇的粮食向来充足,再加上6家镇是jiao通要道,粮食准备更加充分。

进城的百姓虽不少,但他们进城前都已坚壁清野,把粮食带进了6家镇,6家镇的粮食供应并不因为进城的人多了而减少,反应更多了。

回到院子,马氏便听到娃娃的哭声,娃娃虽然有一岁多将近两岁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向来爱哭,马氏两人出去前让嫂子帮忙照顾。

马氏的娘家是破落的耕读世家,其实说得不好听就是农夫,借着官府的好政策,今年才勉强过上好日子,但也算不得富裕。

官差在几天前就到了每个乡,动员百姓进城躲避战火,当然也有不怕死的留在家中,他们心里想着无论哪个朝代变更,最后依仗的还是百姓。

虽然这一年多来,通过报纸、公告等已经揭1ù的鞑子的罪行,但说到底也有抱有幻想的百姓,有些人是因为家中贫寒,心里打着破盘子破塞的算盘。

幸好怕死的百姓占了多数,均州军官吏这一年来也立下了好印象,颇得百姓支持,明事理的百姓可不少,这一年多来家中多少也存下一些粮食和银子,在官吏的帮助之下坚壁清野,把粮食运送到6家镇。

嫂子见到两口子,尴尬说道:“娃娃喊爹爹,奴家左哄右哄也哄不过来。”

马家的娘家以前多看不起马良铁,后来马良铁到江陵找到了工作,如今已当上工匠,领着十两银子,马氏的娘家倒不敢说什么了,如今又得到马良铁的收留,他们更是只有感觉。

马良铁鼻子一酸,娃娃虽然还不到两岁,可是爹爹的名字喊得响亮,马良铁当工匠日晒雨淋是免不了,可一想起这乖巧的娃娃,心中就会涌起无尽的力气,上前几步接过娃娃,低声说道:“爹爹在呢,爹爹在呢。”

到了晚上,马良铁把6心源的话给他们说了,老岳父年纪虽大,可毕竟读过几年书,颤抖说道:“好,好,一家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马良铁这才暗下决心,决定留在家中和家人共患难,岳父进城带来了不少粮食,秋收刚过不久,虽然买了一部分粮食出去,可留下来的也不少,如今是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马良铁又到市集上买了一些干rou回来,做好了打长久战的准备,马氏的哥哥和嫂子也帮忙,总算是把院子打理得整整有条,竟然比往日热闹了几分,完全没有感到战争前的气氛。

######

吕师夔一路上可是风得意马蹄疾,他觉得如今率领雄狮数万的感觉比当初在江州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男儿当自强,这或许才是男儿本色,虽然吕师夔年纪不了,可是一颗心却没老呢?按照他的看法,以张弘范为的元朝固有汉家势力迟早会被大汗清理出去,以吕文焕为的襄樊降军将领却屡遭失败,那么鞑子可用之人就只有自己这些新归顺朝廷的将领,只要自己做得好,也不怕大汗不重视。

他相信大汗清楚的认识到,凭借门g古人自己的兵力,是远远占领不了这个人口比门g古多了不知多少倍的宋朝,说到底打仗还需要汉军帮忙,那统领汉军的最适合的人肯定是汉人了。

“李将军,一路北上,降者无数,看来江陵指日可待了。”吕师夔从池州出后,一路上所遇到的城村无一不是献礼归降,请求归顺大元朝,吕师夔禁不住有点洋洋得意,这些功劳虽,可耐不住自己无中生有的本领,只要有功劳,自己就有把握让朝廷知道自己的本领。

李庭是看不起这个人得志的吕师夔,但北上江陵也不过是为了立功而已,自己也没必要得罪吕师夔,点头道:“大人英明,末将也是沾了大人的光。”

吕师夔洋洋得意,说了一声不敢当之后,微笑说道:“据探子回报,如今离荆湖最近的一座城叫做什么6家镇不过三十里路,咱们加快几步,攻下6家镇修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兵临江陵了。”

李庭心中骂了一句,探子回报荆湖已开始坚壁清野,百姓入城或前往江陵,而且6家镇虽,但探子回报说明显就是新城,张贵的均州军显然是一早做好了准备,等待自己傻乎乎攻城。

吕师夔还好,以为6家镇也像一路上所经过的城一样不堪一击,甚至一卒不,当地的里正或县令就举城投降,好rou好菜伺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