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权将> 第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3)(1 / 2)

 第七十三章步步紧bī(3)

不到一年的时间,6家庄成了6家镇,6家镇作为官府民意试点的最主要地方,由6心源亲自主持,而更因为6家镇是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ao界,所以破天荒的驻守了均州军一支正规旅,统领及部将三百人无一不是均州军的精锐。()

6家镇是一座新兴的城,江陵北面有均州、房州可保安然无恙,西面又依靠四川,蜀道难难以上青天可保西面平安,江陵要防的主要是从东面而来的敌军,而6家镇正好在东面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ao界,自从鞑子南下之后,江陵的三人团就决定就把6家镇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城堡。

如今江陵是人才济济,江陵三人团有了计划,百姓又有余力,郭守敬亲自过来6家镇考察,设计了6家镇的轮廓图,对于郭守敬这个曾经主持修建元大都的大才来说,又有书院的年轻学子相助,那是易而反掌之事,郭守敬虽在6家镇待了半个月,可是只用了不到两天就设计好6家镇的大概mo样。

至于城墙上防守武器、垛口女墙之类的设计,又另外有人接手,至于郭守敬为什么在6家镇待了这么长时间,知情人透漏,6心源作为6家资格最老的老人,对心学的研究也最深,郭守敬一直想不明白的就是6心源为何一直支持张贵,因为张贵虽没反对心学,但是所提倡之学问,和心学一点也不靠边。

6家镇的修建虽然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6心源相信它比任何一座城池还要坚固,因为6家镇城墙所用的石料,都是从山上开凿出来的坚硬的石料。火yao的运用,使得开凿石头变得轻而易举,道路的修通,马车的运用,使得石料的运输也变得更加简单,再说开凿石料的地方就靠在6家镇旁边。

再加上郭家、袁家两支建筑队都派出了最精锐的工匠,又运用了最新的粘合剂,6心源曾经让黄旗统领亲自检验了一番,巨大的投石机也不能让它松动半分。

至于城门,更是在江陵的军工作坊铸造,黑乎乎的铁门从江陵运过来时,曾经折腾了不少人,原本半天的路,铁门在路上足足走了半个月。

黄旗原只是厢军,后来前往峰贴峡寨换防,最后还在军事学院进修了半年,半年前风云变幻,黄旗和军事学院的大部分学子一样提前毕业,黄旗原意是跟从均州军前往长江以北的两淮,然而除了第一期学子之外,其他人都留在了南方。

这些都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军中的枭楚,就算张贵再大方也不可能把人都送出去,再说均州军精锐离开江陵之后,这些经过系统学习的江陵才好更容易带领厢军或乡兵,把他们变成精锐。

黄旗有几分不愿意,不过他从一个兵能当上统领,而且是真正的均州军统领,若不是他听话、勇敢和多谋,以均州军人才济济也轮不到他,再说军令如山,黄旗也不好多说话,率领部将前来6家镇。

幸好此时6家镇已修建好城池,而且有应战的准备,让黄旗看到了打仗的机会,再说6家镇位于江陵府与隆兴府的jiao界之处,而且正处于前往江陵的必经之路,人来人往非常繁荣,黄旗到了6家镇,不仅需要训练士兵,更需要协助整理治安,也忙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由于鞑子南下的影响,6家镇及附近的厢军、乡兵都需要加强训练,黄旗底下三百人算下来远远不够用呢?

“大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就别担心这么多了。”黄旗低声说道:“不过是三万人而已,咱们6家镇再不济,也能坚守十天八天。”

黄旗却没说十天八天之后怎么办,他有自知之明,凭借自己手中的三百人,还有厢军和乡兵,定然是没有办法挡住鞑子的进攻。

然而均州军将士,从来就没有一个“怕”字,按照张贵的说法,咱们均州军不教这个字,虽要是自己偷偷学会了,就给老子滚出均州军。黄旗也不怕,他有家人,有婆娘,还有老娘和孩子,但是他还是不怕。

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害怕,荆湖不止他一个人有家人、有孩子、有婆娘和双老,而他每个月拿着15两银子,就算他死后他的家人一样可以拿到这15两银子,他要对得起这15两银子。

6心源摇了摇头,他虽然有些担心,但并不是担心6家镇守不住,他担心的是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坚壁清野的百姓。

“附近的百姓,坚壁清野的工作进行得怎样?他们是否都已经安顿好了?”

黄旗点头,道:“动作很快,厢军和乡兵都在帮忙,估计已完成得差不多了,不过很多百姓都前往江陵,王家车队也加快了度,只是这样一来又给江陵添麻烦了。”

“有他们的马车帮忙,敢情要好很多,”6心源点头说道:“江陵的事轮不到我们担心,而且也只是6家镇附近的百姓而已,以江陵的本事倒不算麻烦,已经迁入6家镇的百姓都安排好了吗?”

“大部分都安排好了,有些来不及安排的暂时住在东面的货仓里,”6心源虽是6家镇的里正,但大部分事情都是黄旗负责,毕竟均州军走过三年,很多事情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做法,6心源虽可以对政策提出意见,但是具体上的决策,还是黄旗做决定。

“天气已转冷,呆在货仓里也不是办法,”6心源沉思片刻,道:“把其中老弱病残安排到老夫家里,老夫家里还能腾出不少地方。”

黄旗连忙说道:“大伙都知道6老喜欢清静……”

“不,那是以前。”6心源打断黄旗的话,道:“老子以前确实喜欢清静,但现在一天不在外走走,就觉得烦闷。”

黄旗笑了笑,6心源看着6家镇一步一步成长起来,也从原来的被动参与到现在的主动参与,xìng情也好了很多,如今的6家镇就是6心源的一个孩子,那个老人看看孩子长大会不高兴呢?

“走吧,陪老夫到街上走走。”

6家镇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张贵张大人亲自任命,吴澄大才子亲自题写,说出来也是一件荣耀之事,众人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都把这份荣耀高高挂在嘴边。YZUU

6家镇地势非常重要,镶嵌在隆兴府和江陵府之间的道路,6家镇人口不大,但规模却不,6家镇北面依山而建,只需要修葺东西南三面城墙,倒是减少了不少工程量。

6家镇最达的产业无过于客栈了,过往的客商多半都会在6家镇休息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再次前往江陵,有些山里头的百姓,从江陵乘坐马车回来,有时候也会在6家镇住一个晚上。

此时6家镇的大客栈都几乎注满了人,他们多半都是城外或附近的百姓坚壁清野之后迁入6家镇,因为官府说过,只要搬进6家镇,住宿和吃饭都有官府招待。

也有更多人都去了江陵,毕竟在他们看来,巨大的江陵城才更加安全,当然能够前往江陵的百姓,口袋里都有几分银子,官府虽设立了接待站,但安排起来毕竟不如6家镇方便。

其实6心源倒是希望他们搬到江陵,任凭6家镇再坚固,但毕竟规模要,再有就是士兵少,只要鞑子狠下心攻打6家镇,自己还是守不住。

“大人,”黄旗迟疑了片刻,道:“如今6家镇所有的事基本安排妥当,不如大人去江陵走一趟,也好为6家镇请来一些援兵。”

“鬼头,”6心源笑了笑,和黄旗共事半年,他还不知道黄旗心里想什么:“6家镇是老夫的家,是老夫的根,老夫到了江陵,就是无根的水,流到哪里是哪里了。”

“对了,如今6家镇有多少兵力。”

黄旗挠了挠头,6心源一把年纪,怎么能够经得起战火的折腾,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6心源是6家的老人,6家在江陵的地位如今虽然有所下降,但别忘了象山大学的山长还是6家的人,所以他前来6家镇之前,暂时主持均州军军事的三人团都已再三吩咐,一定要保证6心源的安全。

如今6心源一口拒绝,他有点着急:“杜大人他们、他们一再强调,让6大人你前往江陵……”

“好了,好了。”6心源有点不耐烦,怒气哄哄说道:“都说了6家镇是老子的根,谁也别想老子离开,你给老夫说说6家镇如今兵力如何?能固守多长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