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龙图沧海> 自序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自序一(2 / 2)

诡异的是,我们每年有上百种文学作品上线发布,大部分走的也是流行时尚的商业路线,可是能找到一个有好故事好情节好剧本的作品很难。外国的成功畅销文学早已经在保持商业化的基础上走向深邃的思想文化探索路线,他们的第一要素还是追求故事内容的可看性和创造性——中国5000年的文明,但是当代的小说背景和故事内涵却是世界上最糟糕的。

这种诡异的现象也同步体现在网luo文学上。我们现在每年可以看到上百部新小说,但是大部分都是脱离人性社会虚空的幻想小说。

我们看小说的目的,大部分都倾向于娱乐消遣。我们忘记小说的真正属性,那是很深远的思想传承和文明真相。

中国的新小说,已经只能以故事性取胜,它更大的价值面体现在流行和感性上,抛弃了科学的理性的思考。

人类的思维能力总共包含三种最基本的能“力”:抽象力、实象力和想象力。与此相对的还有:具象力、虚象力和形象力。

有人对国际上二十多个国家的儿童进行了调查之后作出结论:中国儿童的计算能力第一,想象能力倒数第一,创造能力倒数第五。这个调查的结论,与我的对于中国问题全方位的研究,基本上是相符的。

其实,中国的文化何止是在今天的儿童,更何止是在今天的中国人,实际上,中国几乎完全丧失了抽象力,乃至全部的思维能力。中国很大部分只剩下了有限的实象力,说穿了,是模仿的记忆能力。中国儿童的计算能力能排第一,并不说明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好,充其量不过是说明中国儿童具有突出的模仿运算的记忆能力,一种根本就不需要抽象和想象的机械模仿能力比较强而已。

推崇哲学回归的作家黎鸣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儒家教育,其中最强调的即是要求受教育者对父母、长官、大人、圣人、榜样等等的“亦步亦趋”的“模仿力”和“记忆力”。

所以,一直到今天中国的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还仍然都是要求“书本知识”的机械的“灌输”,都是要求“鹦鹉学舌”式的“死记硬背”,这种文化模式造就我们具备了“模仿”和“记忆”的能力,而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抽象”和“想象”的能力,更不知道什么叫做“发现””、“发明”和“创造”。

——这个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流向,那么,我们的流行小说,同样就存在文学价值,只是目前的价值很微薄,也很虚妄。

就像中国电影没有剧本一样,中国流行小说在大趋势下也难以创造优秀的灵魂引擎。中国流行小说不需要逻辑,不需要人性,不需要历史,也不需要深厚的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只要你会幻想,就是作家。

幻想是一个作家的源泉,中国人的幻想能力,是很伟大的。我们很难想象,千篇一律的武侠小说造就了幻想的巅峰,这种单纯靠幻想取胜的小说形式,在世界上一样得到了独一无二的认可。

我们古老的《庄子》和《山海经》都是人类史上伟大的创意想象。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一代的作家群,很多有抱负的人都不满足现在的小说趋势,在开创的道路上,有人在试探黑暗中的闪光。

我这一生,最大的能耐就是写。不管写的好不好,都已经是我毕生的乐趣和理想。所以为了写作,我辞去公职,改变了生存的方式。

鲁迅先生在谈到塑造小说中的人物时所说到的,往往是这个人的身世,那个人的相貌,更加上第三者的能力、第四者的思想,等等,完全是通过“想象”拼凑出来的。所以真正的“想象”,即必须是能够完全脱离“实象”的自由思考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敢于自由地设想,毫无拘束,可以完全不顾及任何的家庭的、社会的、阶级的、职业的、性别的、等等的几乎一切的限制,反正是完全信马由缰,完全自由奔放。

而且小说的创作本质是一种思想科学和哲学,想象力不过是它的血肉。老子在《道德经》之中曾经谈到过“万物之母”的“道”,这就是中国文化最古老可靠的哲学与科学。

但是中国的大部分文学创作中,放弃了哲学和科学。

毋庸置疑,西方的《圣经》有着上十亿的信徒,就算不信奉的,也对《圣经》的故事内容很有感触,抛弃它的神话色彩,在思想上,《圣经》可算是融合哲学和科学的文学炼炉。

真正的哲学叫“爱智慧”,个人认为,目前普遍认同的儒家思想不是真正意义的哲学。中国目前可知的大众化哲学还局限于“马列主义”,它是科学的,但是对于广大的哲学和科学体系来说,还只是一小部分,对文学的帮助也不够全面。

新中国社会的急速变化、经济腾飞以及社会问题的多样化使得世界读者看中国就像看万花筒一样,每天大量的社会新闻代替了以往接触不多的中国现实,于是渴望从中国文学有所获得的愿望被眼下的巨变给惊呆了,换句话说,中国当代的文学正在淹没于世界对中国的解读之中。

世界不像中国变化那么大,最多就是几届首相总统换来换去,恐怖主义四处发威。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文学,远远不如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中国当代文学受世界瞩目也许是个时间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说,文学非跟社会变迁同步不可。

我也希望写出抵触到读者灵魂的小说,不过,我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我渴望我的小说,不会是无聊的幻想桥段堆积,也不会是胡思乱想的妖魔鬼怪,更不是一开篇一个段落,就知道结局的老套神话。我奢求我的小说,层次在顺理成章中无尽变幻,情节的发展是无常的也是激烈的,我的小说汹涌着无穷的浪涛,潜伏着无限的可能,我要强调的是人性的根本和地球文明的逻辑,也不会让读者知道最后的结局。我甚至一直有着疯狂的意志妄想颠覆这个世界的宗教格局和人为的地球文明的法则——就算是神话,也那样的真实可信,你需要10分钟的耐心,等我娓娓道来……

我其实知道,我没有那样高深的智慧和悟性来实现我的渴望和奢求。我不是天才,我只是用我的无知来抛砖引玉,让这个世界关注那些真正埋没的天才作家。

真正的影像具有颗粒感,真正的故事,需要这个世界乃至宇宙的触摸和自由。

如果你看过我的作品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对这场演绎的世界变化套路感觉很新鲜也很神秘刺激,那么,你的这趟旅途会很满意,就已经是我莫大的荣幸!!

因为,我从来都认为,小说就是一个个生命的放逐。就算我平庸的作品远不足以惊世骇俗,也要用毕生智慧和人性,随意挥洒其与众不同的散光。

白衣优枫2010-10-6<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