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绝品盗帅> 第664章 文斗祠庙(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4章 文斗祠庙(下)(2 / 2)

宋铮将双手一摊,无奈地看着郎伯川。元好问却冷笑道,“你们对这位郎兄真爱护,宁肯让他遭遇不测,亦不施救。”

郭敬斋脸上一红,呐呐说不出话。唐正肃抿了一下嘴唇,期期艾艾地道,“请……请宋兄援手。”

宋铮看了看一直冷眼旁观的郎伯川,见对方点了点头,便走上前。先试了试郎若鸣的鼻息,又掀开眼皮瞅了瞅,宋铮心里有了数。这郎若鸣怕是刚才摔倒的那一刹那就清醒了,只是心里羞愤,不愿意睁眼而已。

不过,宋铮没有当众揭破,而是装模作样地摸了摸对方的脉搏,这才说道,“郎兄身体无碍,只是一时思虑过度,暂时晕过去而已。回去将养两天,就没事了。”

郭敬斋等人松了口气,谁也没看到,宋铮在郎若鸣手心飞快地写了两个字:何苦!

郎若鸣身子一颤,知道宋铮放了他一马,极为羞惭,双目更不想睁开了。

庙祝请来了郎中,郎中在看过后,亦如宋铮所说。郎伯川当即吩咐卫士,用自己的马车将郎若鸣送回府,也算是一种安慰。

等这一通忙活完后,众人重新坐定,郎伯川叹道,“本王没想到,这诗文争斗,竟如武夫一般好勇斗狠,差点闹出人命来,何苦来着?我看也没必要比下去了。”

唐正肃嘴唇动了一下,没有说话,郭敬斋却道,“人无信不立,说好比斗三场,哪能如此作算。”

郎伯川脸色有些难看,他又转向唐正肃道,“唐大人,你呢?”

唐正肃顿了一下,向着宋铮拱手道,“宋大人方才施以援手,唐某感激不尽。或许我等先前对宋大人多有误会,还望宋大人见谅。”

“好说,好说。”宋铮回了一礼。

郭敬斋冷哼道,“齐使算是有机变之才,然学问究竟如何,某尚不知。”

面对这么顽固的老头子,宋铮淡然一笑,“请郭大人指教。”

郭敬斋一捋胡子,高声道,“齐使既是状元之才,想必博闻强记,不知齐使可能背诵《离骚》?”

此言一出,满座惊然——这个老东西,真是毒啊。

众人皆知,不管大齐还是蜀国的科举,均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所以,普通书生背诵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对于楚辞,很多人都记诵过,但要是完整地、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却是很有难度。特别是楚辞中许多草木名称,十分拗口,并非都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句子。

不得不说,郭敬斋非常毒,搞出这样考较人的方法。

宋铮眉头微皱了一下,很快道,“既然长者有问,小子不敢不答。不过,小子也有一题,向郭大人请教。”

“讲!”郭敬斋大咧咧地道。

宋铮笑道,“我只希望郭大人在小子背诵完后,给小子解释一遍楚辞中的《天问》篇,想必对大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吧?”

郭敬斋脸色一僵,却没敢贸然答应下来。

原来,《天问》篇虽然据传是屈原所作,但是有名的“文理不通”、“文理错乱”,甚至有人说它实在不能称得上诗。

宋铮却没看郭敬斋的脸色,自顾自地背诵起来。郭敬斋被想到的是,宋铮在前一世上中学时,就曾与同学打过赌,以背诵《离骚》为代价,换了两个鸡腿儿吃。这一世,自然对离骚重读过多遍,背起来全没难度。

宋铮暗自庆幸,郭敬斋提出的是《离骚》,若是《九歌》、《卜居》之类的,他还真背不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随着宋铮的背诵,郭敬斋脸色越来越难看。宋铮的声音不疾不除,十分稳定,惟如此给郭敬斋的压力也越大。现在,郭敬斋满脑袋心思并不在宋铮身上,而是那篇《天问》,如何能把道理说通,是郭敬斋最担心的事。

宋铮一背完离骚,这一局基本上就结束了。在座的虽然都才高八斗,却没几个能把离骚一字不差地背下来的。

“郭大人,《天问》一篇,全由问句组成。小子开始问难了,‘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宋铮没有给郭敬斋喘息之机,直接发问。

“自古相传,盘古开天辟地……”郭敬斋刚解释了一句,便被宋铮打断,“盘古传道了么?”

“好像没记载。”

“屈子既作《天问》,想必已经知道何为‘道’,只是问传道之人是谁。那么请郭大人给我解释一下这个‘道’吧。”

元好问差点笑出来,他连忙捂住了嘴。他现在知道宋铮的主意了,哪怕郭敬斋能回答上来《天问》篇中所有的句子,恐怕也要累惨。

关键是郭敬斋不可能答上来。“道”是什么东西,从来没有什么定论。道理、规律、法则、意识等等,多种解释。光这一个字,就算辩论上一年,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累也要把郭敬斋累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