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绝品盗帅> 第665章 暗流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5章 暗流涌动(1 / 2)

 郭敬斋只挨了一刻钟,便抵挡不住宋铮层出不穷的发问,最终只有喘着粗气,佯作大怒地拂袖而去。

郎伯川欲言又止,无奈地叹了口气,没有唤回这位翰林院供奉。说实话,今天可全是硬碰硬的较量,蜀国派出老中青三代的代表,围攻宋铮,已经有欺负人的嫌疑了。现在倒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三员蜀国大将已经去其二。郎伯川既心痛又羞惭,连话也不想说了。

宋铮淡然地目送郭敬斋离开,嘴角微翘着喝了一口茶水,这才将目光投向了唐正肃。

唐正肃有些进退不得。说起来,三人中以唐正肃心机最为深沉,而他这一次之所以出头,也是为了一个“名”字。在蜀国当官,不但要有真才实学,名气也非常重要。如果能斗败宋铮,唐正肃便会名利双收。

作为昔年的科举榜眼,唐正肃是极为自负的,本来不屑于以三敌一。然而,名利二字还是让唐正肃“屈尊”。只是他一贯谨慎,说出话来处处留着余地,同时也不急于冒头。

现在,唐正肃为自己的谨慎庆幸。只不过三人中只余他一个人了,如果不有所表示,也说不过去。还好,唐正肃早有准备,他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上前一送,“宋大人,这是唐某所出《竹斋集》,还请宋大人雅正。”

唐正肃打得主意很好,如果宋铮夸他两句,他正好拿出去说项,那这一局最少能保持不败——齐使都夸我了,谁敢说我败了?

宋铮哪还不明白对方的小心思。要是这事搁在江宁,宋铮定会痛打落水狗,不给对方什么颜面,不过,这是在成都。唐正肃既然如此识趣,宋铮也乐得给对方一个面子,变向地也是给郎伯川一个面子。

双手接过来《竹斋集》,宋铮打开了封面。“竹斋”二字是唐正肃书房的别号,与宋铮在江宁的“风竹苑”差不多。诗集中,不少是咏竹所作,水平倒也不错。“雨洗新梢净,风送嫩叶香。”颇得新竹之三味。

宋铮向元好问要来笔墨,略一沉思,便写下了《竹枝一曲赠竹斋居士》,内容却是取自郑板桥的那首《潍县竹枝词》:“竹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宦游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署好了名字,宋铮将诗集还给了唐正肃,轻笑道,“唐大人已出诗集,宋某却惭愧得紧,这些年虽然零散作了一些,却凑不得一个集子。”

元好问笑呵呵地插言道,“宋大人虽没有诗集,然所作之诗却是篇篇称绝。‘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何等大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得读书之三味啊!”

唐正肃虽然听说过宋铮的一些事,却对宋铮的诗词并不熟悉,闻郎伯川所言,不禁细思这两句的含义。元好问颇为得意,将宋铮的几首诗词娓娓道来,又提到宋铮撰写的书法史与画史,唐正肃惊叹之余,庆幸自己没有贸然继续挑战,否则,郎若鸣的结果,恐怕也是自己的下场。

唐正肃最关心的,还是宋铮在他诗集上题写的东西。当他最终看清宋铮的字迹后,不禁赧然。他遥遥向着宋铮一施礼,“多谢宋大人见教。”

宋铮亦回了一礼,“宋某对唐大人才情亦极为佩服,以后还请唐兄多多指教才是。”

“不敢,不敢。”唐正肃应道。

两人居然非常客气。宋铮的性格本为就是如此,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凡事好说好商量,谁也不比谁多一个脑袋,干吗摆出一副盛气凌人地架式?郭敬斋和郎若鸣两个家伙就是明证。

郎伯川也长舒了一口气。今天的事虽然让人十分别扭,还好唐正肃懂事,没有继续找抽,宋铮也没有穷追猛打,最终把手言欢,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结局了。

至于外面的人如何评判,郎伯川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正好,也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家伙们长长见识,在蜀国狂算不了什么。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倒不是郎伯川乐意看到本国的文人输得一塌糊涂,而是今天郭敬斋等人,在堂堂的外国使节面前,根本没有把他堂堂的一国太子放在眼里,让郎伯川颇为不满。

元好问感到十分痛快,在将那首《赠竹斋居士》贴出去后,便重新将今天宋铮的对联和问难抄写下来,以备日后品评。

宋铮的剽窃大法,最终完胜三名西蜀狂士。那些贴在外面的诗词对联,立即被人抄写下来,四下传诵。至于那五位“大众评审”,郎伯川连问一声的心思也没有——结果太明显了。

唐正肃没有急着离开,反而主动当起了向导,游览起武侯祠来。宋铮和郎伯川起初就是来武侯祠游玩的,自不会空手而归。一干人等观景作词,个个好像意兴遄飞的样子,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不过是展示一下蜀国文人与大金、大齐良好的友谊。

此时,整个祠堂外已经人声鼎沸了。百姓关心的是文斗的胜负,而非与齐使关系多么和睦。三场比试两负一平,这个结果让许多人都哑口无言,而且最后一场平局,怎么看都好像是齐使放了唐正肃一马。

这个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一部分人都垂斗丧气地慢慢散去了,大部分人一边愤愤不平,一边品读贴在祠堂外的那些对联诗词。特别是“日照纱窗,竹格孔明竹格亮”一句,引得他们滞留在祠堂外,寄希望于灵感爆发,能对出下联,为蜀国挽回一点颜面。

郎伯川等人走出武侯祠时,均有些讶然。此处仍然人头攒动。不但有穿着各式长衫的青巾文士,还有许多小贩加入进来,点心、茶汤、水果,乃至小马扎、蒲团,都有人叫卖,整个祠堂外喧嚣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