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帝国> 第九章 太子承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太子承乾(1 / 1)

 对于现在的三个皇子,李世民对他们的本性还算了解,魏王李泰,手里聚集了一大帮文人,但是只知道吟诗做赋,对于国家政事不关心,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了。一直都只会玩笑聪明,而吴王李恪,文武双才,在这两方面是有才干。和自己多有相似,但是出生不好,其母阴妃乃隋炀帝之女。就为这一点朝廷几乎没有人愿意支持他。但是性格有些胆怯,不适合做一个国王。而九子李治性格懦弱,才华不出众。综合而言,李世民还是比较看好李恪,但是朝廷大臣这一关就过不了,所以求其次宁可选择魏王李泰。

于是李世民就欲宣布立魏王李泰为新储君,正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太监跑了进来,小跑到赵世达附耳言语,而赵世达听到消息后,知道很重要于是向皇上道:“禀皇上,宫内传来消息,太子回来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下面的大臣可以说是表情各异啊。不管下面的人的想法,李世民见大家都知道太子回来了,那么这件事就必须说清楚,而长孙无忌等些人,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于是长孙无忌出列道:“禀皇上,既然太子已经回来了,那么就先让太子回来吧。”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想搅乱刚才的局,但是还是肯定的答道:“宣太子觐见。”只听见一声声传出后,大概过了一刻钟,太子就太极殿门口进来拜倒道:“儿臣,拜见父皇。儿臣不孝,让父皇和各位大人担心了。”说完对周围的各位大臣也是一拜。而这个人就是邱志强,或者说是李承乾。昨天晚上一整晚他都在太子东宫,不过只有极少人知道,其中就有他的老师李纲,对于知道的那几个人李承乾也是下了封口令的。去那的目的就是了解李承乾的过去。等那边忙完了,才告别李纲,安排阿福后来到宫外,至于为什么从宫外来,而不是从东宫来,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已经回来了。长孙无忌昨晚告诉的情形十分严重,所以要想扳回自己的优势和大臣的支持,就必须表现出自己的才干实力。而这个时候也算是比较合适的时候。以前太子也会每天来上朝,而且众人也熟悉李承乾,但是这次都发现太子河原来不同,但是又说不出。有这个感觉的不只是下面的大臣,还有长孙无忌和李世民。

这个时候。李世民正要说话,但是突然魏王李泰说道:“父皇,太子殿下虽然已经回归。但是失踪七个多月,于国家礼制不合,有失帝王颜面。且太子殿下以前性格变得粗暴顽劣,与小人为伍。已经不再适合做为太子,请父皇另立新储君。”听到李泰的话,不少人都在冷笑,这个时候了,你还在落井下石。就是李世民对他的印象也打了折扣。而此时最后悔的就是他的老师宰相岑文本,心里低声叹息道,怎么就不知道忍呢。果然是只看眼前利益啊。其实魏王李泰不得不这样做,因为那封信是他呈上去的,而且他策划了这么久,眼看太子出现,一切的努力就要白费了,所以对于他这种小聪明的人而言,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要是板不倒太子,以后自己等人就有得受,一旦太子登基,那么自己这些人日记就不好过,所以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李承乾听到这个魏王李泰如此说话,心里不由低看了他,果然是不能忍的人,就只会点小聪明。不过李承乾从一进来,就是平着头,不低头是为了不让自己别人看低了,不抬头是因为他的那个便宜老爹正坐在上面,要是自己的表现点异常,就会被人攻讦,心想还好以前在**和出国见识的大人物多,否者就凭着这个九五之尊的身份都可以把自己的双腿弄得打摆子。

虽然李世民也很痛恨李承乾的作风,尤其的这半年多来无声无息的失踪,让帝王之家的颜面尽失。但还是开口道:“承乾,这半年多时间失踪是怎么回事?”对于这一点,李承乾是准备好了措辞,于是赶紧恭声道:“回父皇,儿臣以前做事多欠考虑,犯下不少错误。那个时候儿臣常常偷偷溜出宫。犯下有损皇家尊严的事。请父皇恕罪。但是后来儿臣遇到了一个异人,从那里得到异人指点,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后,深感对不起父皇的栽培,对不起恩师的教诲,对不起各位大人的厚爱。那个时候儿臣深感愧疚。所以就当即求异人指点自己,最后异人答应考验考虑授儿臣平生所学。但是要考验儿臣的诚意,所以来不及向父皇传回消息。就被异人带走了,所以在以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儿臣下定决心应当桶盖前非,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所以也因此一直不曾回来。请父皇恕罪。”大家都在想太子所说的话的真是性,但是却无人敢来直接询问。别人不敢,但是不代表李承乾他老爹李世民不问,他刚才的信里知道,太子以前可是当着自己是一套,背着是另一套,常常说假话。所以李世民就决定要是真的改过自新,学有所成的话,他储君的位置就稳定多了,而且自己可以放心。这个时候李世民忽然感叹道,难道自己就养不出来一个好儿子吗。其实回顾历史,李世民却是没有养出来一个有本事的儿子,他的十几个儿子里,不是造反,就是贬为庶人,或者是被冤死,除了一个做了皇帝还有一个傻乎乎的儿子得到善终外,其他皇子的遭遇很悲惨。

所以李世民问道:“承乾,这半年多来学了些什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承乾就知道,父皇是在考验自己,验证自己是不是还可以做这个太子,同时也在为他找台阶下。于是李承乾赶紧道:“回父皇,儿臣所学涉及文治武略,天文地理,军事等科目,而且儿臣不夸口,这些都有些成就。”李承乾知道,现在不是藏拙的时候,必须给自己的拉筹码。增加在李世民心里的份量。他的话刚出口,朝廷大臣就是交头接耳,不少人表示怀疑。就是长孙无忌也觉得他是在说谎话。只听到李世民大声吼道:“胡说,七个月时间,你怎么可能所学这么多东西,而且还敢妄言皆有所获。你可是在欺君。”李承乾也知道,自己说得有些过了,半年多里,谁可能掌握这么多东西。但是心里有货的李承乾还是说道:“回父皇,儿臣没有说谎,不信可以请各位大人亲自侧试便知。”听到他的话大家都认为这样可行。李世民对下面的大臣说道:“诸位大臣,谁愿意去试试太子所学。”此时首先出列的发问的是岑文本,只听他道:“皇上,文臣斗胆请太子回答一个问题。”李世民摆手,意思你随便。只见岑文本转过身对太子道:“太子殿下,在我大唐政治有何弊端?”听到岑文本的问题后,许多人心里躲在咋舌,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要是想难为一个人,可以让你过不了关,要是想让你过关,那么你就随便抓点漏洞就过了。对于这个问题,就是李世民,长孙无忌,还有几个国公等人也是十分看中,毕竟天下就是这帮人打下来的,所以都是很有感情的,一分一毫都是看的很重,都希望找到问题弊端后,解决掉就可以为大唐基业清理掉一块绊脚石。所以大家都集中听太子怎么回答。只见李承乾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先请父皇恕罪,还有各位大人可以原谅一会言语中的冒昧。”见李世民恕罪,都没意见后道:“我大唐,存在的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冗兵,冗官,还有就是律法不健全,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江南地区的均田制还没有完全实行。”这些东西都是邱志强二十一世纪所熟知的东西。但是听在现在大臣和皇帝的儿里那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前三个问题,可谓一针见血。于是李世民又问道:“你说的这个冗兵,冗官问题主要出现在哪里?”至于法律现在很多人都看得出来还不够健全。李承乾听到后于是说道:“冗官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大唐开国之初,为了赢得更多人的支持,所以在得到一座城池后,就开始大事的封官,造成一座城池里面,一个职位上有几个副职,而实际上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却安排了几个人来做,包括其中不乏庸才,尸位素餐之人。而每个州县加起来全国估计多达数万的冗杂官员,同样人性决定,一旦同一职位官员过多,容易互相推诿,造成官府办事效率低下,甚至政令不通。此外每年这数万的官员的俸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至于冗兵的,则是府兵制实行不够完善,如今许多地方没有完全实行。同时对于国内的百姓应该实行每个青壮男子受训,服兵役。为其可以为三年。三年后自可以返回本地从事生产。这样可以做到战时全民为兵,同时也可以提高军民报国热情,每次军人退役之时还可以选择优秀的军人留下,补充道各军队之中,更换军队的血液。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可以避免战斗时新兵伤亡大的情况。节约国家财政支出,此外边境戍卫军队,常年在外,加上因为战事常有,是一只骁勇之师,但是内部的各只军队战力相对而言较低。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可以进行三年一次轮换,既减轻戍卫边疆军队的戍边之苦,也起到练兵的作用····,”听到李承乾说的一款一条,每一点都打在了心坎上,也民众要害,不少大臣心里都在转变了,不管他是不是得到高人指点,就凭他刚才说的那些东西,就足够太子有相当的才干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