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统计师> 开学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学了(1 / 2)

 “八一五”之后,学校停课,学生没有人管,都呆在家里,每天只知道玩儿。</p>

秋末。南街的马老师、东街赵老师、西街姜老师、铁道南林老师经过商量,决定让全村孩子们上学复课。受到家长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p>

</p>

校舍选定原来的日本学校。开学前,有些家长把从日本学校捡回来的课桌和椅子主动送回学校。各闾的闾长和热心人也在大街上挨家挨户的动员大家把学校的桌椅或是教学用具献出来。几天来往学校送东西的人断断续续,课桌和椅子送回来了八、九成。</p>

马老师请来几个打井师傅到学校掏井。日本学校这口井是村子里海拔最高的,也是最深的一口井。掏井师傅先是从井中一桶一桶往外打水,快到中午了,才算见到井底。之后。他们从井里掏出了一个钢盔、两只步枪、皮带、饭盒子……,最后掏出两个手榴弹。</p>

开学后大约来了四、五十个学生。头两天,老师领着我们打扫教室和走廊。大家把老师办公室和一个准备上课的大教室里的玻璃和地板都擦洗得干干净净,还打上了地板蜡。进屋的时候把鞋都脱到走廊上;当然,这种情况并没有坚持几天。</p>

学生有大有小,年级有高有低,一个年级也只有十个八个人,无法分班。所学的课程也不好确定。后来,老师决定,四、五十个学生不分班;只开三门课,有国文、音乐、体育。国文课本的内容是四个老师挑选的;姜老师把课文用蜡纸刻了钢板,油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大家。这册书大约有二、三十篇文章。我至今尚能记住(题目)的课文有:《总理遗嘱》、《中华民国国歌》、《孔融让梨》、《狼来了》、《瞎子摸象》、《爱迪生》,还有几首古诗,儿歌等等。</p>

国文课主要是由林老师和赵老师教,除了讲课文,又讲一些历史、地理知识,还讲一些《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故事。</p>

写大楷是我们的唯一的作业;当然,即使不写,老师也不会管。林老师水笔字写得好,同学们写大楷所用的“仿影”(仿影是老师写的“标准”字贴,写大楷的同学把半透明的仿纸铺在仿影上,模仿老师写的字)都是请他给写的。</p>

开学不久,铁道南的“老饱学”李老师也来到学校教书。他不上国文课,在不上课的时候给大家讲故事。他在开学的三、四个月里给同学们讲了《三侠五义》,没有讲完。李老师个儿不高,小眼睛,颇有表演才能。讲《三侠五义》的时候,总是绷着脸,只是在讲到故事里的人物对话时,他才会维妙维肖的把那个人表演得栩栩如生;他说话口齿伶俐,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有关包公铁面无私的故事,就是那个时候听《三侠五义》开始知晓的。</p>

马老师教体育,姜老师教音乐和画画。音乐课,体育课,实际上就是玩。同学们都特别喜欢上这两门课。</p>

日本学校遗留一些教学用品,如风琴、大鼓、军号……,还有图画纸、蜡笔、水彩……。这些东西(包括粉笔,笔记本和纸张,油印机和蜡纸、钢板,铅笔,钢笔尖和钢笔水,,很多日本人的教科书,还有体育器材……)都是我们在收拾教室时从地板下面找出来的,它们是我们这几个月以致解放后一段时间里读书上课的物质基础。</p>

第一堂音乐课是学中华民国国歌。林老师摁风琴,姜老师教歌词。学国歌的时候,同时介绍了国父孙中山的基本情况。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孙中山。</p>

第一堂图画课是画房子。姜老师在黑板上画,我们在纸上用铅笔照着画。这个房子很简单:横着画三条线,竖着画三条线,斜着画三条线(俩条线向左斜,一条线向右斜)。这九条线围成了房盖、正面和山墙。然后,在正面中间画一个门,门两边各画一个窗户。大家画完了,姜老师要求再画一个,画完了,他要求我们再画一个。严凤学有些不耐烦了,“干啥呀?姜老师,有完没完了!”姜老师:“让你们画房子的教学目的是锻炼你们的画直线的功夫。只有多画、多练,线条才能画得直、画得准。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给我好好地练,谁也不许偷懒。直线画好了,我们再学画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