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路章纪> 111.以工代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1.以工代赈(2 / 2)

除了这些粮食部分之外,赵累还提出了宣传和分区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把流民们以人数和所处的位置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一个区域之中找出一名老者以及多名青壮年来,告诉他们城内有很多粮食,然后让他们告诉给其他人,以安百姓的心。

只要有了粮食,流民们就不会再次慌乱,杀人这样的恶性事件也可以得到减缓,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少了犯罪,那就算解决不了此事,也是能维持住的。

而接下来在这些分区之内,每一个区域都要架起一口锅烧粥给他们吃,要让所有百姓都可以尽快拿到吃的东西御寒填饱肚子,至于粥舍的管理,则是交给那些肩负宣传的人,让百姓们干起活来,不要多想家破人亡的事儿,这也是减少犯罪的有效手段,如此一来,应该就不会再起更大的波澜了。

听完赵累之言,吴冲先是点头,而后又邹眉道,“秀忠之策甚好,但治标不治本呐。长此以往,怕是会横生枝节。”

赵累闻言也不生气,叹声道,“此策实行已有三月,确实如孟达所言,渐生霍乱,实在是令人苦恼啊!所以我听到主公和几位都回来的消息,就匆匆忙忙来找你们了。”

蒯良闻言心中苦涩,你是匆匆忙忙的来找了,可是何必先要坑我们世家一笔呢?不过蒯良也能猜到原因,流民中读过书的寒门子弟决然不少,这是想让世家官员空出点位子来啊!

贾诩提议道,“主公,以我之见,光是那些被选出来的人有工作也不行,若是给他们全部吃饱了饭,没有事情做,终究也不安全。就会发生赵大人所遇到的事情。”

“不如,给这十多万人都找点事儿做,比如说让他们在城外自个儿搭点帐篷什么的?总不能让他们闲着了。“

路章点点头,有工资的人总是比无业游民要来的保守,这可以算得上是至理名言了,所以现在也打算那么做了。但听到贾诩的这番话后,路章突然眼睛顿时一亮,他想到了以工代赈。

于是在整理好思路后,将以工代赈之法缓缓说来。

赵累闻言,神色一动,老于事故的他自然知道只要干起了活,有了对未来的盼头,那便也不会心生歹念了。

而且人一直不工作,待在恶劣的环境中,就会一直回忆往事,对于这些灾民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能够劳动起来,也算是给了这些灾民一个新的沟通渠道,让他们可以建立起友谊。

现在的陪伴对于灾民来说,或许远远要比未来有没有盼头要来的重要的多。

赵累兴奋的说道,“主公,此法甚好,如果能够给他们所有人都找到活计,不让他们闲着,我们确实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吴冲神思飞快,连忙提议道,“赵大人,你刚才说每一个区都搭设粥棚那一套,我觉得只有第一天可以那么做,若是到了后面还那么做,显然是会降低大家工作的意愿。我们不如这样,在第一天给所有百姓都够吃饱饭的量,就按照你说的方法来办,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我们就把粥棚设置在工作的地点,只要他们去工作,便给他们一口粮食,不然我们就只能给他们稀粥。”

“至于监工,则一部分从灾民之中选出来,另一部分则由城中的良家子来担任,但万万不可用兵丁来做监工,他们大多蛮狠,如果做出一些伤害百姓之事,无疑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的。”

赵累点头,但转念一想好像又回到了他前日寻找主公的时候了,随即连忙开口道,“主公,这方法是有了。但总要有个长久点的工作啊,不然就又回到原点了。”

路章闻言心中一阵思量之后,开口道,“现在荆州境内暂无战事,开始大范围的修桥铺路,沟通水渠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