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乘天> 第二十七章:于阗说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于阗说法(1 / 2)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冬十二月,玄奘大师的运经队进入瞿萨旦那国国境。

瞿萨旦那,意为“地乳”,匈奴人称为“于遁”,诸胡谓之“溪旦”,印度谓之“屈丹”,秦汉以来汉地称之为“于阗”。

于阗国方圆四千多里,大半是沙漠地带(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爽和畅,偶有风沙尘暴,出产名贵的白玉和黳玉。这里的人仪容整洁,知礼重义,人性温恭,他们好学典艺,博达技能,又能歌善舞;国内崇尚佛法,有伽蓝一百有多所,习学大乘法教的僧徒五千多人。

相传远古时于阗地方荒无人烟,只有一所毗沙门天王的神祠在此,让行经此地的人们参拜歇脚。

当年无忧王的拘浪拏太子被抉双目后,无忧王将抉太子目的辅臣僚佐等人或杀或贬,又将陷害太子的呾国豪族连同他们的族人逐出雪山以北。那些人被放逐后,在流徙迁居的途中推举酋豪为王,他们越过葱岭,来到于阗河西岸建立王国。恰巧此时,东方一个国家的太子也因获罪被流放到克里雅河东岸立国,自称为王。经过一段时间后,东、西两国因田猎发生战事,东国一战而胜,并吞了西国。之后,东国君主便筹划在原两国之间建立都城,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毗沙门天王化身成一名精通地理风水的涂灰道人,背着一个大葫芦,来见国王道:“某知此地风水!”接着就把葫芦里的水倒出来。水弯弯曲曲地流动起来,在地上绕了一个大圈,这时,涂灰道人却忽儿不见了。国王于是下命,沿着水流的痕迹筑起一座城池,这就是于阗国的都城。

多年之后,国王年老仍无子嗣,于是来到毗沙门天王神庙中求嗣,在神像的额上得一婴儿,便将婴儿奉为太子。可是婴儿回宫后不吃人畜之乳,国王又到神像前祈祷。神像前的一块地忽然隆起,其状如乳,并流出乳汁,婴儿就饮这乳汁长大。神童长大后继位为王,此后历代传承不衰,所以于阗的王族自称为毗沙门天王的后代,以“瞿萨旦那”为国号,意为地乳所育之国。

玄奘等人进入于阗,入住在距王城三百多里的勃伽夷城的毗卢折那罗汉寺。七日后,于阗王尉迟居密亲自前来迎谒。当晚,于阗王留下王子陪侍奘师,自己则返回王城,准备迎接大唐高僧的礼仪。

次日一早,玄奘在于阗王子的陪同下,向于阗国王城进发。途经大沙漠时,见路中有几个沙堆在茫茫瀚海中隆起来,于阗王子即与国人下马礼拜献祭。礼拜完后,王子在路上向奘师讲述了关于“鼠壤坟”的故事:

在这个大沙漠之中,生活着一种大如刺猬的沙鼠,其中毛色金银发亮者,就是鼠群的首领,每当它出来游走的时候,鼠群都跟随在它的左右。而那些沙堆就是它们巢穴的洞口,当地人称为“鼠壤坟”。从前,数十万匈奴大军抢掠边城,在离王城以西一百多里处的鼠丘附近扎营屯军,直接威胁着于阗王城。于阗国当时只得几万兵马,由于力量悬殊,难以拒敌。面对强敌,于阗王和群臣都束手无策。在无计可施之下,他们只得求助沙漠中的巨鼠,于是设坛祭焚香,祈请沙鼠救援。当晚,国王梦见一只金鼠对他道:“敬欲相助,愿早治兵,旦日合战,必当克胜。”于阗王知有神灵相佑,于是连夜整顿军队,未等天明就突袭敌营。于阗军长驱直入,掩袭至匈奴营时,匈奴兵慌忙披挂应战,但他们的鞍马缰绳、铠甲系带、弓弦等带系全被沙鼠啮断。慌乱之中,匈奴主将被杀,其余的束手就擒,于阗国大获全胜。从此,于阗国上至君王下至黎庶,无不对沙鼠感恩致拜,每当他们经过鼠丘时,都要下乘献祭。

玄奘等人在沙漠中行两天后,于阗王尉迟居密又派达官在路上迎接。第三日,尉迟居密率于阗僧尼俗人等数万,持香散花,以独特的歌舞音乐迎接玄奘大师入城。

玄奘一进都城,便向于阗王打听有关高昌王的事。

尉迟居密便对奘师说了这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变:

贞观三年八月,也就是玄奘法师离开高昌之时,**发生了天灾,颉利可汗又纵欲逞暴,诛忠良,暱奸佞,至使其众叛亲离,汗国发生内乱,颉利可汗的堂兄突利投靠了大唐,其他薛延陀、回纥、拔野古各部也相继叛离。唐太宗李世民趁此机会,任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徐世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徹为畅武道行军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四路出击,对**实行大规模用兵。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凛冽寒风,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突袭恶阳岭,一举攻下定襄城。在李靖攻克定襄城的同时,徐世勣的骑兵也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重创突厥军,逼使颉利可汗和他的残部退守阴山。此后,李靖和徐世勣的大军会合于白道,他们乘胜追击,堵住颉利可汗逃往漠北的道路,颉利可汗最终被大同道行军总管江夏王李道宗擒获,解往京师。

平定**后,大唐声威大震,四方无不慑服,西域各部争相到长安朝见,尊李世民为“天可汗”。

贞观四年,高昌王麴文泰携隋妃华容公主到长安朝贡,太宗恩遇有加,赐隋妃李姓,改封为常乐公主。可是,麴文泰回高昌后,便很快就与西突厥结成军事同盟,与大唐作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