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第五十七章 汗位之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七章 汗位之途(2 / 2)

留下那些南人让他们耕种、劳役,回头派个官来就能收钱、收粮、收绢,而且年年都能收,怪不得南边始终这么有钱。靠,看来以前把那些人都杀了,是亏大发了。蒙古人恍然大悟。

这个事情大约发生在窝阔台为汗的1231年。忽必烈一定知道、而且很可能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因此,这应该是对老忽影响深远的一次“小学教育”。老忽从此开始悟道了,而且比所有蒙古人都悟得更彻底。也正是因为他在其他蒙古人眼里,悟道悟得过了点,所以后来惹了一大堆麻烦。

但老忽那时候还是“小忽”,没见过什么世面,在这个过程中高低还是被忽悠了。

窝阔台吃了一惊后,忍不住问了耶律楚材一句:“你这老儿的确有点本事,整天在咱面前晃悠,啥事不干就把钱给整来了,和老子说实话,南边的那帮家伙和你比怎样?”

耶律楚材这个被“汉”了的家伙,就用“汉”的方法又谦虚了一下:“人家哪里都是高手,咱这低手,只能待在北地,所以被陛下您给逮住了。”

这要是在汉人哪里,别人早就明白了:得,这过分谦虚,肯定隐藏着骄傲。就是窝阔台也不是不明白。但听在当时的“小忽”耳朵里,他一定想到:“是啊,这个耶律楚材也就是学汉人儒生的,他一个旁门左道的第N代弟子都能弄成这样,那要是儒生们来弄,岂不是弄得更好?人家才是武林正宗。”从此,他就对儒生们有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景仰之情。

等他的兄长蒙哥即位,让他管中原之地的事务,“诏漠南、汉地军国之事,悉听帝裁决,”他就求贤若渴,大肆聘请儒生,到处收罗人才。《元史》载:“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籓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

这个时候,邢州是他的封地,他手下的汉臣刘秉忠、张文谦向他进言:“邢吾分地也,受封之初,民万余户,今日减月削,才五七百户耳,宜选良吏抚循之。”为了慎重,也为了再度考察一下儒生的本领,于是,老忽就在哪里先搞了个改革实验。“以脱兀脱、张耕为邢州安抚使,刘肃为商榷使,轻徭薄赋,期年户增数倍。”

儒生们所采用的,其实也就是古今中外到目前为止屡试不爽的绝招,减税。结果百姓就自动跑回来了。

由这也能看出,要想某地发展,其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减少老百姓的负担。

咱们后世的人都知道,个税少点,人多点,税基一大,总体收入还是增加。但老忽一看,正宗就是正宗,祖师爷就是祖师爷,光人头税都能一下多收好几倍,要是地方再大点,这还了得,于是他就更重用儒生了。“自是帝益以儒者为阿用。”

他这样礼贤下士的姿态一摆,儒生们的立场,马上也就变了。

中国的儒生们有大义吗?当然有,这个大义就是维护儒家的道统。你是不是“夷狄”咱不管,就看你是不是施“汉法”。而“汉法”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你是否用儒生治国。

老忽重用儒生,儒生们自然投桃报李,也就大力支持忽必烈了。

忽必烈很快就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儒生、汉臣,并在中原汉地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这其中代表性的有三人:刘秉忠、姚枢和郝经,这三人对老忽后来登上汗位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事实上,有这帮人在,你也不可能风平浪静。无论忽必烈的想法是什么,他们早已经在考虑,将忽必烈推到蒙古帝国最高的位子上去。

但忽必烈要想登上北元帝国的最高处,光靠他在汉地培养的势力,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是蒙古帝国。这些汉臣和儒生只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助推器,他真正的力量,还是来自他的父亲、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拖雷。是拖雷本人,为黄金家族的这一枝,统治帝国最富饶的土地,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