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谨来时孑然一身,去时亦清清爽爽,身上并无累赘之物。两人在城外长亭分别。
临走时周谨又远远地喊了声,“少明,守岁之约切勿忘却!”
沈昭亦扬声回话。
章鹤鸣亦站在一侧,见此般情景,便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周公子果真乃性情中人。”
沈昭闻言,侧首看了他一眼。
章鹤鸣脸上笑容未散,不细看过去,仍是面容清瘦的寻常老学究,浅淡的笑容使他愈显温和。沈昭却从那平静无波的眼眸,清淡的笑容中觉察出一分诡异来,一种周遭事皆已被其看透的诡异。
她收起心底的异样,神色虽未变,眼中的探究之意却愈浓。
“九皋先生屈尊于府上已有些许时日,我却未曾与你畅谈古今,未免遗憾,择日不如撞日,老先生今日可有时间?”
章鹤鸣似是未曾察觉她语气中的探究之意,只神态自若地回话。“校尉既相约,岂有不赴之理?”
既然章鹤鸣已搬进沈府,沈昭便不再特意寻间茶馆,而是回到府上,将人领进外书房。沈昭身份不便,便在府上设有内外书房,外书房正是提供素日商谈政务之便。
外书房的摆饰很是简朴。
茶几书案虽一应俱全,却再无文人墨客的赏玩之物。多宝阁上只压了几块玉石和砚台,一侧临窗摆着茶几和枯竹,另一侧依着墙角立着书柜。最打眼莫过于书案对面竖立的架子上,刀枪棍棒之物俱全。
茶几旁立着小火炉,正将一壶清泉煮得沸腾,实木茶台上整齐地摆着紫砂茶具。
两人相对而坐。
沈昭手法熟练的洗具斟茶。
章鹤鸣抚须而笑,“观校尉之手法,似是对茶道之术颇有研究。”
“略知一二罢了。”
沈昭微微一笑,手上动作未变,却挑眉看了对方一眼。
“习茶数年,然因心神不静,总是难得要领,比之先生的卜算之术,却要差上许多。”
话罢,她将茶盏放至对方面前。
“先生请品茶。”
章鹤鸣倒不因东翁亲自而深感不适,他十分坦然地接受,“校尉少年得志,年幼而居高位,功勋在握,难免气盛,偶有心动之时实属正常。”
沈昭微微摇头,脸上笑容一敛,眉头轻蹙,似有不解之处,“先生之言颇存谬误。数月前,先生曾于府上提一占卜之言,我至今未得解法,亦不知其所踪,故而心神难安。”
章鹤鸣端起茶盏的手一顿,片刻后才抬眼看向沈昭,露出恍然之色。“校尉原是忧心此事。”
他不免笑了起来。
“劫祸已解,校尉莫非不知?”
沈昭心念一动,顿觉自己猜到了些许端倪,对章鹤鸣愈加警惕,面上却不显,只淡淡一笑,“我实在愚钝,望先生明言。”
章鹤鸣细细打量她一番,见其神色并无异样,才不疾不徐地道:“周重行调至岢岚州城,李正调任河会堡,而校尉升为守备,岂非变动?周重行已回州城,李正不理政务,校尉独揽偏关之权,岂非解法?”
沈昭闻此,心中不免生出果真如此地感慨——章鹤鸣对边关之事简直了如指掌。尽管许多事两人皆是心照不宣,这一刻沈昭却无意再等关山月的回信,她有种问到底的冲动。
既然章鹤鸣对她之处境一清二楚,又何必行此徒劳无益之举。果真是只因关山月一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