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三国枭雄吕奉先> 第754章 汉中往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4章 汉中往事(下)(1 / 2)

 天才本站地址s

汉中的战略地位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汉中北临关中,南接巴蜀,向西沿着汉水可以抵达荆襄。只要取得汉中,无论是南下攻击巴蜀,还是北上千里跃进关中平原,亦或是戮力向西,用水军进犯荆襄,都在人主的一念之间。前提,便是汉中不孤。

汉中对外的道路,大致而,有五条山路一条水路。汉中往北的是三条路,从西往东依次是“入蜀故道”、“褒斜道”、“子午道”。“入蜀故道”可以直达陇西,蜀军攻击雍都,走的便是这一条山路。“褒斜道”沿着褒水北行,可以抵达司隶的右扶风。“子午道”更是捷径,翻阅崇山峻岭之后,待到群山尽去,眼前便是一马平川,长安城便赫然在眼前了。

“入蜀故道”的价值,在于它连接了关中,西汉中和陇西三个地理单元。沿着古道迤逦北行,可以通往秦国的故土西犬丘和秦邑,接着,便是秦国重镇雍都。这一条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那便是直取陇西,然后以陇西为前进基地,再东出长安。

如此一来,进攻长安之时,便不会再腹背受敌,两线作战了。

“褒斜道”是一条主要的通道,路况比其他两条山路要稍好一些,先秦时期的战争,通常走这条道。当年周幽王从关中下汉中的褒国,就是走的这条“褒斜道”。到了秦汉之际,刘邦被封为汉王,从“子午道”进入西汉中,烧掉了“子午道”的栈道,后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入蜀故道”杀进关中,最终统一全国。

汉中往南的两条路是“金牛道”和“米仓道”。“金牛道”很出名,路的南面是蜀国的关塞葭萌。葭萌关位于益州广汉郡北部,西北与西汉中南郑接壤,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后来秦惠文王时期秦国入川,就是走的这条路。“米仓道”则是一条异常艰险的道路,在崇山峻岭之间,豺狼猛虎出没之地,可以直通巴国的王都巴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两条路一条是要塞镇守的鬼门关,另一条是野兽出没的峭壁峻岭。

汉中最后一条通道是水路,也就是唯一的水路,沿着汉水东下,可以到达楚国控制的东汉中上庸,这条路叫“汉水道”。“汉水道”与其他陆路不同,这里河水激流,顺流直下勉强可以,逆水行舟,溯流而上是绝对不可能的。秦国和楚国取得东汉中之后,为什么没有溯流而上,转攻东汉中,便是因为在汉中境内,沿着汉水无法溯流而上。

汉中连接外部的六条道路,都是艰险异常,虽说“入蜀故道”和“褒斜道”好走一些,那只是相对而。至于“子午道”和“米仓道”更是艰险异常,只有道路之名,没有道路之实,有的只是崇山峻岭、豺狼虎豹。唯一的水路“汉水道”更是奇葩,能下不能上。

秦国想要攻取汉中,只能从“入蜀故道”、褒斜道”、“子午道”三条山路上打主意了。三条道路当中,“褒斜道”是路况最好的一条,以前连接褒国和西周就是这条道。至于“故道”和“子午道”,根本行不得车马。于是乎,秦国对秦岭崇山峻岭中年久失修的“褒斜道”,进行了几十年的重修,如今“褒斜道”上断裂的几个路段,已经全部打通,只等秦军使用。

可是秦刺龚公却迟迟不下令南下汉中,他在等待,等待晋国即将爆发的内乱。如他所料,晋国的内乱终于爆发了晋出公被逼逃往齐国,途中不幸遇难。公元前455年,晋国彻底乱了,智、韩、魏三家,将赵氏家族围堵在晋阳,一场惨烈的攻防战拉开序幕。

秦军早已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将士们闻晋国大乱,都知道秦国南下的时机到了,几个大将更是纷纷向秦刺龚公请缨出战。此时此刻,秦刺龚公即位已经超过二十年,他本身是个锐意进取的国君,在国君的位置上磨练了这么久,更是变得老谋深算,此刻他坚决不肯出兵,要等晋国四大家族决出胜负再做打算。秦刺龚公成功地说服了诸将,坐在山上观风景。

两年后,晋阳之战结束,随着韩、魏的反戈一击,赵、魏、韩大破智氏,智瑶兵败身亡。消息传来,秦国朝野震动,军中大将们不但旧话重提,要求南下汉中,有的甚至要求兵发河西,夺回被晋国占领的半个河西。令人不可置信的是,秦刺龚公力排众议,还是不肯发一兵一卒。又过了一年,晋国的内战进入尾声,智瑶的族人智开,率领部分智氏家族的军队和从人,逃离晋国,投奔秦刺龚公。按理说,晋国内乱已经决出了胜负,可以出兵南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