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三国枭雄吕奉先> 第393章 颍川荀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3章 颍川荀爽(2 / 2)

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将他重新安葬。

荀爽博通群经,一生对经学多有著述。他于诗、书、礼、易、春秋皆有研究,尤精古文经学费氏易学,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之教”以立说,为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

他尊崇儒学,重视礼制。极力维护君臣、父子等级制关系,谓“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义。礼义备,则人知所厝矣。”主孝道,行丧礼,定尊卑等。他也吸取阴阳家某些思想,讲究五行相生和相克,并将其思想运用于社会各朝代的发展和变化。

他著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又收集汉朝历史其成败可为鉴戒的成书,取名汉语;并著有公羊问及辩谶,加上其他论叙,题为新书,共百余篇,但此书后来大多残缺不全。

荀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代表了颍川荀家的态度,那就是稳守祖业,待机而动。

种拂,字颖伯,种暠之子,河南洛阳人。

种拂开始为司隶从事,授宛县令。当时南阳郡吏好因例假,游戏市里,为害百姓。种拂出去遇了他们,一定下车接见,使他们感到羞愧。自此以后,不敢出来了。于是,种拂有了为政有能干的好名声,累升为光禄大夫。这次,代荀爽为司空。

远在渑池的董相国,终于遇到了大麻烦,原因很简单,没钱了

“他奶奶的吕奉先想得真周到,提前就把京师洛阳城的十二金人留下了现在咱家想用,也不敢动手了。看来奉先之才,胜过老夫多矣”董相国长叹一声,发了一番感慨,但是缓不济急,他得想办法找钱,否则,他部下的秦胡兵和湟中义从就要撒丫子跑路了。

“这样,把咱们手里的铜人、鹿头龙身铜像、雀头鹿身蛇尾铜像、铜马,还有那些从洛阳城中大户人家手里抢来的铜器,全部熔掉铸造钱币。”董相国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眉头一转计上心来,立刻就有主意了。

“他奶奶的,铸小钱越小越好,咱家说它是钱,它就是钱哪个敢说不是,环首刀伺候”董相国深知军队的重要性,没有了军队,他董仲颖啥都不是为了保住这一支军队,他啥都不在乎了。街谈巷议算得了什么清流名士又算得了什么豚犬尔

李儒上前劝道“相国,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清议再者说来,铸造小钱,物价就会飞涨的。到时候民不聊生,都要算到相国名下的。”一听清议俩字儿,董相国立刻就勃然大怒了。“屁的清议他奶奶的那帮子清流名士哄骗老夫,派清流名士去州郡任职,老夫从了。征召名流入京担任要职,老夫也从了。争取汝南袁氏,任用袁绍、袁术做官,老夫也从了”

“他奶奶个熊谁知道这帮子读书人吃里扒外,当着老夫的官儿,拿着老夫的俸禄,暗地里却和袁本初、袁公路勾打连环,要反老夫老夫算是看明白了,都他娘的不是好东西都来忽悠老夫从今日起,老夫统统不听了”

“老夫兵权在手,舒服一天是一天,哪个敢说半个不字儿,老夫灭他九族”董相国的这番话迅速传了出去,长安城中的清流们顿时噤口慎,便做了锯嘴葫芦。万马齐喑之中,董相国自享威福,他奶奶的,对付这群读书人,刀把子最管用

果然,小钱一出,物价飞涨,谷价竟然高到每石数万钱了。

本年的十月份,孙坚孙文台大会诸将,在鲁阳城东聚会饮酒,酒兴正酣、觥筹交错之时,董相国帐下大将胡轸,率领数万数万步、骑兵忽然来到,前锋数百人离众人只有里许了。孙文台丝毫不乱,面色如常,一边敬洒谈笑,一边整顿军队,不许轻举妄动。

后来骑兵逐渐增多,孙坚才慢慢站起身。“今日,文台想与诸君相聚,奈何有宵小搅局,诸君请满饮此杯,我们进城再饮”孙坚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起身率领军马入城。入城之后,孙坚方才徐徐说道“刚才,我所以没有立即起身。是恐怕部队慌乱,互相拥挤,使你们无法入城。”

董卓的军队看孙坚部伍严整,不敢进攻而退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