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三国枭雄吕奉先> 第174章 风波(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风波(二)(1 / 2)

 天才本站地址s

次日巳初时分,晋阳城的大街上出现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队伍最前面是四个敲锣的僮仆,后面是八个身材高大的力士,高高举着四面横幅。横幅上分别写着四句话士可杀而不可辱近中华而远夷狄东羌人滚出并州东羌留则儒生走都是斗大的汉隶,墨汁淋漓,远远望去颇有些张牙舞爪之意。

横幅后面是数百儒生,一色的高冠博带宽袍大袖,走起路来都踱着方步。儒生们个个面色沉重,仪态庄严,似乎在去赴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鸿门宴。儒生们静静地走着,除了单调沉闷的锣声,没有一个人说话。

沿街的百姓们听见锣声,纷纷走出家门围观。这些素日里都不拿正眼看他们的儒生,今日居然抛下骏马和车辆步行在街道上,真是奇哉怪也还聚集了几百人,穿得和社火时演百戏的伶人一般,这是闹得哪门子幺蛾子

本朝的识字率不足百分之五,百姓们看不懂条幅上写得是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识文断字儿的秀才们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要不然怎么不用辛苦劳作整日里捧着一捆木简摇头晃脑读上几年,便能一步登天做个大官儿

儒生们的行动激起了百姓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静静地跟在队伍后面,渴望着揭开谜底,到了目的地总能知道秀才们在搞什么鬼名堂吧。即便没有什么谜底,就当看了一场百戏好了,只是没有身穿彩衣的舞女和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

就这样,儒生在前,后面是想着看百戏的百姓,来到州牧府前时,已经聚集了数万百姓,将州牧府前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晋阳太守曹雍早已得了消息,出动郡兵和三班民壮布下了四五层警戒线。

一个白面微须的儒生昂然上前,站在高处掏出一捆木简大声念了起来。“华夷之辨,古已有之,夷狄性贪,不可姑息。故国朝定鼎以来,近中华而远夷狄,此为国本也不可稍动。今朔方东羌生事,辱我儒生,九刀加身,靛青黑墨,以全羌人之礼并州牧吕布,偏袒夷狄,视世族儒生为寇仇”

“古语云士可杀而不可辱并州儒生,当振臂而起,以抗暴政东羌留则吾去吾留则东羌去并州百万百姓,定能追随吾等,舍生而取义东羌一日不走,吾等一日不回并州儒生六百七十八人,谨誓皇天后土,烈日昭彰,若违此誓,万箭穿身”

白面儒生收起了木简,振臂高呼“东羌一日不走,吾等一日不回”六百多儒生一起振臂高呼“东羌一日不走,吾等一日不回”这下百姓们弄明白了,敢情这事儿和东羌人有关连忙交头接耳,四处打听起来。

平民百姓,最喜欢的就是街谈巷议、说古道今、下里巴人之,闺阁隐秘、乡野笑谈之类的花边新闻是最受欢迎的。国朝大儒曾经痛呼“诸子百家竟然比不过群氓嗤嗤奈何奈何”也有那聪明绝顶的儒生,潜下心来写了几捆艳曲弹词儿,着实发了一笔大财。无他,民之所好,自有人为之也

马松的事儿立刻就被抖搂出来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并州,新鲜劲儿还没过去。并州百姓九成九认为吕温侯断得好实在是大快人心原因很简单,所有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半老徐娘,白发老妪都认为吕温侯断得好臭男人敢有半点儿偏袒,一个月别想上老娘的床

“就凭这事儿就要把羌人撵走凭什么呀”一个年轻后生狐疑地问道。“就是,那新娘子做得爽快换了我,一定要砍下那厮的第三条腿”一个胖胖的土财主心有余悸地看了看身边娇滴滴的小妾。“这闹得是哪门子幺蛾子咋白睡了人家大姑娘还有理了”一个粗豪大汉大吼起来。“就是闹得哪门子幺蛾子”“谁说吕温侯断错了案,老身撕了他那张臭嘴”“对撕了他那张臭嘴”女将们都吼起来了。

白面儒生怒容满面,直气得一佛升天二佛涅槃。可是看着群情激昂的女将们,自忖鸡肋不足以饱尊拳,好男不和女斗。只好讪讪地跳下来,装作没听见女将们的咆哮。

这时,州牧府的正门开了,吕布一身布衣,箭衣窄袖,头上带着金冠,在百余背嵬军的簇拥下走了出来。他高高的站在石阶上,冷冷地扫了一眼那数百儒生。儒生们顿时觉得一股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

“诸君聚集在州牧府前,所为何事呀”吕布拉长了声音吼了一声,恰似一个霹雳震得儒生们两耳升腾。白面儒生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猛地站起来大吼“我们要东羌人滚出并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