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荀氏宗族的确家大业大,当初荀彧带去冀州避难的只不过是直系宗族中人数较多的一支罢了。另外还有一支规模小些的由求来蜀郡太守一职的荀攸带领,本意是想迁入蜀地另起枝叶,但因为道路不通而停留在了荆州。就在濮阳秋收的不久前荀彧收到了荀攸的来信,说荀攸已经带领他那一支的族人返回了颍川暂居,并询问荀彧是否能妥善安置这些族人……6仁听荀彧说出这些之后想也不想的就让荀彧写封信交给他,由他转交给荀攸。
(ps一下:按演义的话,荀攸是和荀彧同时投奔的曹操。但按正史,荀攸是在曹操带着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才被招揽来的,按本书现在的时间段,荀攸应该在荆州北部。本书有一点点的变动,也就是荀攸已经带领族人回到了颍川这一段)
其实6仁的这点鬼脑筋哪里能瞒得过荀彧?6仁一说出这话的时候,荀彧就推断出6仁是想借用荀氏的名望与支持来帮助慕民屯田的顺利进行。不过从荀氏宗族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荀彧也乐得装一装傻再来个顺水推舟。毕竟现在的颍川荀氏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成了个只有空壳名声却没什么家势可言的落魄世家。处在这种情况之下,荀彧当然想让荀氏宗族再度辉煌起来——那个时代的人对家族是否能兴旺达的重视程度,可不是6仁这种现代人真正能体会得到的。
6仁想借用荀氏的名望与支持来完成慕民屯田,反过来荀彧也想借用屯田让荀氏重新兴旺起来,两下里认真一谈当然是一拍即合。当然,荀彧也有隐瞒的告诉6仁,希望6仁在屯田的时候能在不违反法度的情况下尽量多关照一下荀氏宗族,而这弦外之音6仁要是听不懂的话,那他不如去跳崖自杀好了。反正这个事真正要做也不难,6仁早就有了腹案,而且之前濮阳屯田也有曹操认可的先例……荀氏名下的土地很多,6仁可以用“借地屯田,秋后付给两成贷地之资”的方法嘛!而这样做即便在曹操那里6仁也有说词:
“民心不安则屯田难行。昔荀氏于许、颍之言民望极高,可先使慕民耕作荀氏贷官之田。似如此其便有三:借荀氏名望以安初时应慕之民之心,初应慕之民民心既安,再借民口传云,而后应慕之民必蜂涌而至矣。
“借亩屯田,至秋时府库虽十损其二(借出土地的得两成,官府与屯田百姓平分另外八成,计算一下就是官府的收入会少百分之二十),然只需严法明令,不令官、士、民三方有所侵占亦或折损,则必三方皆喜,亦可令明公严法明令之信义而立于人心矣。
“三方皆喜者:颍、许宗族久经战乱人丁锐减,虽广有田产却无人可使之耕作。彼若行强并土兼人之举,民心必不尽服。心不服则必生其乱,生乱则自取其祸。今得官府遣慕民贷土而耕,彼不费人丁之力、养民之资即可凭获十之其二,亦使田亩不荒,此为宗族之喜也;
“自汉室暗乱至今,百姓多为大族强豪欺压,虽躬耕终岁却常一无所获,今有明公以严法约束强豪,不令百姓徒劳无功,使其躬耕可得获物,不忧再遭强豪之掠,百姓心中必喜。此为百姓之喜也;
“宗族喜、百姓喜,必皆勤于农桑安于乡里,但遇役调亦有资可办。是故官府虽损宗族贷土之资,然就长远之计而言,可获之利远胜此十损之二。况宗族据土终有其限,岂能如明公尽辟之荒土?官府既可安民,又能充于府库,此为官家之喜也。
“再者,百姓既知明公用法明、信义著,且自思全耕官田可多获粮谷,时日稍久必弃豪族而赴官给之田。似如此豪族兼丁之数必然日减,人丁减则其势渐衰,势衰则必不能自倚强势抗令不从。故此亦可为缓控强豪之法也……”
以上的话除了最后一段之外,6仁对曹操、荀彧都说过,而曹、荀二人在听了6仁的这番话之后的表情都是一样的惊愕不已。因为就当时他们的观点来说,6仁的想法也未免太大胆了。但是仔细的想一想,又觉得只要把持得好的话或许真的会出现6仁预计的“三方皆喜”情形。因此都赞成6仁放手去做。
至于最后的一段,6仁其实是有意说给曹操听的。因为6仁知道曹操一向十分头痛豪族世家的过强实力,不然在历史上曹操又怎么会不停的扶一家打一家?基于曹操的这种心理,6仁的最后一段话表面上是在帮曹操出主意,实际上却是在给自己的“徇私舞弊”留条后路……
——————
6仁现在便一路思索着一些办事可能会遇上的麻烦,还有应对这些麻烦的方法、细节,人也就心不在焉一般的向前走着。忽然间曹昂用力一拍6仁的肩膀道:“6兄,前面有人!”
6仁猛然抬头,见离自己约有两百来步的三岔道口上坐着个似乎是在歇脚的人。当下把马缰扔给曹昂,自己唤过几个卫士便向那人快步赶将过去。
“兄台勿惊!我们是大汉官军,非是贼人!请问兄台,去往颍川荀氏庄上与颍川书院应走哪条道路?”
那人头上戴着斗笠,听见6仁的喊话之后平静的望向6仁,嘴角浮现出了几许微笑……
(求票、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