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若按字面来理解的话就是今天的连接洛阳与许昌之间的颍水河的两岸而如果非要把颍川认作某个地区的话,大概就是在今天的禹州市附近。
就东汉时期的地理位置而言,洛阳是东汉的国都,而许昌是河南中心交通达的商贸重镇,颍川作为连接洛阳与许昌之间的一个地区,可谓得天独厚。特别是自东汉中叶,随着颍川荀氏在汉庭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颍川的展。
所谓的展主要来自于颍川书院的设立。颍川书院,其实是颍川世家荀氏与其他世家共同设立的一所非官方性质的教育机构,但是由于颍川在东汉时临近国都的地理位置,以及荀氏在汉庭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自然就给颍川书院加上了很浓重的政治味道。而进入颍川书院就读并展示出个人的才华,期待着能借此得到朝中大员的赏识继而飞黄腾达,也成了那些想求取仕途的士子来到颍川的原动力。
而在黄巾之乱的那几年里,由于颍川地近洛阳,能够直接得到汉庭中央军的保护从而避过了战火,更使得颍川成为了青杨等州郡的士子阶层心中最佳的避难所,结果便是大量的人才纷纷涌入颍川。一则是为了避难,二则这些士子们也希望能在避难的同时寻找到出仕入朝的机会。颍川随着大批人才的集中,而许多的士子们又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这使得颍川出现了一个很短暂的鼎盛展期……或许某些神棍口中的“群星聚于颍分,其地必多贤士”便是因此而得来的吧?
只是颍川的鼎盛期真的太短了,因为黄巾之乱后没过几年便是真正让东汉进入名存实亡、群雄割据的董卓之乱。董卓一把火把洛阳烧成了荒无人烟的废墟并迁都长安,直接导致颍川失去了原本能来自洛阳的汉庭中央军的保护。由于洛阳被毁,各方诸候与董卓又都不愿意把兵力放到军事敏感区域招惹麻烦,便使颍川成为了一片军事真空地带。再加上颍川由于种种原因远比其他地区富庶的缘故,自然就成了诸多贼寇们频繁光顾的地区,受到的破坏是十分惊人的……
——————
一支约有百余骑的队伍正行进在道路上,只是领头的二位却没有骑在马背上,而是牵着马缰,顺着道路缓缓步行。其中一人一面走着,一面仔细的观察着周边的环境。
“6兄,你我应随妙才叔父日夜兼程赶往许昌,为何今日你要离军他往?这是要去哪儿?”
6仁正对比着芯片里现代颍川一带的地图与现时点颍川实貌上的差距,听见曹昂的问话之后笑着回应道:“我打算去拜访一下颍川荀氏,顺便也想去天下闻名的颍川书院看看。”
曹昂的眉头一下扬起来老高:“6兄,据我所知昔日董卓曾遣李傕等人出关东大肆掳掠,至颍川、陈留而还。其暴师所过之处几乎鸡犬不留,乡人多为其所杀,颍川也成了一片荒无人烟之地。你我这一路走来,几乎未曾遇上过什么人丁,由此可见传闻非虚。只怕6兄此去根本就找不到荀氏族人,那颍川书院多半也成为了一片墟墙,去之无益徒费心力而已。依昂之见,还是早些掉头,追上妙才叔父随军前往许昌为上。”
6仁缓缓的摇了摇头道:“不,这颍川荀氏那里,为公为私我一定得去一趟。”
曹昂奇道:“既为公又为私?昂不解,6兄可否细说一二?”
6仁又环视了一眼脚下已经杂草丛生的道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才道:“先说为私吧。你也知道,这颍川是荀文若荀公的家乡,当年董卓祸乱洛阳之时,荀公看出颍川之地必遭兵难,弃官归家之后带着一支族宗子弟迁居冀州避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少年了?荀公心怀故土,可是因为身担重任不可轻离,就只能让我顺路先来颍川帮他看看。若是还能寻到幸免于难的荀氏族人,荀公也好将他们并回宗族啊。”
曹昂恍然道:“原来如此!”
6仁接着道:“我自己也有点私心啊!当年的颍川书院那可是天下士子都向往的求学之地,我虽然已经没机会入院求学,但是能在书院中站上一站,螟想一下自己宛如身在书院之中用心苦读,与一班同窗仕子谈经论赋的景象,也算是能稍慰吾愿吧。”这个嘛,就有点像是现代社会中没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只能站到向往的大学里假想一番图个心理安慰的学子的心态了。
对此曹昂只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知道6仁年少时只是个“流浪四方,乞食为生”的小乞丐,而在这种场合如果说错了话,只会让6仁难堪而已。当下觉得要扯开话题,想了想便问道:“那为公又是如何?”
6仁顺手拔起一根路边黄草塞到座骑的嘴里,笑了笑应答道:“我受命往许昌慕民屯田,可如濮阳田氏那样的事再生一次,而许昌与濮阳的民情完全不一样……所以我必须得去一趟颍川找寻荀氏族人。”
曹昂听了个莫明其妙,有心多问一些,只是望见6仁那若有所思的样子也不好多问,只能紧皱起眉头与6仁并肩而行。
其实6仁的话根本就未说尽。早在从濮阳动身之前,6仁就曾经专门找荀彧询问过许昌以及许昌周边的一些事,想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的许昌屯田先做些准备。从荀彧的话里6仁了解到,许昌与颍川一带的世家豪族极多,荀氏只不过是因为名声大而成为了这片区域的代表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