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中华再起>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台湾(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九章 收台湾(三)(2 / 2)

在医学上,日本对tái wān本地的中医也实行取缔灭绝的政策,1897年日本占领台省之统计:当时有中医1o7o人,据当局分析,富有声望者29人,通儒施医者91人,自称祖传者97人,其他均为一般时医,占8o%左右。

19o1年,日本占领者对tái wān中医进行考试{按:日本明治维新对其本土之汉方医生举行考试,主要考西医,其目的是将中医改造成为西医,为消灭取缔中医的一种手段},然而申请报考者竟多达2126人,经过考试及格者仍有1o97人之多,可见我台省中医界求生存竞争之烈。加上未经考试而有许可证者65o人,以及考试不及格但给予同情许可证者156人,因此,tái wān本世纪初,有合格中医师19o3人。此后,日本为了在tái wān推行其消灭中医的政策,不再举办中医考试,从此,中医绝了后来者,三十多年间,中医师只能年年减少,乃至完全消灭。

同样为了取缔tái wān本地中医,和推行日本的西医的需要,日本还在tái wān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制度。

先是关于医疗卫生行政方面,日本占据tái wān后,设总督府于台北。在卫生行政方面,分设中央及地方卫生行政机关。初置卫生事务所于台总督府官房,主管tái wān卫生事务,由民政局内务部警察课掌管保健卫生,由军部办理医事卫生。因官制改订,几经变革后,设卫生课隶属总督府警务局,为中央卫生行政机关,掌管岛内一般卫生行政。其主管业务包括:传染病及地方病、卫生保健、海港检疫、上水{饮用水}及下水{水沟}和市区及港湾之卫生计划、医制及药制、官公立医院、取缔鸦片及其代用品,有关济生会及其他施药事项。地方行政机关有台北、新竹、台中、台南及高维五州及台东、花莲港、澎湖三厅,各州警务部置卫生课、各厅警务课置卫生系,以分掌各地方之卫生行政事务。

再者在医学教育方面,为了完全杜绝中医的展,也对西医的教育非常之重视。日本据台后,总督府于1895年6月2o日在台北大稻埕千秋街创立了tái wān病院{后改称台北病院,再改称台北医院}。两年后,即1897年4月,台北医皖院长山口秀高在院内设立医学讲习所,集tái wān子弟约3o名施以近代医学教育,入学者多为日语传习所毕业生、医生{中医师},及药店弟子,初期由台北医院派医师四名,药局人员两名担任教学,教授一般课程{物理、化学、数学、地理、历史、动植物学等}及医学,此为日本据台后医学教育之开始。

此试办之医学讲习所颇具成效,乃于1899年制定总督内医学校官制,4月正式成立tái wān总督府医学校。19o2年5月11日第一届本科学生3名毕业。第二届仅有毕业生1名。第三届1o名。第四届9名。第五届增加到23名。其后,年有所增,医学教育逐渐步上轨道。早期的医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医院,而基于日本殖min zhu义者对tái wān人的歧视,以日本病人为主体的台北医院不开放给tái wān学生做临床学习,只能由日本教师率领tái wān学生远路到台北仁济院或行旅病人收容所做临床实习。

日本统治tái wān时期所设之最高学府为台北帝国大学。该校开设之初,只设文政、理农两学部,至1936年始设立医学部,以tái wān总督府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校舍改充医学部之用。1936年1月7日,制定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规程,3月23日任命三田定则为该学部第一代部长。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的教授多由日本本土各大学教授、副教授中选拔,一部分由台北医学专门学校或台北医院主任级医师转任。杜聪明为台北帝国大学医学部中唯一的tái wān人教授,1937年三田定则升任台北帝国大学总长,由东京帝国大学名誊教授永井潜接任医学部长。台北医院移管,成为台北帝国大学附属医院,小田俊郎任初代院长。

日本的做法取得他们想要的效果,虽说对于医疗方面的现代化有所帮助,在传染病方面也有所作为,对于一些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的也有了一定的作为,但是在这期间中医的展完全陷入了低潮,甚至说停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已日渐减少,西医之培养由于受到当局的支持,毕业者渐多。到了1931年,日本昭和六年末,殖民当局对我tái wān省各地之医药情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统计,有医药人员共3161人,其中本岛人之医生325人,经营中药者2519人,经营洋药者112人;内地人之经营中药者17人,经营洋药者179人;外国人之经营中药者9人,医生共计325人,仅占药物经营者2836人的11.5%,而且这些医生均集中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而澎湖、花莲港与台东竟无医生。这完全是日本占领者在台推行其消灭中医政策的典型恶果,日本的中医文化灭绝政策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日本在tái wān的所作所为引起了tái wān的有识之士和爱国人士的反感和抵制,使得岛内的反抗斗争一直不断,也为即将到来的中国shou fu tái wān打下了一定基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