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群号:1o9383428。欢迎大家加入。
————————
面对赵云的问题,夏侯澜只能摊摊手。
“现在还无法确定。但是我心里总是有些疑窦。”夏侯澜站起身拍拍裤脚。
“此话怎讲?”赵云跟着起身问道。
“三哥,还记得昨天咱们在茶楼里逮着的小厮嘛?”
“记得啊。怎么了?”
“嘿,你就不觉得那人说话有些奇怪?”
“怪?”赵云皱着眉,回想了一下,“嗯,是有一点。此人一介草民,却在议论州牧大人时侃侃而谈,且语气中孰无敬意……的确不合常理。怎么?你觉得他有问题?”
“没有。”夏侯澜回得干脆。
赵云气结:“那你说他做甚?”
“呵呵。”夏侯澜笑笑,旋又冷然道,“他的人是没问题。但是话里的问题就多了……”
“话里的问题?”赵云疑惑的跟了一句。
“三哥你想,以那茶博士区区草民的身份,一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估计也就是县太爷了。可整个冀州最大的父母官儿,却似在他嘴中,若邻家小儿一般。这合理嘛?显然不合理。那他是从哪儿听来的?”
“……道听途说?”赵云不确定的答道。
“正解。”夏侯澜抚掌道,“正是道听途说!三哥你再想,茶博士虽是卑贱小职,且极受人忽视。但也正因于此,旁人才对其颇不避忌。所以,当一个人长期面对走南闯北的顾客时,见的人多了,听闻自然也多了。而当听闻累积到一定程度,尤其在同一件事上,众人形成了高度的共识。那么听者也会下意识的形成印象。这种情况,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舆论!”
“舆论?”赵云显然不容易消化这个词。但夏侯澜又冷笑着续道,“还有一个难听的词,叫——流言!”
赵云一惊:“你是说,有人在散布不利于韩冀州的流言?”
“没错。”夏侯澜肯定道。
“那又为什么呢?”
“哼。为什么?”夏侯澜冷笑,“自然是为了冀州啦。”
“冀州……你是说?袁绍?!”赵云反应不算慢,可惊呼之后又显出疑惑,“难道袁绍与我们真定县被屠有关系?”
夏侯澜摇摇头:“我虽然不清楚袁绍在‘马贼’事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但是现在的流言也好,屠杀也好。矛头都直指韩馥,可见其势已颓;而常山、中山相继落入袁绍之手,显然因此成了最大的受益人。如今常山、中山、外加渤海三郡,已入袁绍之手,冀州九郡的三分之一已经姓袁。若说这厮对州牧之位没有想法,便是三人小儿,也不相信。”
说到这里,夏侯澜又冷哼一声,“而且袁绍自从当上盟主后,便地位大涨。但其对于兴复汉室,却不甚热衷,反而只想着自己打地盘。当日董卓兵退焚城,掠朝廷至长安。我关东十八路诸侯本可一鼓作气,趁胜追击。然其却以‘兵马困顿’为由,止步不前。反因一方小小玉石,搞得盟军风流人散。”
“人之短视自私,竟一致于斯?!”赵云叹口气道,“想不到我赵子龙如此有眼无珠,竟然投奔了这等小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