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冲冠一怒为红颜> 一,皇帝与士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皇帝与士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论明清易代之变局,无法不涉及明季的士风问题。

可明季士风又是个极为复杂和庞大的问题,除一般正史、野史之纪传外,尚涉及到思想史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历年来已有许多名家专著及论文谈及。余才疏学浅,也无独到之见,即使论之也不过人云亦云,只是又颇羡古人所云之微言大义,故以陋见择其末端而记之,错讹之处难免,且权为大家茶余饭后之谈资罢。

说士风之前,先得说说“士”这个名词。

士,最早的本意是指成年男子,至周以后逐渐演变为高于庶民的低级贵族称谓,再以后又演变为对进入宦途的知识分子等阶层的称谓。如《礼记•曲礼》说“士”的含义时道:“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到了《汉书•食货志》时才说:“学以居位曰士”,是以在秦汉之后,“士”才逐渐扩大为对知识分子的统称。

由于“士”字具体含义是逐渐演变的,是以到了近代,还因此出过个小小的掌故。

上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教育总长章士钊先生谈论文言与白话之问题,在引晏婴“二桃杀三士”这一典故时,大约一时疏忽,竟将其解为“两个桃子杀了三个读书人”。此处“士”之原本含义,当是指高于庶民的低级贵族,而不是读书人,因为为了两个桃子死去的那三人,都是当时的勇士。

章老先生因此被鲁迅先生劈面重重地打了一拳讽刺道:

旧文化也实在太难解,古典也诚然太难记,而那两个旧桃子也未免太作怪:不但那时使三个读书人因此送命,到现在还使一个读书人因此出丑(1)。

说起来,这个错误确实比较低级,也难怪要被鲁迅抓住了痛殴。不过章老先生的学问,我还是很景仰的,毕竟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一个人精力有限,是以才有术有专攻这一说,而这小学又本就是项十分令人头大的科目,不好以此就彻底非议章老先生的学问和见识。当然,在论战的时候被人抓住破绽做了把柄,那也只好低头没话说。

逸闻说完,继续说“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