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福星太后来种田> 第13章 联谊忙忙联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联谊忙忙联谊(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13章联谊忙忙联谊

天子下诏赐上党郡潞县冯家草田百顷,赐黄金四十斤,特别是给冯家酿造的酒赐名辛安美酒。

这事很快就传播到了各郡国。不过,除了潞县的人之外,大家没有心思关注冯家如何,民众的注意力都集结在天子的另一份诏令上。

各个郡国的吏员们或在官寺前面敲响门前的鼓,或在市集上,召集民众,宣读了天子的征兵诏书:“陛下诏书: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光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

征兵令出来后,潞县辛安里的冯家骤然热闹起来。

从开始传出冯家造的酒精可以给人降烧和给受伤的伤口消毒的消息后,已经过去三个月了。因为酒精是个新物使,且来历神奇,满足了庶民们八卦的心思,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让酒精为上党郡及周边的几个郡国所知。

虽然传的神乎其神,但是,以前去冯家求酒精此物的人,要么是亲眼见过酒精效用的人,要么是一些心思灵活的商贾,其他的人听说后都是半信半疑。

天子征兵出击匈奴的诏令传遍各个县乡后,在诏令征发范围内的材官车骑们(汉代步兵和骑兵的统称),距离近的或本人或派家人云集潞县,求一些酒精随身,不管上战场后会不会受伤,有此物傍身总会心安些。

关于冯家的酒精不售卖只换的消息早就随着酒精传遍了周围的县乡,每十石没有霉变的品质好的红高粱米换一石酒精且自备盛酒精的容器的换取方式早就令众人议论纷纷了。

红高粱米不好吃,只是因为产量高且不挑地可以在恶田(汉代对贫瘠的田地的称呼)里种植的特性,还有不少人家在种,旧年积存的红高粱已经被冯家买的不剩下多少了,好在,今年的新高粱刚刚收获。

天子的诏令传出后,原本被人看不上眼且卖不上价钱的红高粱米身价大涨,每石的售价超过好的新粟米。

由于冯家规定每人限换一石酒精,家中有子弟多人被征调的人家,纷纷找人牵线搭桥,与冯家拉近关系。

冯家既然传出不赚救命钱的消息,那么,为了自家子弟,我们拿物使和你冯家换总行了吧。正好,天子赐冯家草田百顷,草田嘛,冯家想要耕种总是需要人的吧。我们也不多换,我代郡灵丘赵家,先祖时也曾与冯家先祖共为赵国军中将军,有同僚之谊,此次,赵家儿郎有六人被征发,我家用六十石新谷换六石酒精,另外,我家老大人感念冯家开荒垦田的辛苦,赠送僮仆十二人,还请冯家看在我们两家的先祖之谊上赠送我赵家六石酒精。

既然两家的先祖有同僚之谊,冯遂和长子冯骥、三子任潞县县乡老的冯昌商议后,赠送了代郡灵丘赵家六石酒精,也接受了赵家赠送的十二个僮仆。赵冯两家对两家彼此间的友好交情非常满意,赵家人兴高采烈地拉着十二石酒精以及冯家额外赠送的一坛辛安美酒回去了。

天子诏令下达后的一个多月内,冯家父子们就和来自于太原郡、河内郡、魏郡、河东郡、常山郡、巨鹿郡等郡的不少家族的客人们共同缅怀了先祖们之间的情谊,然后,又加深了双方的交情。

至于冯家父子的朋友们,朋友之谊,孔怀之情,更是不用说了。一直到秋分之后,冯家的联谊活动才告一段落。

基于家中僮仆和马牛羊等牲畜的增多,冯媛的种草计划不得不一改再改。

草田是冯遂打着家中晚辈乐种田的旗号从天子那里要求的,不过,冯遂对长安来的天子使者说的是十顷,结果,天子赐下的却是百顷。

朝廷九卿之一的主管田地户赋财政的大司农派出了大司农史,上党郡派出了主管垦殖蓄养的田曹椽史,在潞县的主簿、功曹史的陪同下,与冯家众人一起划定了潞县境内浊漳水东侧和北侧至太行山山脚下的百顷草田。

汉朝建立后,高祖刘邦因秦末汉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就是说,田租征收亩产的十五分之一。

景帝时期,改为三十而税一。武帝时期多次征战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武帝末年,后悔征伐之事,下诏:“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和耦犁。时人论之“用力少而得谷多”。

天子赏赐冯家的百顷草田,因是属于可垦可不垦的恶地,按照律令要求:“顷入刍三石,X二石”,换了白话来说,就是每百亩草田缴纳田租“喂牲畜的草三石,谷类植物的茎秆二石”。

田租不多,多的是人口税,按照汉代律令规定,僮仆即家里的仆人也必须缴纳“算钱”,而且是“倍算”。好在,一方面,皇帝陛下赏赐了冯家黄金四十斤;另一方面,冯家辛安美酒的名声渐渐传播开来,因有天子赐名的美誉,基本上做到了“斗酒千钱”。

别家赠送的四十余名僮仆加上冯家原有的仆人婢女,刚刚五十二人,这其中婢女七人,对于百顷草田来说,劳力远远不够。好在,冯媛也没有打算一下子就把这百顷草田给开垦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