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酷爱权力,但胡绿珠从没有想到过要夺位为天子,她最大的希望,不过是象当年的文明太后一样,将来和成年的儿子元诩一起分享皇权,甚至,在杨白花远走后,一度孤单寂寞到极点的胡绿珠,都想把朝廷大事放在一边,交由元怿打理,自己出家到永宁寺,与姑母朝夕作伴,参研佛经。
正是由于她从没有想过要自己称帝,将元家天下更替为胡家天下,所以,她虽然大力提拔胡家子弟,却没有给他们上卿的地位和兵权,因为她害怕胡家外戚的势力再大地话,会造成汉高祖皇后吕氏乱国事件在大魏重演,或者,和渤海公高肇当年一样,外戚极力排挤宗室地结局,除了让宗室的地位摇摇欲坠外,也会给外戚们带来杀身之祸。
但是,身为宗室地元叉,却给她送来了这样奇异的祥瑞。
胡绿珠沉吟未决,她在太极殿里徘徊了片刻,深通佛理的她,多少有些将信将疑。犹疑中,她的眼光忽然与元叉的眼光碰上了,在目光交错的一刹那,胡绿珠清楚地看见了深藏在元叉眼底里的那份诡秘的喜悦,她这才恍然大悟。
还没她做出什么决定,刚刚调任回京的尚书令元顺出班奏道:“太后,这种祥瑞,是信不得的!”
“元大人何出此言?”胡绿珠知道元顺为人耿介,不过也好,正好用他的直言,来杀杀元叉的气焰,这个元叉,整天胡作非为,今天又给她弄来了这么一只奇怪的大龟,还以为朝中的大臣当真都是傻瓜,还是她胡绿珠真的有这么好胡弄?
“臣……觉得这背上的题字笔迹清晰,似乎是用什么药水洗上去的,而且两百年前的题字,早该湮没不清了,怎么能至今还留在龟背上?”元顺有几分迟疑地说道,“近来,各州各府送入的祥瑞多如牛毛,臣恐怕这是有人暗中授意……”
他说的,也是旁边大臣们的所想,他们并不明白胡绿珠的真实心意,不知道她会不会自立为帝。从前,文明冯太后当政时,在位近三十年,虽也有人怂恿她称帝,但文明太后总是微笑不语,私下里,她跟自己的情人李弈说过,我已得其实,何必求其名?我已经是大魏真正的执政者了,为什么非还要从小皇帝手里抢来那个帝王的名义呢?
胡绿珠的想法和文明太后一样,她早就可以号令天下,何必图这个虚名,这个虚名,并不能给她带来什么,如果真有好处的话,那这个好处并不是胡绿珠的,而是整个胡氏家族的。
如果胡绿珠称帝,胡氏家族则由外戚一跃而为宗室,可以名正言顺地占据皇权。
一念及此,胡绿珠便明白了这件事幕后的原因,肯定是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哥哥在外面放了什么口风,让地方大吏们以为她有废掉元诩,自己称帝的意思。
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元诩是她的亲生儿子,她难道会跟自己的儿子去争夺帝位?
这些糊涂虫是疯了不成?
听元顺竟然指出龟背文字是假造的,扬州太守元叉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抢上去说道:“元侍郎无礼!这是陛下的祥瑞,你怎敢随口诬蔑?这种白色神龟,从古以来,未曾有人见过,不是天地精华所凝是什么?昔日东汉光武帝刘秀当为天子,所以出生之时,田中一禾六穗,他应此祥瑞,起名为秀,所以三十岁便由农夫一跃为大汉天子。臣听说,太后陛下出生之时,四壁之内火光闪现,有相士相出这是天子气……”
居然连这么秘密的事情都当众说了出来,胡绿珠更是恍然大悟。当年相士的话,胡国珍一直深藏心底,没敢到处宣扬,一定是胡长仁、胡长粲这对活宝,从胡国珍口中套来这些事情,到处张扬,说胡家才是天命所归。
说得太露骨了,胡绿珠不得不厉声喝止:“元叉,元顺,你们都住口。兹事体大,朕会好好处置的,都下去吧!”
在元顺和元叉廷争面折的同时,胡绿珠注意到,一旁站着的摄政王元怿,始终面无表情,一言未发。
她有些惴惴不安地望了元怿一眼,这么多年了,他们俩虽然相持以礼,却一直心意相投,互相信赖,这一下,元怿该不会怀疑自己在背后向元叉等人暗示了称帝之意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