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活在战国:鬼谷子的局助读> “孟津朝王”中的朝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孟津朝王”中的朝礼(2 / 2)

较为可惜的是,朝礼的完整内容早已亡佚,只能从先秦典籍中见到零散记录。专家们还考证出“朝礼”与“觐礼”有相似之处,而“觐礼”篇目至今仍记录在《仪礼》一书中,可作参考。

朝觐之礼最早都是天子与诸侯相见的礼仪。根据《周礼》记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大体可以知道,当时的朝礼,首先时间上有约定,周天子工作很忙,诸侯又很多,所以只安排诸侯春季朝见;其次,诸侯要亲自前往王城向天子汇报工作才叫朝,如果天子到达诸侯领地,诸侯再来汇报工作,那就是巡。

除此之外,从觐礼中可知,朝礼应有一整套复杂而隆重的仪式。当诸侯行到距王城约五十里时,天子将会派使者前往郊迎,郊迎地点要搭出专门的帷宫,以便进行各种郊迎礼仪。诸侯进入王城后,天子再派使者安排专门馆舍,诸侯要向使者适当表示谢意,也有礼仪。接下来将会有信使专程上门,通知朝见的日期,依然有礼仪。到正式朝见那天,是礼仪的高峰,对诸侯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乘什么颜色马车、插什么旗帜、戴什么玉饰、挂什么弓,都有讲究。等诸侯到了王宫,究竟从哪边进门,走哪边的台阶、立什么部位、朝什么方向、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献给天子什么礼物,更是事无巨细,全部有规矩可循,每一处细节都体现出天子的威仪与诸侯的谦卑。不过,到了礼仪最后,天子总是要赏赐给诸侯车马和礼服,用来体现自己的仁厚。

当然,这仅仅是早先的朝礼。渐渐地这项礼仪普及了各诸侯国,各国卿大夫拜见自己的诸侯时也称朝,这已下了一个层次。到了战国时期,某诸侯一时称了霸,就要威胁其他弱小诸侯前来办外交,也叫做朝,是时的礼坏乐崩可见一斑。

到了后来,朝的含义还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普及,《说文解字注笺》上载道:“晨见曰朝…子于父母、妇于舅姑皆是。”由是可以看到,就连子女见父母也称作朝了。至于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所谓朝庭、朝政、上朝、朝拜、朝服等等词汇,无不是朝礼内涵的发展和延续。

在孟津朝王事件中,尽管从形式上依然是诸侯与天子的朝礼,但史书中记录成“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一个“驱”便显示了梁惠王的专横霸道。周天子早在东周之初就已经式微,偏安于洛阳一隅,到梁惠王的时期,随便一个诸侯国都要比王城地盘大。彼时的周天子更是诺诺,根本不指望诸侯能来朝觐,只要不被诸侯欺侮就乐得烧香了。由此可见,所谓孟津朝王,不过是梁惠王借周天子之名,行号令天下之事,真实目的是想增加人气值,提高知名度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