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周公解梦1000问> 上篇 梦境中的信息密码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上篇 梦境中的信息密码5(1 / 2)

 上篇梦境中的信息密码5

印度人的独特梦观

古印度人关于梦的观点是十分独特的,他们认为梦可以成为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中的现实,而同时,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本质上不过是个虚幻的梦。

换句话说,梦像现实一样真实,而所谓真实的现实世界像梦一样虚幻。

印度人认为梦和“现实世界”没有本质区别。

印度的梦观和中国或其他民族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上述中国古代或印第安人的信仰认为,梦是灵魂经历的“真实事件”,和现实生活一样是真实的。

某和尚做梦时脑袋顶出来的蛇形的灵魂实际存在,并且确实吃过唾液,过了小沟;去了花丛。

而印度人则认为梦和“现实”世界虽然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却都不是真实的,梦是虚幻,“现实”也同样是虚幻,没有什么“真实事件”在发生。

印度经典里有许多关于一个人在梦里变成另一个人的故事,而且故事中他们醒来后,发现梦中的事都是实有其事的。

《婆喜史多瑜伽》中,有一个这样的特异的梦的故事。

在北旁多瓦的繁华国家里,有一个叫做拉瓦罗的仁慈的国王,他生于高贵的何梨坎多家族。

一天,一个魔法师向国王鞠躬并且说:“陛下,您坐在王位上瞧瞧这种奇妙的把戏吧。”

魔法师挥动他的孔雀羽毛的魔杖,一个来自信德的人造来了,牵着一匹马;当国王盯着那匹马时,他仍然在他的王位上待着不动,他的目光呆滞,就像陷入了沉思。

他的朝臣很担忧,但他们仍然保持沉默。

几分钟后,国王醒来了,从他的王位上掉了下来。

他跌倒时仆人们连忙扶住他,国王迷惑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谁的宫殿?”

直到他最终恢复感觉后,他讲了这个故事:“我骑在马上瞧着魔法师挥动的魔杖。

我产生了骑在马上独自出去打猎的幻觉。

走了好远,我到了一个大沙漠,穿过沙漠到达一片丛林,在树下一只爬山虎袭击了我,我的臂膀挂到了树上。

我挂在那里,马从我下面走过去了。

我在树上待了一晚,没有睡觉,感到恐怖。

我挨到第二天,看见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子拿着盛食物的坛子,因为我很饿,我请她给我点吃的。

她告诉我她是个贱民,说如果我娶她,她便给我食物。

我同意了,在她给了我食物后,她把我带回了她的村庄,我在那里同她结了婚,成了一个收养的贱民。”

“她给我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同她在那里过了6年,穿着发臭的、发霉和长满虮虱的缠布衣喝着我杀死的仍带微温的野兽的血,吃着火葬场地上的腐肉。

虽然我是王父唯一的儿子,但我老了,头发灰白,衣衫褴褛,我忘记了我是位国王;我越来越坚信我是个贱民。

一天,当一场可怕的饥荒。

一场巨大的干旱和森林大火发生时,我带我的家眷逃进了另一片森林。

我妻子醒着时,我对我的小儿子说:‘来烤我的肉吃。

他同意了,这是他维持生命的唯一希望。

我被肢解了,当他准备好了烤我的肉用的柴堆,正要把我抛进柴堆时,在这关键的时刻,我,这个国王从王位上掉下来了。

于是我被。

‘好哇!好哇!音乐般的呼喊声所惊醒。

这是魔法师给我编制的幻觉。”

当国王拉瓦罗讲完这个故事时,魔法师突然消失了。

于是朝臣们都惊愕得睁大了他们的眼睛,说:“天呀,这不是魔术师;这是神的幻觉,使我们认识到物质世界纯粹是个精神幻象。”

国王准备第二天真的去沙漠,决心去再次找到那他精神意象中反映的不毛之地。

他与他大臣们一道,沿途跋涉直到找到一块和他梦中所见到的一样巨大的沙漠,使他惊奇的是,他发现了所有他梦见过的事物:他认识了他曾是他的熟人的贱民猎手,他找到了那个收养他为贱民的村庄。

看到了这个与那个男子。

女子,所有人们使用的东西,干旱袭击过的树林,失去父母的猎手的孩子。

他见到了曾是他岳母的老妇人。

他问她:“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你是谁?”

她给他讲了个故事:一位国王来这里同她的女儿结了婚,他们有了孩子,后来国为干旱,全村人都死光了。

国王十分惊愕,满是怜悯。

他问了更多的问题,她的回答使他确信,这个女人所讲述的正是他当贱民时经历的故事。

于是,他回到了城市和他的王宫,人们在那里欢迎他的回来。

从这样的梦的故事里,印度人引出了他们特有的梦观和世界观。

上述经典中,在讲完拉瓦罗的梦和经历后,婆喜史多解释说:

“无知引起这一切,以致没有发生的事发生了,如一个人梦见他自己死了。

精神确实经历了它本身所引发的事情,尽管这种事情并不真正存在;另一方面,它们也并非不真实。

贱民村所发生的对国王拉瓦罗来说表现为他精神中的意象,它们既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或者是拉瓦罗直接看到的幻象变成了贱民精神中的一种意识的感知。

拉瓦罗的意象浸入了贱民的心灵。

因为正像相当相近的语言出现在许多人的心灵中一样,同样类似的时间。

空间甚至行为也出现在许多人的心中,正如在梦里。

正像心灵能忘掉所发生的一切,无论什么重要之事。

同样,人们能确切地把某些事记忆为发生了的,即使它并没有发生。”

在印度的观念中,没有什么“现实的事件”,人的精神在梦中,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事件,对他的精神来说,是的确发生了。

而且不同的人的精神意识或心灵中会出现同一个事件,仿佛大家同做一个梦,这种情况下大家就都认为这种事是发生过的真事而不是虚幻的梦。

这种观点显然不是唯物主义的。

印度人的这种观点,在中国不是主流,只有庄子曾有过,庄子说:“我曾梦见自己是蝴蝶,醒来后想,是庄周做梦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成了庄周呢。”

另一个印度人讲的梦故事仿佛正是为了回答庄周而讲的:

从前,有个喜欢想象千奇百怪的事情的僧侣。

他所有时间都在冥思苦想,岁月飞快地逝去了。

一天,一个幻念突然袭击了他:“真有趣,我将经历发生在初民身上的事情。”

他一有了这念头,他便莫名其妙地换上了另外一个人的模样,那人的身份和姓名,即使这只是精神造成的。

由于纯粹偶然的事件,当一只乌鸦碰巧在树下,一颗棕树的果子掉下来刚好打在他头上时,他想:“我是吉婆陀。”

这位梦者吉婆陀在一个梦构成的城镇里尽情地享乐了很长时间。

他在那里喝得大多,倒下来沉重地睡着了,他在梦里看见一个整天读着什么的婆罗门,一天,那婆罗门躺下睡着了,整日的劳作使他很困倦,但那些日常活动仍然使他显得有活力。

同样如此,在梦中他把自己看成了王子。

一天,那位王子在饱食肉宴后睡着了,在梦中他把自己看作统治着宽广领地的穷奢极欲的国王。

一天这位国工因为狼吞虎咽。

纵情享乐而睡去了。

在梦中他把自己看做是位仙女,这位仙女因困倦而睡去了,她在梦里把自己看做一只有闪亮眼睛的雌鹿。

一天雌鹿睡着了,她梦见她是株葡萄藤,因为她从来就喜欢吃葡萄;就动物而言,它们总是记得它们所见所闻的东西。

葡萄藤把自己看作在藤上酿蜜的蜜蜂;蜜蜂在莲塘里爱上了莲花,陶醉地享用莲汁,以致它的头脑都麻木了,正在此时,一头象来到塘边,踏翻了莲丛,仍然依附在莲上的蜜蜂被压挤而到了象牙上。

当蜜蜂瞧着大象时,它把自己看成了发情期的大象,大象掉入了一个很深的陷阱,成了一头令人喜爱的王室的象。

一天,象在战斗中被利剑砍成了碎片,当它走向它最终的栖息之地时,它看见一群蜜蜂萦绕在从它的头脑上流出的甜美的血液上,于是象再变成了蜜蜂,蜜蜂又回到了莲塘,被踏在象脚下,这时它看到了池塘中它旁边的一只鹅。

于是它变成了鹅。

这只鹅在一段长时间里经历了数次再生,直到一天,当它是一群鹅中的一只时,它认识到,作为一只鹅,它类似于梵天的天鹅,类似于造物主的天鹅,它一旦有了这念头,它被猎人射中死去了,于是,它再生为梵天的天鹅。

一天,天鹅见到了楼陀罗神,突如其来地,它想到:

“我是楼陀罗。”

这个念头立刻像镜中的意象一样反射出来了,它换了楼陀罗的模样。

这位楼陀罗沉溺于他精神的每一种快乐,他生活在楼陀罗的宫殿,备受楼陀罗的仆人照料。

但是,这个变化而成的楼陀罗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力,他的精神能看到他先前的每一个经历。

他惊讶地看到他做了100个梦,他自言自语道:“多奇妙啊!这个复杂的幻觉愚弄了众人;非真实之物似乎是真实的,就像终归是幻境的沙漠中的水。

我是某些能被想到的某物,我被想到过。

在这里偶尔碰巧地,在某个宇宙中有个变成了僧侣的灵魂,他经历了他所想要经历的东西:也变成了吉婆陀。

但因为吉婆陀欣羡婆罗门,他把自己看作了婆罗门;因为婆罗门总是想当王子,他变成了王子。

因为王子为了治理王国而想干番事业,他变成了国王;因为国王想满足淫欲,他变咸了仙女。

变幻无常的仙女大妒忌雌鹿美丽的眼睛了,她变成了雌鹿;雌鹿把自己看做她关注的依附男人的女子,女子把自己看作她观察了相当长时间的蜜蜂,蜜蜂被踩在他所看到了的大象的脚下,他时隐时现地经历了一系列的再生。

一百次循环再生的结局是楼陀罗,我是楼陀罗,我是他。

他站在再生的潮流中,在那里众人被他的精神所耍弄。

就我的兴趣而言,我要唤醒所有那些是我的再生的造物,我要观察他们,给予他们真正观测事物的能力,我要使他们联合为一。”

楼陀罗下了这个决心,他去了那个僧侣正像死尸般睡在寺院里的庙宇。

把他的精神投入僧侣的心灵后,楼陀罗使他醒来了;于是,僧侣认识到了他所产生的错误(即相信他的吉婆陀那样的生活是真实的)。

当僧侣瞧着楼陀罗时,发现楼陀罗本是僧侣,也是吉婆陀及其他人造成的,他大为惊愕,尽管那个真正醒悟了的人没有发现他惊愕的原因。

于是,楼陀罗和僧侣两人一块去了吉婆陀再生的精神角落的某个确实的地方,于是他们看见了吉婆陀睡在那里,毫无意义,手中还握着剑;那是吉婆陀的尸体。

当他们的精神融入他的心灵后,他们使他醒来了,于是,虽然他们是一个,但他们有三个形式:楼陀罗、吉姿陀和僧侣。

虽然他们醒着,但又似乎没有醒;他们很惊奇,然而又不惊奇,他们一时沉默地站在那里,像画在画片上的意象。

然后,他们三人在空中互相回应,飞越天空去了个地方,那是婆罗门的再生之地,他们在他家里看到了婆罗门,他与他妻子睡着了,他妻子用手挽住他的脖子。

他们把他们的精神融入了他的心灵,使他醒来了,他们全站在那里,不胜惊讶。

然后他们去了国王再生的地方,他们用他们的精神唤醒了他,然后他们又漫游于其他人的再生地,直到他们到达了梵天的天鹅的再生处,在那时他们全联合起来了,变成了楼陀罗,一百个楼陀罗变成了一个。

于是,他们都被楼陀罗唤醒了,他们都欣喜兴奋,彼此观看他们的再生,观看如此发生的幻觉。

然后,楼陀罗说:

“现在,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在那里与你们的家庭共享欢乐吧,到时再到我这里来。

到世界末日,我们所有人的,这帮无非是我的部分的造物都将走向最后的栖息之地。”

于是,楼陀罗消失了,吉婆陀。

婆罗门及所有其他的人都回到他们自己的地方与家人团聚,但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耗尽他们的体力,重新回来在楼陀罗的世界里团聚。

由此可见,印度人对梦的看法是最神秘的,他们认为世界就是梦。

而梦中的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转化或分解为几个不同的精神。

这些不同的精神之间又是同一的又是独立的。

这种观点比中国古人认为人睡后有一个灵魂出窍形成梦或鬼神致梦显然要奇特得多,神秘得多。

梦的实验研究

20世纪60年代之后,梦学研究者对梦的研究进入生物实验的阶段,做梦从此被视为是一种生物现象。

米歇尔·儒韦,法国里昂梦学实验室的神经生物学家,梦学研究的国际知名专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把做梦称作“反常睡眠”。

他通过电脑发现人每隔90分钟就有5~20分钟的有梦睡眠,人在睡眠中大脑活动的反应与变化会在仪器屏幕上显现出来。

脑电图的电波上显示人处于无梦睡眠时,叫醒测试人后,他会说没有做梦;而在显示有梦睡眠时唤醒他,他就会很清楚地记得刚才的梦。

此外,研究人员采用X线断层摄像仪测试发现,大脑在有梦睡眠阶段的图像接近于清醒时的图像。

而且研究人员还发现,不仅人类做梦,鸟类和所有的哺乳类动物也都做梦。

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老鼠实验,研究人员发现,睡眠时做梦和记忆有关,但此项实验并不适合人类。

医生将一种抑制剂运用于精神沮丧病人的治疗,人的有梦睡眠可以被完全消失,但记忆并没有变得混乱。

儒韦从具有相同亲缘关系的老鼠的有梦睡眠中具有近似的信号码得出结论,遗传基因决定了梦境。

此结论已经被实验证实,做梦确实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另外,美国《科学周刊》刊登了一篇关于做梦研究的最新报告,报告作者通过一台高性能神经断层摄像仪为十几个接受实验的人进行测试后发现,在有梦睡眠阶段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的血液循环异常加快,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大脑中负责接收梦中景象和接受外部视觉景象的视觉神经系统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它们各自独立后,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人们在梦中会有不一样的梦境和感觉,为什么能接受那些不合常规的情节以及混乱的时间空间观念了。

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柯立行曼教授和他的研究生阿赛斯基(RleitmanAserinsky)正在用脑电波测量的方法研究睡眠。

阿赛斯基负责观察被试——是一些婴儿——睡眠时的脑电图。

阿赛斯基也许是个很细心的人,再不然就是婴儿可爱的面庞吸引了他。

他在观察脑电图的同时,还看了婴儿的脸,偶然间他发现,每当脑电波出现快波时,婴儿的眼球就会快速运动,仿佛闭着的眼睛在看什么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

柯立特曼教授和阿赛斯基猜想这或许和梦有关。

他们把一些成人被试带到实验室里,在他们头上接到电极,然后让他们睡觉。

当脑电图出现快波时,他们的眼球也开始了快速运动。

柯立特曼和阿赛斯基急忙唤醒他们,问他们是否做梦,他们回答说:是的。

而当没有快速眼动的时候,被叫醒的被试大多数都说自己不是正在做梦。

由此,人们发现,梦和脑电图的快波和快速眼动是相联系的。

研究发现,一夜的睡眠过程是两种睡眠的交替,在较短的快波睡眠后,是时间较长的慢波睡眠,然后又是快波睡眠,如此循环。

慢波睡眠又可划分为4个阶段或称4期。

因此更具体地说,睡眠的程序是:觉醒一慢波1期一2期一3期→4期→快波睡眠,为第一个周期,然后再次重复慢波睡眠2期→3期→4期→快波睡眠,如此循环。

一般从一次快波睡眠到下一次快波睡眠的间隔时为70—120分钟,平均90份钟。

一夜大致要循环4—6次。

越到后半夜,快波睡眠越长、慢波睡眠越短。

由于快波睡眠期是人做梦的时期,我们由睡眠过程的脑电图可推断,一个人每夜一般会做4~6个梦,前半夜的梦较短,后半夜的梦较长。

根据研究,整夜共有约1~2小时的时间人是在做梦。

由于每个人正常睡眠时间都超过一个循环的时间,由此可知每个人每晚都要做梦。

有些人自称自己睡觉从不做梦,是因为他醒来后把夜里的梦忘记了。

早期的研究者们假设,只有在快波睡眠时才有梦。

但是近期的研究却发现,慢波睡眠期也有梦。

慢波睡眠期的梦不像一般的梦那样由形象构成,也不是像一般的梦那么生动富于象征性。

例如,一个从慢波睡眠中刚醒来的人会说“我正在想着明天的考试”。

研究者还发现,大多数的梦游和梦话都是出现在慢波睡眠期。

脑电波可以指示出人是否在做梦,因此脑电波测量是研究梦的一个主要手段。

但是脑电波却不能说明梦和睡眠的生理机制,更无法告诉我们梦是什么。

关于梦的生理机制目前还极少研究,但是对睡眠的生理机制却有很多的研究,这对我们理解梦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早期的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睡眠就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停止,也即所谓抑制。

梦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停止时,偶尔出现的残余活动,也即兴奋。

如果我们把清醒状态下的大脑皮层比做一个燃烧着的火堆,那么按巴甫洛夫的观点,睡眠就是这堆火熄灭了,而梦就是在木炭灰烬中偶尔亮起来的火星。

有近几十年来,通过对睡眠的生活机制的研究,人们知道巴甫洛夫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睡眠不是觉醒状态的终结,不是神经活动的停止或休息,而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另一种形式的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脑具有一种负责清醒——睡眠转换的中枢,即网状系统。

这是脑干中一群弥散的神经核团,当它受到刺激时会使熟睡者醒过来。

而当实验者破坏了实验动物的网状系统时,这个动物就会从此“一睡不醒”。

网状系统的活动受到来自上下两方面的神经冲动的影响。

上方,大脑皮层的活动会影响它,因此思虑过多忧心忡忡的人会失眠。

下方,来自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影响它,因此嘈杂的声音也会干扰人们的睡眠。

除此之外,网状系统的活动还受到两个神经中枢的控制,一个叫中缝核,另一个叫蓝斑。

中缝核可导致慢波睡眠。

蓝斑则导致快波睡眠,从而与梦有关系。

蓝斑产生的神经兴奋,主要通过脑的视神经束。

也许,这和人在梦中所见到的景象有关。

另外,蓝斑可能也起着在睡眠中抑制躯体运动的作用。

研究脑生化的科学家发现,中缝核产生的神经递质主要是5—羟色胺。

在电损毁动物中缝核前部后,脑中5一羟色胺含量大减,同时,动物的慢波睡眠也明显减少。

如果把5一羟色胺直接注射到动物的中缝核,则动物的慢波睡眠延长,可见5一羟色胺和慢波睡眠有关。

蓝斑区域可产生去甲肾上腺素,它与快波睡眠有关。

在损毁动物蓝斑中后部时,去甲肾上腺素减少。

同时,快波睡眠也减少。

去甲肾上腺素不仅与快波睡波有关,与觉醒状态的维持也有关。

当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加时,实验中的动物会从睡梦中醒来。

由生化的研究,似乎可以引向这样一种推测,快波睡眠和觉醒有相似之处,当然,快波睡眠和觉醒绝不是一回事,首先就是快波睡眠时运动是被抑制的。

但是,和慢波睡眠相比,它和觉醒状态在表现上共性还是稍多一些。

它也有较多的心理活动。

对睡眠,特别是与梦有关的快波睡眠的生理层面的研究,使我们对梦的作用有了一定的理解。

如果用药物或其他技术抑制快波睡眠,被试者的注意。

学习记忆功能就会受到损害,同时,情绪会变得焦虑、愤怒,并造成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下降。

由此提示,梦对改善学习与记忆,对改善情绪和社会能力可能有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也发现,快波睡眠和梦可能与新信息的编码有关。

一些没有见到过的新形象在梦里得到“复习”和“整理”,然后存入长时记忆库中去。

根据这种假说,婴儿每天见到的新东西多,所以就需要多做梦,老年人难得会见到什么新东西,因此就不必多做梦。

实际上,婴儿快波睡眠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也确实远大于老年人。

实验也发现,在环境丰富的条件下饲养的大白鼠快波睡眠的总时间和百分比都比其他大白鼠更长更多。

由此提示,至少“复习整理新形象和新知识”是梦的作用之一。

在当代,也有一些解梦家,在研究一些实验。

卡洛斯·卡斯塔纳达主要研究的是北美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萨满教。

他的著作中广泛涉及梦是潜在的事实,他认为梦就是现实生活。

他的这一论点在《做梦艺术》中详尽充分的论证。

博斯·梅达德。

他是瑞士存在主义的代表,他试图在自己的著作中告诉人们不要故意去探究梦的含义,而要去想,我们在梦后有什么变化。

他认为,梦与一般的“现实”是一样真实的。

无论这些学说和实验是否能解开梦的奥秘,这些解梦家对于我们的贡献,确实是难以磨灭的。

第五章梦与意识、潜意识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潜意识具有无穷的力量,它隐藏在心灵深处,能够创造魔术般的奇迹。

爱默生说:“在你我出生之前,在所有的教堂或世界存在之前,潜意识这种神奇的力量就存在了。

这是—个伟大永恒的真实力量,是生命运动的法则,只要你牢牢抓住这个能改变一切的魔术般的力量,就能够治愈你心灵的创伤,愈合你身体的伤痛,摆脱心中的恐惧,摆脱贫穷、失败、痛苦和沮丧。

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将自己的精神、情感与你所期待的美好愿望结合为一体,富有创造力的潜意识会为你做出安排。”

意识与潜意识具有相互作用,意识控制着潜意识,潜意识又对意识有重要影响。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例:有位大使与人交谈时,他的一位侍者总在一旁侍候。

后来,这位侍者得了神经方面的病,不得不住院治疗。

在医院中,侍者居然与病友大谈政治、外交,还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大使为之震惊,深为自己埋没了这样一位人才而愧疚,决定任命他为秘书。

不料,侍者病好后,再问他有关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时,他竟一无所知。

侍者的表现说明了意识对潜意识的制约作用。

侍者在大使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听到了许多政治、外交方面的观点,这些信息都贮存到了他的潜意识中。

平时,由于意识的控制,这些认识一直埋藏在大脑深处,难以显现。

而当他患病,意识处于迷糊状态时,那些贮存在大脑深处的潜意识开始活跃,于是便与病友大谈起了外交、政治。

可当意识恢复正常后,潜意识就又被牢牢地控制住了。

这时,再问他政治、外交方面的事情,他就不可能轻易发表见解了。

潜意识的神奇力量被许多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诗人、歌唱家、作家和发明家深刻了解。

歌剧男高音卡鲁索有一次突然怯场,因为害怕他的喉咙开始痉挛,无法再唱了。

还有几分钟就要出场了,他感到恐惧,大滴汗水从脸上淌了下来。

他浑身发抖地对自己说:“他们要嘲笑我了,我无法唱了。”

他到后台对着那里的人大声说:“小我要把大我掐死。”

“滚出去,小我!大我要唱歌啦!”

如此这般后,潜意识回应了他,他镇定地走上台,结果唱得好极了,全场为之轰动。

在这里,大我指的就是潜意识中的力量和智慧。

心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有意识的,符合理性的;一个是潜意识的,不符合理性的,卡鲁索显然知道这一点。

意识如同船长,在驾驶台上工作,他指挥船的方向,对机舱的操作员发布命令。

机舱的人根据命令操作各种仪表等,他们不用管船向哪个方向行驶,只要执行命令就行。

如果船长用他的罗盘发出错误的指令,船就会触礁,操作员只能服从命令,别无选择。

船长是船的主人,他发布命令。

同样,你的意识就是你身体、你的周围环境以及你所从事的一切事务的主人。

你的意识向你的潜意识发布命令,因为你的意识能做出判断,接受认为是合理的事情。

当你的理性(小我)充满恐惧、担忧、焦急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大我)会以恐惧、绝望等影响你的意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