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旧梦1913> 第九章 宁安府 1912,民国元年,壬子宁安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宁安府 1912,民国元年,壬子宁安府(2 / 2)

只有不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灯火,乡间路难走,顾灵毓和傅兰君互相搀扶着朝那点灯火走过去,那灯火看着很近,走起来却总是到不了,傅兰君忍不住抱怨,顾灵毓回答她:“山间路就是这样的,当年我跟你说真相,你还说我不解风情专会扫兴。”

这句话像是一记重拳击在心口上,傅兰君心神一振。

原来如此,原来他还记得那年她在别院小镜宫里说的话,所以才特意找了这样一个地方,来圆当年的痴梦,最后的痴梦。

终于到了灯火前,那是一间乡下小茅屋,门上挂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一对老夫妻坐在门前的条凳上等他们,等得太久了,那妻子有些犯困,丈夫伸出一只手臂小心翼翼地护在她身后,随时准备接住她摇摇晃晃的身体。

看到顾灵毓来,那丈夫轻轻推一把妻子:“顾少爷来啦,快醒醒。”

傅兰君看着他们,心里不由得生出点淡淡的嫉妒。

他们两个引顾灵毓傅兰君进屋,男人搓着手不停地表达抱歉:“乡下地方,又小又脏又乱,比不得城里高大宽敞应有尽有,委屈少爷少奶奶了。”

他把屋子里的东西一一指给顾灵毓傅兰君看:“这是灶台,烧饭用的,柴火堆了隔壁半个屋子,你们尽管用。灶台上罐子里有米有面,上次赶集刚打好的满罐儿的菜籽油和盐,梁上挂着腊肉。咱们乡下十天半月才一个集,买的菜存不住,我们夫妻俩在屋后开了块菜地,种的有丝瓜茄子青菜,您两位尝个新鲜。我和婆娘就借住在村西头丈人家,您要是有什么事就去那儿找我。”

交代完一切,男人和他老婆走了,屋子里只剩下了顾灵毓和傅兰君两个。

乡下地方肯定是没有电灯的,只能靠那一盏煤油灯照明,顾灵毓把灯挂在床头,傅兰君垂头坐在土炕上,昏黄的灯光给这屋子里的一切都抹上了一层油画般的色彩,似乎还闻得到松节油的香。顾灵毓在她身边坐下来,声音温柔:“坐了那么久船你也累了,睡吧。”

傅兰君和顾灵毓背靠背躺在这土炕上,黑暗里傅兰君睁着眼睛,乡村的深夜除了虫鸣没有任何声音。顾灵毓睡着了吗?他应该和自己一样,也在发呆吧。

就像多年前在凤鸣山上那一夜。

“吱吱”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寂静,傅兰君感受到一只毛茸茸的东西爬过自己的脚面,她尖叫一声跳起来:“有老鼠!”

顾灵毓翻身起来把傅兰君拉在怀里,傅兰君簌簌发抖:“老鼠!刚刚还从我脚上爬过去了!”

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和老鼠有这样亲密的接触,整个人吓得语无伦次,搂着顾灵毓的脖子不肯撒手,顾灵毓探身拿过床头的煤油灯,用火柴重新点亮。微弱的光里,床下一只大老鼠正在和他们眼对眼地干瞪着,这老鼠竟不怕人!

傅兰君结结巴巴地指挥顾灵毓:“打它……打死它!”

然而顾灵毓要下床去打老鼠她又不肯了:“万一它爬到床上来怎么办?”

顾灵毓哭笑不得:“要不然你先出去,等我打死老鼠再进来?”

傅兰君又气又害怕,眼泪都要迸出来了:“万一外面有更多老鼠怎么办?万一外面还有比老鼠更吓人的东西怎么办?”

顾灵毓无奈又无辜地和她大眼瞪小眼:“那你说怎么办?”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顾灵毓背着傅兰君打老鼠,傅兰君紧紧趴在顾灵毓背上,指挥他:“那里,跑到那里去了!”

顾灵毓背着傅兰君满屋子乱窜,老鼠的“吱吱”叫声和傅兰君的尖叫声混杂在一起,真是个热闹的夜,追着追着老鼠,顾灵毓突然“扑哧”笑了:“咱们这样,我想起个成语,叫狼狈为奸。”

傅兰君勒紧了他的脖子,顾灵毓忙讨饶:“我错了,夫人饶命哪。”

傅兰君趾高气扬地扯着他的头发:“你想起来个成语,我也想起来个故事。”

她清清嗓子开始讲她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老龙王想要招女婿,他的要求很奇怪,不要良田千顷也不要家财万贯,只要这个女婿体重不多不少正好一百斤。有一个大王八觉得自己正好一百斤就去揭榜,结果一称只有九十九斤。王八垂头丧气地往回走,路上遇到一条蛇,那条蛇问王八,你怎么了,怎么垂头丧气的?王八把招女婿的事情讲给蛇听,蛇说,这还不容易,我正好有一斤重,等我钻进你的王八壳里你再去称不就正好一百斤了?王八听了很高兴,让蛇钻进它的壳里又去了海里,一称正好一百斤,王八很高兴,可是老龙王觉得这个王八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刚才还是九十九斤呢,怎么转眼就一百斤了?他猛地一拍王八的壳子,‘刺溜’一声钻出条小蛇来,老龙王生气地问,你在它的壳里干什么?小蛇说……”

她这句话还没说完,突然间天翻地覆,她整个人被掼到床上,顾灵毓身体灵活地一扭,两只手臂搂住她的脖子,整个人紧紧贴在她的背后,他的气息吐在她的耳根上,痒痒的,他压低了声音,沙沙地笑着说:“小蛇说,我在给王八讲故事呢。”

第二天,天边晨光初露傅兰君就醒了,她坐在床上抱膝望着窗外,晨曦遍洒青青远山,清晨中的乡村竟如此美丽。

她转头去看顾灵毓,他还在睡,入鬓的长眉和高挺的鼻梁,晨光中的他比这乡村景色更好看。

顾灵毓醒过来,他睁开眼睛,看到傅兰君,露出一个舒畅的微笑:“早啊,顾夫人。”

现在的他们是一对平凡夫妻,没有丫鬟仆人,乡下也没有点心铺子,早饭只好自己做。

昨天那男人走之前说了,隔壁屋半个屋子的柴火随他们用,看来要吃这一顿早饭可不容易,要去抱柴火、生火、煮饭……傅兰君拧着眉头满脸愁苦,这些活儿她可从没做过,她这辈子做过的少数几顿饭就是顾灵毓的寿面,可那是怎么个做法?顾家厨房里的灶火整天不熄的,面也是桃枝帮忙和好的,她只需要把和好的面团揉一揉切成条儿再下锅,做一碗面后面费着好几个人的人工。

对那柴房她也有点怵,谁知道那柴房里有没有老鼠窝啊,想起昨天的大老鼠她就浑身不寒而栗。

顾灵毓不说饿,她也不说,两个人就这样扛着,直到傅兰君的肚子发出“咕噜”响声,顾灵毓“扑哧”一笑,推推她:“我也饿了,做饭去吧。”

傅兰君满心不乐意:“为什么不是你做?”

顾灵毓一脸惊讶:“君子远庖厨,男主外女主内,哪有男人下厨的?”

傅兰君别过头去:“你这是耍赖,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好主外的?”

没想到顾灵毓自有应对,他跳下床,拿起放在灶头的扁担:“好吧,那就我挑水来你煮饭,我去挑水了。”

傅兰君气得干瞪眼,顾灵毓扬扬得意地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对了,今年去年前年,加起来你欠我三碗寿面,今天中午我要吃面。”

傅兰君脱口而出:“你就不怕我再下毒?”

顾灵毓的肩膀僵了一僵,他没有再说话,担起两只水桶走了。

从窗户里望着顾灵毓的背影,傅兰君有些后悔,为什么一定要说那句伤人的话呢,就算心里还有恨有怨,既然答应了他放下怨恨做这三天的平凡夫妻,她就应该信守承诺。

她套上鞋子,走到隔壁屋去抱柴火,她胆战心惊的,幸亏白天老鼠不活动,她抱起一堆柴火飞快地跑了出来。

生火是门学问,在用掉了半盒火柴还没把火生起来后,傅兰君抹一把额头,满心的沮丧。

“你这样不行的,只用火柴是点不燃柴火的。”身后传来顾灵毓的声音,傅兰君惊讶地回头:“你怎么那么快?”

顾灵毓走过来,从她手里拿过火柴盒,轻描淡写地说:“选房子的时候特地选了离村里水井最近的。”

这刁钻狡诈的小丘八!

顾灵毓让她闪开到一边,他看了看灶膛,把柴火一根根塞进去拨向顶上两边,在中间留出个孔洞,又把沿路捡的小树枝子和枯叶稻草填进孔洞里,然后划一根火柴扔进去,一开始有黑烟冒出来,渐渐地黑烟越来越少,灶膛里的火也渐渐旺了起来。

推开门和窗,黑烟散去,傅兰君有些惊讶:“没想到你还懂这些。”

顾灵毓抹一把脸,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十分滑稽:“能不懂吗,特地学过。”

傅兰君随口问:“前几天刚学的?”

顾灵毓轻轻回答:“丙午年学的。”

傅兰君抬头看他,他也正静静地望着她。

傅兰君转过头去,如鲠在喉。丙午年……那年他为她建小镜宫,万千星辉碰撞里,她曾对他说过,要去乡下住一处临水别苑,他回答她要为他抱茅草修屋顶,陪她床头听雨声。

顾灵毓走出去把打来的水倒进水缸里,傅兰君从罐子里舀出一瓢面粉来开始和面,和完面擀面,顾灵毓说她欠他三碗面,她就真的给他做了三碗寿面,每一碗里都漂着葱花卧着蛋,就像第一年她做给他的寿面。

顾灵毓安静地吃完了这三碗面,傅兰君看着他吃,一动不动的。

吃到第三碗,顾灵毓突然抬起眼睛冲着傅兰君笑了一笑,他轻轻说:“这就是下半生哪。”

吃完饭,顾灵毓去洗碗,黄昏时候他们去照看了一下屋后的菜园,丝瓜茄子都长势喜人,傅兰君拔了两棵青菜留着做晚饭用。

这茅草屋的屋前有水塘,塘前有一棵杏花树,可惜的是花期已过,杏子也还未成熟。

来早有花,来迟有果,偏偏这是个尴尬的季节。

站在树下,傅兰君有些伤感。

顾灵毓坐在水塘前突然吹响了那支曲子。

一曲吹罢,顾灵毓突然开口,他像是自言自语:“你说,明天会不会下雨?”

第二天白天没有下雨。

第三天也没有。

黄昏时分,天边突然聚起了乌云,清爽的风在村落的低空盘旋,傅兰君张开双臂抱了满怀的风,这风令人惬意。

杏树枝头绿叶颤动,顾灵毓握着竹箫站在杏树下,他像是在等什么东西,等得太久,等到痴了。

天快黑的时候,乌云渐渐散去,天空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

顾灵毓静静站在树下,没有说话。

半夜傅兰君醒来,看到他坐在床头,痴望着窗外,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月光照在床上笼住顾灵毓,窗棂子的影子也投射在他身上,他像是被这月光囚禁住了。

傅兰君闭上了眼睛。

明天,他们就要回宁安了。

1913年,离开这村子的那一天,天上没有下雨,晴空万里。

他们和屋主人那对夫妻道了别,踏上来时的船,一路上都没有任何话说,这一天风向利于回程,他们从村子里回到宁安,比来的时候少用了好些时间。

船到宁安码头,顾灵毓跳下船伸手搀傅兰君下船,他对她说,三天后,等她离开宁安的时候,他会把孩子带给她。

1913年6月3号,傅兰君最后一次见到顾灵毓。

这一天她扶灵离开宁安回老家,爹和姨娘的灵柩已经抬上船,行李也都收拾好了放在船上,桃枝在船上等她,遵照之前和顾灵毓的约定,傅兰君在阿蓓家等顾灵毓带孩子来。

她等到天黑,顾灵毓终于来了。

傅兰君倚在门口等他,暮色里,一个高高的身影牵着一个小小的身影渐渐近了,傅兰君的心提到嗓子眼,她想迎上去,脚上却像坠了千斤重。那一大一小终于走到眼前。顾灵毓抱起孩子,傅兰君痴迷地看着雪儿的脸,距离上次见他才过去半个多月,但是他仿佛又长大了很多。顾灵毓低声说:“走吧。”

他们坐黄包车去码头,小小一辆黄包车坐着两大一小,有些挤,两个人只好肩膀挨肩膀地靠在一起,孩子已经睡着了,傅兰君把孩子抱在怀里,脸紧紧地贴着他的脸,顾灵毓一边抚摸着孩子一边嘱咐傅兰君:“雪儿喝不得牛奶,喝了会吐,还会长风疹,千万不要让他喝牛奶。他容易饿,一天要吃四顿饭,千万别饿着他……”

对于这孩子的一切他都细致入微地知晓着,他一定爱极了这个孩子吧,又想起那一年他跪在佛前为孩子祈祷的背影,傅兰君有些替他心酸。

一路上跌跌荡荡摇摇晃晃,最终还是到了码头。

顾灵毓把孩子抱下来,又把傅兰君扶下来。

傅兰君抱起孩子,刚想要转身走,顾灵毓突然叫住了她,她回过头,顾灵毓舒展开手心,一枚金玫瑰胸针静静地躺在他的手心上,他拿起胸针,倾身别在傅兰君的衣襟上:“对不起,我不能还你一个他,只能把这个还给你了。”

他的呼吸打在傅兰君的喉间,暖暖的,让傅兰君如鲠在喉。

傅兰君抱起孩子,顾灵毓挥挥手:“走吧。”

走到船边,傅兰君回头望,顾灵毓已经坐上了黄包车,只看得见他半个身子,看不到他的脸和神情。

傅兰君踏上了船。

船沿江而下,船上生活难免枯燥,大人尚且承受不住,何况小孩子,雪儿整日哭闹,哭喊着要爹和娘,傅兰君突然就想到了程璧君。

顾灵毓会怎么对程璧君说?养了两年,程璧君对雪儿总归是有感情的吧,突然之间把雪儿从她身边夺走,她会伤心会怨恨吗?

桃枝开解她:“您就是圣母心肠,孩子本来就是您生的,他们从您这儿抢走的,您把孩子要回来怎么能算是夺呢?再说了,她对孩子好,八成也是为了讨好姑爷,现在孩子没了她指不定心里多高兴呢,一年半载后生个自己的孩子,哪还记得有小少爷?”

她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傅兰君稍稍放宽了心。

行了半个月终于回到“故乡”,下了船,傅兰君有些茫然。

这里虽说是她的故乡,但她实际很少踏足,她从小跟在傅荣身边天南海北地跑,唯独故乡,只在给爷爷迁坟和偶尔两次度假的时候来过,对这里的一切她都不熟悉,包括风土人情……

听说她回来,族里便不断有人来看她,联络亲情的有,打秋风的也有……过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已经支出了不少冤枉钱,桃枝满脸的不高兴:“小姐,这样下去可不行,这些亲戚咱们都算不过来是哪门子的,都来上门讨钱,老爷留下的那点家底可经不住这样糟蹋。”

傅兰君也觉得头痛。

更头痛的事情还在后面,一天早晨,桃枝带来了消息,湖北又爆发了革命,被黎元洪给镇压了。

辛亥年才过去不到几年,怎么又乱了起来?

傅兰君的心里有些乱,湖北向来是革命风暴的中心,他们孤儿寡母的,万一出点事情怎么办?合族里都是伸手要钱的,一旦出了事,并没有什么人可以帮衬他们。

见她心里烦乱,桃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傅兰君问:“你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桃枝把背着的手伸出来:“其实,前段时间整理从宁安带来的东西时,我发现了这个。”

是一个大信封,傅兰君狐疑地接过来,倒出里面的东西。

她愣住了。

有三本英国护照:她的,桃枝的,孩子的。

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简短的一行字:国内多事,风云变幻,为保雪儿,出国避难。

这是谁放进他们行李的,显而易见。

傅兰君攥着信封捂在心口,她的心脏一阵阵地抽疼,她半天没有说话。

1913年的秋天,傅兰君带着桃枝和孩子来到英国。

来之前她联络了史密斯夫妇和黛西,顾灵毓想得周到,知道她在英国有旧友才选了英国。

傅兰君在史密斯家暂住了一个月,后来她买了一栋房子,搬出了史密斯家。

到英国后她才知道,原来顾灵毓偷偷藏在她行李里的不只是三本护照那么简单,还有一张储蓄数额令人咋舌的汇丰银行存折。那存折里同样夹着一张字条,简短地写道:为雪儿成长学习用。

傅兰君没有打听顾灵毓的消息。

她记得顾灵毓的话,从此后,我们再无任何瓜葛。

事实上她没有刻意打听任何人的消息,她对故国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于报纸。从报纸上她知道了国内正在发生的事情:袁世凯倒行逆施,国内各地组成讨袁军发起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最终被袁世凯武装镇压,孙文、黄兴都逃亡到了日本,袁世凯成了中华民国的正式大总统……

真的如顾灵毓所说那样,多事之秋风云再起,不只是中国,是整个世界。

1914年,来到英国的第二年,7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2月,国内袁世凯登基称帝……

无论世界怎样动荡,住在伦敦富人区的傅兰君和孩子都是安全的。

有时她在窗边一坐就是一天,神思飘飞地想到国内。顾灵毓在哪里?他在做什么?国内局势这样动荡,他选择了站在谁那一边?

她开了一间学校,接收穷苦的华裔孩子,教他们读书。

再一次遇到管家钱叔的儿子小钱就是在这个学校里。

那是1923年的秋天,一天,一个衣着寒碜朴素的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小孩子来学校,求校长傅兰君给一个读书的机会。傅兰君一眼就认出了他:“小钱!”

那中年男人被她这么一叫,认真看了一下她的脸,看清楚后他神色大变,牵着孩子转身就跑。

傅兰君拦住他:“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傅兰君啊。钱叔呢,你怎么也来了英国?”

小钱讪笑着:“是大小姐啊。没想到大家嘴里说的那个好心的中国太太就是您……我真没脸见您,混成这个样子,唉。”

傅兰君请他们吃饭,从谈话里知道了他是1910年来的英国,在国内他是个滥赌鬼,没什么本事,偷渡来英国后只能卖苦力,辛苦混到现在,虽说有妻有子,但也不过是一家人在烂泥塘里打滚,他想着孩子不能重蹈他的覆辙,于是送孩子来读书。

傅兰君问他为什么来英国,还有钱叔去哪儿了,他支支吾吾地不肯正面回答,只说他来英国前他爹就死了,问他怎么死的也不肯说,傅兰君心想,多半是因为病。

她最后一次见钱叔时,钱叔告诉了她,她父亲被栽赃的真相,那时他身体还健壮得很,谁想到竟然没过多久就死了?只得叹一句,天命难测。

傅兰君收下了小钱的儿子钱小善,故人之子,她格外用心,钱小善人本就聪明,在她的教导下,功课学得很快很好。

傅兰君还让小钱做了学校的校工,虽然工资不高,但总比他在外面卖苦力要好,他们一家住在学校的校工宿舍里,也比住在四处漏雨的贫民窟要好得多。

小钱很感恩,干起活儿来比谁都卖力,但他好像总是对傅兰君心有畏惧似的,老是躲着她,傅兰君觉得很困惑,但也没有多问什么。

直到1928年,傅兰君才终于明白为什么。

1928年,学校校舍重修,小钱从房顶上摔了下来,送到医院时人已经有些不行了。

小钱的妻子跪在床前握住丈夫的手哭,傅兰君牵着钱小善的手站在病房里,小钱躺在床上,歪着头努力瞪大眼睛看着傅兰君,傅兰君牵着钱小善走过来,弯下腰对他说:“你放心,我会帮你照顾嫂子和小善的。”

小钱努力牵动起肌肉露出一个感激的微笑,然后他的视线投向自己的妻子,喉咙里咕噜作响,妻子垂着泪握着他的手:“我都懂。”

小钱满意地笑了。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

办完小钱的葬礼,小钱的妻子突然来找傅兰君。

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头:“一个,感谢您教导我们小善;一个,感谢您收留我们全家;一个,感谢您为我丈夫操办葬礼;最后一个,我代我丈夫和公公向您赔罪。”

傅兰君愣住了,赔罪?赔什么罪?

小钱的妻子眼睛里早蓄了一汪泪:“小钱他走之前要我告诉您真相,他说,要是不说出来,他在阴司地府都不得安生。”

她缓缓地把真相道出,听完这真相,傅兰君浑身冷得发抖,她僵硬得像死尸一般地在屋子里呆坐了很久,最后忍不住号啕大哭。

顾灵毓是冤枉的。

他没有害死傅荣,他没有参与过诬陷傅荣案。钱叔说的那些话都是在栽赃陷害他,而她,竟然对这些谎话全盘相信了,并且,为了利用他的爱进行所谓的“报复”,也为了保护这个她当作亲人一般的钱叔。从这个家里有她钱叔就在了,她把他当自己的家人,却没有想到,他会为了自己真正的家人而出卖她的父亲!

小钱一向是个滥赌鬼,叶际洲来到宁安后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把柄,1909年,他设圈套套住了小钱,要钱叔帮他对付傅荣,否则就杀了小钱。钱叔只有这一个儿子,为了儿子他放弃了一切仁义道德,他很快和盘托出了齐云山死亡的真相,给叶际洲递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他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没想到整死了傅荣后叶际洲还是不肯放人,有一天,叶际洲身边一个新军军官找到了他,跟他说,要他去告诉傅兰君,傅荣的入狱和顾灵毓脱不开干系,否则,还是会杀了他的儿子。

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自己已经做了下地狱的事,那不妨做到底,好歹给自己的儿子开出一条生路。

在他按照别人的吩咐做完了一切丧心病狂要下地狱的勾当后,小钱终于被放了出来。钱叔早就联络好了蛇头,小钱一出来就被塞上了偷渡去英国的船,小钱走的当夜,老钱就自杀了,他自知罪孽深重无法苟活下去,于是自杀谢罪。小钱在自己的行李里发现了老钱的遗书,遗书里交代了整件事情的经过。末尾,老钱告诫他,我为你丧尽天良,今自杀谢主,盼望你看在我这条命的份儿上,若能侥幸苟活,从此后就好好做人吧。

那去找钱叔诬陷顾灵毓的新军军官姓程,叫程东渐。

傅兰君想起了那一年自己给顾灵毓煮的那碗寿面,她对顾灵毓说,里面是有毒的。

实际并没有,但她不是没有想过,她是真的想过毒死他以告慰父亲亡魂的。

这大约就是程东渐让钱叔诬陷顾灵毓的目的吧!倘若知道了自己父亲的死另有内情,哪个女儿不会为父报仇呢?可是她偏偏没有,因为她不孝,而她之所以不孝,是因为她爱他。

她爱他……可是他不知道,他以为她爱的是另一个人。

她要回国去,去告诉他,她爱的是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爱的就是他了,倚窗吹箫的他,赌书泼茶的他……

她的魂里梦里,一颦一笑都是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