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二.有客漠北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有客漠北来(1 / 2)

 8印西桥

这头先搁一搁。

老刀客一直关注着的桥东那人,到底是谁?是否真是老人今儿个一直在掂记着的、等着和截杀的仇家?

下面,我就穿过桥去,说一说那人和那儿是甚情形。

先说人。你还不得不佩服,老人的眼力够毒。那老年汉子,正是他要找的仇家、现太原府少伊严挺之的心腹幕府参军印西桥;而与他并辔而行、着蓝锦袍阔少,是他的亲侄、严挺之的亲兵什长印镇。

话说去年入冬后,印西桥收到一封家书。书云印氏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母,数日前偶感风寒,竟一病不起。如今这老人家,殛盼临终前与唯一的儿子再见一面。而这印西桥,已有十来年没回老家。他向老长官告假半年、回京西乡下省亲。老长官善解人意,准了假。巧的是,太原府有一批淄重,需在年后押解回京。这样,就由他顺带回来。因此,此行他并非孤身一人,而是带了十一、二名亲兵,以资沿途护卫。这些亲兵,随他久历沙场,都极剽悍。按理,印西桥等人应在节前西回长安城的。不料,腊月廿四到了灞桥驿后,这一行人却止步不前。不仅不走了,还楞是在驿站熬过了新年。此举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他的手下,大多是京都一代人氏。灞桥驿虽不算偏僻、离大唐京城只三十余里,毕竟还是别地他乡。回家过年的诱惑,对长年在漠北野地摸打滚爬的士兵,真是太大了。你瞧,尽管他不惜大把发放奖赏,任其在镇上喝酒耍钱,众士兵还是一个个搭拉着脑袋、没精打彩的。印西桥也只当没瞧见,照旧该干嘛干嘛。

这又是为何?

他感觉不对头。与其在路上遭到大麻烦,他不在乎被众士兵埋怨。他在耐心等待时机。

今儿一大早,利用一个偶发事件,印西桥突然将大部人马和淄重丢在驿站,与师兄刘陵、侄儿印镇偷偷转出。一行三骑三十里雪道狂奔突进,一无碍阻,异常爽顺。只是转出山脚,瞧见长乐桥在即,这才放缓行速。等那群郊游归京的贵公子跑到他仨前面,一行三人放心不少。印西桥一时童心大发,拍马追去。直到超了那些娃儿一头,才兴尽而止。眼下,他一边与印镇说笑,一边解开前襟、悠然自得地朝桥头而来。

瞧着似乎是一脸的爽。

其实心里挺紧。

9信使

原来,这次印西桥出塞回京,是另有玄机。明里说是押解太原府一批淄重,附带了回乡省亲。其实更为重要的,还是进京为老长官、太原府少伊严挺之传递一通秘函。

这通秘函很要命。

这是他的猜测。因为秘函并非至印西桥所拟。函件封得死死的。里边说些什么,连一向视他为心腹的老长官,也没透漏一个口风。这种情形很少遇到,可见其重要的程度。

本来,只要找到太原府伊元勤在京城安兴坊的府邸,将书函完好无损地交到其公子元演手里,就算大功告成。可临行前,严挺之听说,那元演最近并不在京城。元演好道,虽挂了个亳州录事参军的名儿,却没到职,只是热衷于到处参仙访道。于是,严挺之嘱咐他先去找京城有名的豪商、家住平康坊的陆申。此人谨慎机警、交游广阔。由他再把书函转交给元演。老长官说过,这趟差不好玩。经过这一路的坎坷,还真得佩服老长官有心计。其实,印西桥心里透明。他原本不是个粗心的人。由老长官对此事的极端慎重,他已明白,他的对手影影膧膧,却绝对是个大块头、重量级的人物。为的是顾忌对手耳目众多、心狠手辣,印西桥和他在太原府任书记官的义子印重与严挺之三人,几度通宵策划,才商妥了一个保障函件安全的办法。即先是以保护太原府淄重为名,遣印重、印镇率数十名生死弟兄护驾,把印西桥直送至蒲州风陵关。同时,请幽州豪侠、印西桥师兄刘陵赶往风陵关与他和印重、印镇等人汇合。按原先的方案,过了黄河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因为此后走的都是官道,沿途人烟稠密、处处有官府照应。竟管如此,他还是能瞧出,暗中的对手屡屡出招,要想连十一、二名沿途护卫的亲兵一块儿干掉。这就太骇人了,弄得他一路不敢有一丝大意。按理,到了灞桥驿,印西桥可以放一半心了。因为京暨附近,他可要求兵部派部队接应的。可事实是,他更不放心了。他发现,除了原来预想的对手蠢蠢欲动外,又有一伙人对他本人感兴趣。

原本就很烦。

这也许更棘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