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70章 安化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安化王(1 / 2)

 张超推行的几条改革,从提出设想到确定方案,最后到执行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整个正德四年余下的时间和正德五年的上半年,张超都在忙碌中度过。

科举改革相对最为容易,是执行层面的问题,经过连续几次秀才录取考试的实验,到了下半年,在全国乡试的推广已经是必然。

提前了一年多,各地的秀才原来对于第二场第三场敷衍了事的盘算再也不可能了,只得老老实实的拼命准备,这不可避免的提高了的预备官员的水平,就算为了这一点增加一些举人名额也是值得的。

而来自于济世学院的考生早就习惯了这一切,张超坚信这一次他们会表现很好,路已经为他们铺好,怎么走就看他们的了。

而大明官军此时对于汉中四川叛乱的讨伐,也进入到了关键时期,数万三边精锐的加入,如摧枯拉朽一般迅速改变了战局,但是秦岭一带复杂的山地拖延了官军解决叛乱的时间,但是明军的胜利已经是必然。

拖延越久,当地老百姓的伤亡只会越大,而可以掠夺的奴隶也越多,所以张超也不着急,反正朝廷能吃得消,刽子手也当了,那就做到底吧,所以张超严禁前线玩什么招安的把戏,叛乱者要么死要么成为奴隶到海外挖矿,虽然镇压过程艰难些,但是却少了很多麻烦。

对于这种中等级别的农民起义,明军是有足够实力镇压的,而在国家强盛之际,对于这些偏远地区来一番严厉的清洗,可以获得几十年的平安,所以兵部尚书张超的严厉手段,士大夫虽然背地里骂几句屠夫,但是当面却不会反对,谁都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人做的,张超愿意当这个恶人,何乐而不为。

而三边精锐被调走,同时为杨一清的整军创造了条件,甘肃宁夏固原延绥四镇的防线北移,已经不需要那么多战兵了。

在这种人心思定的大势下,随着张超的银子到位,大批边军或者调走,或者归乡种地,杨一清以非凡的胆魄一口气裁撤了十几万军队,这样一来甘肃陕西的元气开始恢复。

所以在杨一清从陕西调离的时候,陕西的当地士绅欣喜若狂的送给了他无数万民伞,少了十几万军队,这一年陕西民间该少出多少粮草呀,他们这些士绅也不会再苦歪歪的,连江南的中产之家都比不上。

但是大规模裁军,有利也有弊,一些当惯了兵的土鞑,一些老兵油子这一次也被清理出军队,一时间陕西地方治安大坏,所以陕西巡抚不得不开始严打。

而一些野心家们在这种情况下也开始偷偷的招兵买马,比如安化王,他就搜罗了不少这样的好汉。但是这么多好汉需要吃喝拉撒,所以安化王就想了很多办法来敛财,比如走私到蒙古,这就引起了成立不久的情报司的注意。

大明情报司是由兵部尚书张超提议成立,属于兵部,御马监联合组建成立专司对外的情报机构。

被刘瑾贬为百户,差点丧命的前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出任第一任情报司指挥使,正德皇帝派出御马监太监张忠担任提督太监,而兵部新增一职方司员外郎陈琳专司情报司事务。

陈琳是弘治九年进士,福建莆田人,与林家有亲,属于张超很看好的后起之辈,因为得罪了刘瑾,被贬为同知,现在张超上任,立刻让他来兵部上任。

情报司由锦衣卫对外敌的侦探机构,张超在宣大三边时的情报人员等组成,专职反间谍和对敌的情报工作。

所以安化王的走私很快就和众多情报一起被传递到京中,按照工作流程,牟斌张兄陈琳都已经知晓此事,然后呈报给军机房。

张超作为兵部尚书,每一天都会翻看情报简报,他看到安化王三个字,猛的想了起来,导致刘瑾完蛋的导火索似乎就是此王n。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