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九十五节 新版念奴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节 新版念奴娇(1 / 2)

 这句话问完,周围又是一阵死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多尔衮的态度很坚决。虽然表面上仍然叫他们提意见,实际上自己的主意早已拿定,谁若是不看眼色就贸然出来反对的话,那么就是不识抬举了。</p>

多尔衮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瞟过,最后落在了范文程身上,问道:"宪斗,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就是了,朕不治你的罪。"</p>

范文程本来正在犹豫,没有决定该不该说,然而多尔衮已然问到了自己头上,他不得不站出来,说道:"皇上,虽然剃发易服是我国制度,不过若想在中原也顺利推行,恐怕相当困难。去年大军刚入燕京时,皇上为使关内军民顺利剃发,曾下令'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军民免其迁徒';,可是即便如此仁厚,也未见多大效用,京畿一带仍然频起抵抗。北方尚且如此,江南就更不必说了。南人多半受儒家学说熏陶,视圣贤诗书为大义,若令其剃发,定然不遵。"</p>

范文程说的是去年春天时多尔衮刚到燕京时下的那道诏令,"有能削发投顺,开诚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如此一道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谕旨,也照样没多大作用,可见汉人对剃发的抵触之心是何等坚决的了,现在如果仍想实施剃发易服,实在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来顺利进行。</p>

见范文程出来反对,多尔衮倒也不恼,他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道:"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事,你们汉人不是有句话,'治乱世必以重典';吗?去年之所以没实施成,就是因为朝廷太好说话了,助长了一些人的侥幸之心。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这一次朕也想好了,谁若是抗旨不遵,就是逆命,就是我大清的敌人。对于胆敢抗拒我大清律令和统治的敌人,只有一个字,杀!"</p>

这最后一个字,他虽然用了轻飘飘的语气,就如茶余饭后惬意的闲谈,然而谁都知道,"天子一怒,流血千里,伏尸百万"。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汉人的装束发型就是异国人的标志,凡是臣服归顺清朝的人就必须依照清朝规定的衣冠发式,否则就是逆贼。当年皇太极在辽东时曾经下令,"若有效他国衣帽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这段历史也是相当残酷的,不少不肯剃发的汉人们开始大规模逃亡,许多人逃往朝鲜。清军四处追杀,当时经常是逃亡者在鸭绿江边未及渡江时,追兵已至,在绝望之际,众人纷纷投江而死,极其惨烈。</p>

而现在,多尔衮又要在全国范围内下这道命令,又不知道要让这华夏大地的上空平添出多少怨魂。只要一想到那烽烟四起,血流成河的场景,我就忍不住闭上眼睛,暗暗揪心。</p>

耳畔,范文程仍然没有放弃对多尔衮的谏言,我不得不睁开眼睛,继续执笔记录。这些东西都是要载之于史册,给后世子孙们看的,我眼下作为一个兼职史官,当然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玩忽职守。</p>

"皇上,臣以为,单凭一个'杀';字,未必能解决问题。对汉人来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未敢毁伤';,这是古来明训,早已根深蒂固,不是轻易便可扭转的。发式不同,是风俗不同,要百姓逐渐地习惯接受。倘若以性命相胁去强加推行,必定惹起人心惶惶,甚至群起反抗,那么入关之初的安民举措,恐怕都成枉然。因此,此事必须缓缓图之,方为上策。"</p>

多尔衮听到这里,忽而轻蔑一笑,接着,眼睛里的不屑之色愈浓,"呵呵,你口口声声必称华夏之礼法,难道我朝就没有礼法了?如今我国入主中原,统治天下,自然要天下百姓遵从我大清的礼法,若不从,自然要严厉制裁之,否则,如何能让他们遵法归心?剃发之事,绝对不可迁就!"</p>

范文程见多尔衮如此固执,知道倘若再劝,只能徒惹皇帝发怒,无奈之下,他只得垂头丧气地退回去了,再不言语。</p>

多尔衮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于是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冷冷地说道:"朕知道,你肯定还有一肚子话要说,却不敢说,那么朕就来替你说了吧。你是不是要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不是要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朕来问你,历朝历代,得天下者,真的全是民心所归的仁慈之主吗?"</p>

范文程略一犹豫,不过仍然老老实实地回答:"未必全是。"</p>

"嗯,这就对了。什么'得民心者得天下';,虽非谬论,却也不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我大清之所以得天下,并不是因为施加了什么恩德给百姓,而是天命和实力!天命者,明朝腐朽,内乱不息,流寇猖獗,以至于上天将改朝换代的良机赐予我大清;至于实力,自然是我八旗将士用命,骑**湛,军纪严明,所向披靡。这两条,才是我朝问鼎中原的根本原因。若一味迁就百姓,必然令其对我朝产生藐视之心。宽政如水,暴政如火,人们往往因为恐惧火而心生畏惧,而因为不害怕水多喜欢玩水。唯有强力镇压,才能令其畏服归顺。我朝取代明朝,并非汉人之间的改朝换代那么简单,遍观史书,但凡异族统治,反抗是必然的。汉人们也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个民族不会因为另一民族的政策好,就会屈服于他族统治。</p>

大家都知道七擒孟获的故事,正是诸葛亮的宽容,方才导致孟获六次叛乱。倘若深入其寨、强行镇压、铲其田土、焚其庄寨、绝其聚集之途,迁其土酋全家入都市居住灭其威,逼蛮人入中原耕种毁其芒,试问,还愁这些异族们反抗叛乱之举死灰复燃吗?</p>

况且,剃发令一经颁布,就可以让那些隐藏于市井山野之间的逆贼和刁民们自动跳出来,以便一举歼灭,这就是'引蛇出洞';。与其等着他们在暗地里积蓄力量将来揭竿反叛,酿成更大的麻烦,不得不花费倍数的精力和财力去铲平,还不如趁其未成气候之前就将其扼杀。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为了大清将来的长治久安和太平盛世,就算这政策是明摆着的暴政,也必须要严格实行!"</p>

说到这里时,多尔衮的视线在众人脸上一一巡视,霸道而凌厉,语气里更是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汉人有近万万之众,自恃高明知礼,而鄙视我满人,视我满人为粗鄙夷狄;而我满人一共不过四十万,入中原之后,如滴水之入大海,瞬间渺无踪行。如若各自穿各自的衣服,那么一个束辫满服之人走在街上,众人都会侧目而视,视之为夷狄,为异国之人,那么我大清的统治该如何稳固?所以,唯有让所有汉人都剃发易服,依从我满洲之制,才能填平这道鸿沟。久而久之,人们心中就会淡却满汉之分,老老实实地做我大清的臣民;也惟有如此,我大清方能江山稳固,千秋万代。"</p>

这一席洋洋洒洒之言,不但震住了所有大臣,也震住了我。我怔怔地望着他,心情有如惊涛拍岸,连手中的笔也不知不觉地停住了。天壤之别的距离,果然不是能够用尺子测量的。有的人即使伫立在泰山之巅,也依旧渺小自卑如区区蝼蚁;有的人只不过闲庭信步,悠然于寥寥数人之间,也依旧掩盖不住那睥睨天下的气势。如果单纯站在审视政治家的角度上看,多尔衮无疑是个中翘楚,所有政治家能考虑到的,他不会落下分毫,且冷静审慎到几乎完美,让人无可辩驳。这样一个集冷酷、狠辣、睿智、决绝于一身的人,生在当世,是清朝的大幸,也是汉民族的不幸,然而于中国而言,究竟是幸与不幸?</p>

我的视线与多尔衮那鹰隼般犀利的目光对撞上了,他的眼睛微微眯缝起来,似乎隐含着什么不明意味。我想,他肯定看出了我的失态。蓦然地,心底里莫名其妙出现了一阵慌乱,于是我赶忙低头,迅速地将他那最后几句话全部记录下来。</p>

冯铨见机最快,他率先奉上了热腾腾的恭维阿谀,跪拜之后就用激动的语气唱起了赞歌,"皇上英明,一席圣训,臣听闻之后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这剃发易服,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圣明之举呀!"</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