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庶天子> 第二十五章 阳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阳渠(1 / 2)

 落日大如铜斗,余晖遍地。

张蒙、史阿与单仲俱是身手矫健之辈,步广里的里墙对他们而说犹如平地。

到了大道上,远处一列长戟甲士齐步走来,三人及时藏进暗巷,堪堪避过。

时局动荡,雒阳城中戒严更胜以往,尤其是高官显贵聚居的步广里与永和里,更是时刻不停有兵马巡逻。张蒙与史阿跟着单仲向南走,途中几次将近暴露,所幸都有惊无险。

三人急行,直到城中线的渠水边,前方遥遥可见碧瓦接云、比屋连甍的景象,那里即是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的府邸所在。

现任太尉是远在数千里外的幽州牧刘虞,司徒之位暂时空缺,董卓虽为司空,但目前肯定没有住在这里,因此三公府邸基本虚置,朝廷在周边的防范力度也小了许多。

史阿满头大汗,呼着气道:“贼老天,走这一路东藏西躲的,我倒宁愿多往北邙山跑几个来回哩。”边走边环顾四周,“单仲,你带我等来此做甚?莫非下了圣旨,张君当太尉,你与我分做司徒、司空吗?”

单仲嘻笑道:“张君有能耐当太尉,我没能耐当司空呀!”又道,“咱们得从这里出城。”

张蒙问道:“距离此间最近的城门是东面的中东门,不过朝廷定然布置了重兵严加把守,咱们三个如何能闯出去?”

单仲道:“要不怎说我有大用呢?张君,今番要出城,走陆路不通,得走水路。”

“水路”张蒙皱眉沉吟,回想现世的昔日见闻,随即想通了,“原来你打算走阳渠!”

阳渠古称九曲渎,相传本是周公在雒阳西面开凿的水渠。

本朝为了缓解雒阳用水的困难,特意引城南雒水的一支进古阳渠,并以此为基础向北加以拓宽延长,又与縠水与瀍水相连,最终以“几”字状对雒阳城形成了西、北、东三面围绕,接着一直向东流淌,到了偃师县境内重新汇入雒水。

阳渠除了绕城的干流外,另有诸如千金渠、五龙渠等支流纵横分布城池之内,其中有一渠从城西的雍门穿城而过,直达城东的中东门,再从中东门流入阳渠干流,直接将整座城池对分成了两半,因此在中东门侧边还开了几座水门,为了让这渠水能够流出城。

几座水门大多位于阴暗潮湿的低处,平日杂草、苔藓丛生,满是虫鼠,即便长期生活在城中的百姓很多都没有注意过,更别说朝廷派专人看管了,而这支渠水眼下就在张蒙的脚边。

“小人不才,落草前专门在这雒阳城内做些倒转缁货的活计。送货出城,走的就是阳渠水门,嘿嘿,走了十余次,从未有过差池。”单仲得意地拍着胸脯,“张君放心,如今城内纷乱,官兵只顾要道,这种偏门是顾不上的。”

张蒙自然晓得“倒转缁货”说着好听,其实定是没本的买卖,单仲之前既然敢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做这个行当,想必对水门的安全很有信心。

三人借着残阳沿着渠岸往东走,直到夜幕低垂,终于到了中东门附近。

不出所料,中东门上下,道路上摆满了拒马、鹿角等障碍物,火把明燃晃动,照出成片的驻防兵马。

渠水不深,没过小腹而已,单仲提前摸下渠,只露出眼鼻,猫腰在渠水中缓行,确认水门无人看防后,学着鸱鸮叫唤了几声,张蒙与史阿也相继下水。

水门实在不大,只勉强够一个人穿过,通过之时,腐烂污秽之气顿时扑面而来,闻之令人作呕。这是因为时下百姓生活都会习惯性利用渠水,乃至排泄物、丢弃杂物甚至横死的尸体等,统统抛进水中。如此一来,渠水环境如何,不言而喻,水门则更是藏污纳垢。脏污至此,寻常人避之不及,更不必说主动接近了。

张蒙强忍恶心,连游带走出了水门,眼前随之豁然开朗,当是游进了城外的阳渠干流。

中东门城墙上方的火光映罩在水面上,三人不敢松懈,潜水继续向前游,过了许久,等到感觉周遭光线暗淡,才慢慢冒头上岸。

张蒙站在岸边脱衣拧干,四下观察,隐约可见影影绰绰的屋舍轮廓以及星星火光,应该到了郭外的里坊聚落。

单仲长舒口气,吐着舌头回头看:“许久没干老本行,重操旧业还算顺利。”

张蒙笑道:“记你一功。”继而想起日前与吕布相遇的事,眉头微皱,“这里是城东郭外,辟雍在城南郊,咱们还得绕一大圈过去。城中戒严,城外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史阿附和道:“城外不比城内街巷迂回曲折,倘若咱们走过去,费时费力不说,一旦被巡逻的官兵觉察,极难逃脱。唉,要是有马,当稳妥许多啊。”

单仲寻思片刻,道:“就近便是民宅,这一带靠近城门,里无墙垣,不如去碰碰运气。”

史阿冷笑道:“君子怎能行那见不得光的勾当?”显然对单仲的提议十分不屑。

张蒙说道:“史兄,事急从权。战国时孟尝君被困,幸亏门客偷裘献礼才得以脱身。虽然行之不正,但并不影响他君子之性啊。”

史阿闻言,敛声不语,似有所悟。

张蒙继续道:“咱们先借人家的东西一用,等办成了事,物归原主,再加以偿还便是。”

史阿点了点头:“全凭君吩咐。”

雒阳郭外人口稠密,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道路也甚是繁杂,不过好在三人都曾久居雒阳,来过这里许多次,很快就摸清了方位。

单仲道:“这片多是中人之家,少有畜养马匹的,城西郭外与城南郭外倒有不少豪富。”

史阿摇头道:“都太远了,何况近日兵乱,好些人家携家带口去外地避祸了。要有好马好车驾,也藏了起来,以免遭到劫掠。”

张蒙道:“我记得这里有一间倡家,平日偶有达官显贵光顾,可去看看。”

倡家即倡伎,先秦以来主要是指从事歌舞表演的男女。当今之世,俗乐兴盛,上到皇室官宦、下到土豪士绅,为了助兴歌舞、满足声色需要与炫耀身份,大量养伎而且相互攀比。上行下效,民间也出现野伎私伎,助长了社会奢华之风习。宫中的宫伎、各州郡的官伎、豪绅世族的家伎以及分散民间的私伎等数量颇为庞大。

现世的张蒙原先是个纨绔子弟,吃喝玩乐的事少不了,对城内外的倡家也了然于胸。

单仲嘿笑道:“还是张君懂得多,自愧弗如!”

张蒙笑了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