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佛教(1 / 2)

 ***</p>

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p>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p>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xi zàng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sè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xi zàng的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p>

xi zàng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源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p>

展历史</p>

佛教在xi zàng展的历史分两个历史阶段藏文史籍一般称“前弘期”和“后弘期”7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约2百年为前弘期这一时期佛教在吐蕃还是一种外來宗教它在与当地原有的苯教不断斗争中展起來其间曾一度占优势赤松德赞(755一797在位)时从印度迎來寂护和莲花生两大师建立桑耶寺和僧团组织期间在印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之间曾引一场争论(792794)最终印传佛教在赞普的支持下得以取胜赤祖德赞(815一838在位)时又委僧人为大相并规定七户养僧一人之制等佛教得到进一步展他的继任者赞普达玛期间佛教遭受严重打击但其后约百年卫藏地区的佛教仍不绝如缕</p>

10世纪佛教逐渐由西康、青海、阿里等地将戒律传回卫藏地区同时有一些人去印度求法其中最有成绩的是仁钦桑波(rin-chen-bzang-bo9581055)译出以密宗为主的不少显密经典又从印度迎请阿底峡进藏主要传授显宗教理兼及密宗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sè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格鲁派兴起后噶当派则并入格鲁派而不单独存在藏传佛教的派别差异既不像印度的小乘十八派是由于其遵行的戒律不同而分派也有异于印度的大乘因其主张的教义不同而分派其派别差异是因不同师承、不同修持教授、所据不同经典和对经典的不同理解等佛教内部因素和不同地域、不同施主等教外因素而形成众多派别这是藏传佛教的又一特点</p>

藏传佛教教义特征为:大小乘兼学显密双修见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点传承各异、仪轨复杂、像设繁多是藏传佛教有别于汉地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显宗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四宗中以中观为最达龙树一系的论典以“正理聚六论”为中心经过宗喀巴的倡导中观应成派月称所著的《入中论》最受推崇成为中观论著的代表作《现观庄严论》与《入中论》两书汉文未译而龙树的《大智度论》藏文未译因而成为藏传与汉传佛学之一重要区别藏传显宗教理的传授与探讨特别注重口头的立宗辩论辩论时严格按照因明学的“应成论式”的规矩进行辨析jing细入微为其他各系佛学少有藏传密宗一般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无上瑜伽部的各种教授为主要修行法门</p>

藏传佛教的传承方式既有师徒传承方式如宁玛派、噶举派、噶当派;也有家族传承方式如萨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为基础的家族传承方式但最具特sè的还是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合一”是藏传佛教的另一大特点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多数派别都和一定的政治势力(包括地方实力集团或家族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赞赞普时初见雏形至萨迦派时正式确立其后不断完善待格鲁派掌xi zàng地方政教大权后而达鼎盛1959年xi zàngmin zhu改革时废除</p>

藏传佛教传习和修证的处所分为讲道院和修道院两种也有综合者较大的寺院都有规定学制各派各寺的规定不完全相同如格鲁派哲蚌寺郭莽札仓规定:因明五年般若四年中观两年俱舍四年戒律一年必须循序而进戒律学完之后统称噶仁巴(经学士)其出路有三:1、少数申请应试格西学位2、zi you讲学或闭关修持3、入密宗学院继续深造藏传佛教的学位有多种名目如噶希(四论士)、饶绛巴(博学士)等原仅为尊称后学制逐渐严密须经过考试才能取得诸如拉仁巴、多仁巴、林赛、曼仁巴(医药士)等各种称号统称为格西</p>

藏传佛教的寺院规模大小不一小者只有数人大者多至七八千人大寺院一般由经堂、神殿、做为辩经场所的林苑、印经院若干活佛拉章、僧舍、执事者的办事处、仓库、招待施主的客房、牲圈等等组成寺院在旧xi zàng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宗教、文化乃至经济、政治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要的寺院依其重要的程度分别规定为国家级、省级、县级的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期间许多寺院受到严重的破坏 1979年以后由zhèng fu资助和信徒群众自愿集资逐渐恢复</p>

藏传佛教的文献极为丰富藏文《大藏经》分《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其中《甘珠尔》包括显密经律主要为佛教的原始经典《丹珠尔》为论藏系释迦牟尼弟子对佛语的阐释和论述的译文集成</p>

藏传佛教于后弘期时传入青海、四川、甘肃、内蒙、云南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国13世纪后开始传入元、明、清宫廷对zhong yāngzhèng fu的治藏政策和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先后传入尼泊尔、不丹、锡金、拉达克等周边邻国及邻境本世纪初开始传入欧美分别建有传教中心或藏传佛教研究机构并得到迅速展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不可忽视的宗教信仰之一</p>

四大派别</p>

宁玛派(rnying-ma-ba)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 “宁玛”(rnying-ma)藏语意为“古”、“旧’该派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译传的旧密咒为主故称为“旧”;其法统与吐蕃时期的佛教有直接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早于后弘期出现的其他教派故称为“古”通称“旧译密咒派”宁玛派僧徒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称阿巴专靠念经念咒在社会上活动不注重学习佛经也无佛教理论第二类有经典也有师徒或父子间传授我们主要介绍是第二类 严格意义上的宁玛派是11世纪时“大素尔”索尔波且释迦迥乃(1002--1o62)、“小素尔”索尔穷喜饶扎巴(1014-1074)、卓浦巴(本名释迦僧格1074一1134)三素尔建立寺庙并有较大规模的活动时才形成的到16、17世纪才有较具规模的寺院后來在第五世**喇嘛支持下得到较大展著名的寺庙有xi zàng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庆等寺宁玛派14世纪就已传播到不丹、尼泊尔;近代來印度、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等都建有宁玛派寺庙并不断出版有关教义著作</p>

宁玛派的传承主要分经典传承和伏藏传承两部分14世纪后经典传承即不见史载由伏藏传承取而代之伏藏为前弘期时莲花生等密教高僧埋藏的密教经典法门后弘期时掘出來弘传于世藏传佛教各宗派都有伏藏但以宁玛派最为重视有南藏、北藏之分《大圆满法》即为该派独有的特殊伏藏法</p>

宁玛派的教法主要为九乘三部九乘即声闻、独觉、菩萨等显教三乘事续、行续、瑜伽续等外密三乘摩诃瑜伽(大瑜伽)、阿鲁瑜伽(随类瑜伽)、阿底瑜伽(最极瑜伽)等内无上三乘其中的阿底瑜伽即“大圆满法”宁玛派最为注重修习心部的大圆满法主张人心本自清净三身圆满不假造作本自现成修习的关键仅是消业净习即可契证本xing圆满佛事</p>

萨迦派中的“萨迦” (sa-skya)藏语意为灰白sè的土地因北宋熙宁六年(1073)昆衮却杰波(1034一1102年)在后藏萨迦县萨迦寺弘法故名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元代以后萨迦派内又出现俄尔、贡噶、察尔3个支派此外萨迦派的重要寺院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示藏寺xi zàng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金境内的结蔡寺等</p>

萨迦派采用款氏家族世代相传的传承方法代表人物有萨迦五祖初祖贡噶宁波(1102一1158)、二祖索南孜摩(1142一1182)、三祖扎巴坚赞(1147一1216)、四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1182一1251)、五祖八思巴洛追坚赞(1235一1280萨迦班智达侄子)1244年萨迦班智达应蒙古皇子阔端邀请赴凉州会谈为元朝统一xi zàng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來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管理xi zàng地方政教事务1267年xi zàng建立萨迦派政教合一地方政权在元zhong yāng王朝的支持下萨迦派势力大增其寺院及势力波及到康区和安多各地对元朝皇室亦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萨迦派内部的矛盾亦逐渐展1324萨迦寺分成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4个拉章各领属民、土地1351年萨迦派在xi zàng的掌权地位被帕竹噶举派的大司徒绛曲坚赞取代萨迦势力ri渐衰落明成祖时封萨迦领为大乘法王萨迦派仅保有萨迦附近一小片领地其领称萨迦法王明朝中期其他3个拉章传承断绝都却拉章则再分为彭措颇章和卓玛颇章两房延续至今萨迦法王由两房的长子轮流担任现今的萨迦法王在美国居住</p>

萨迦派在显教方面注重经论的翻译及辩经显宗方面有两个传承一个倡导唯识见传授法相学;一个主张诸法xing空传教中观应成学说密教方面有萨迦十三金法(《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 “道果法”是最独特的教法 “道果”法认为修习佛法有三个层次 第 142 章 藏、汉、印度、北庭名僧用梵文原本对勘藏汉文佛教大藏经典历时3年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为《藏文大藏经》的编定和刻印打下了基础萨迦寺至今仍是藏传佛教中藏书最为丰富的一座寺院</p>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bk**-rgyud)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琼布朗觉巴(khyung-po-rnal-vbyong-pa,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这一派支系众多有达波噶举和香巴噶举两大传承达波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达波拉结但渊源却可以追溯到玛尔巴、米拉ri巴师徒达波拉结是米拉ri巴的上弟子之一1121年在达布建冈布寺收徒传法他融汇噶当派的《道次第》和米拉的《大手印》教授写成《道次第解脱庄严论》逐渐形成独特的风规而成“达布噶举派”后來达波拉结的众多门徒展出更多的支系通常有“四系八支”之称遍布于藏区等地至今未衰达波噶举中的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元、明两朝册封相继执掌xi zàng地方政权格鲁派兴起后噶举派中仅有止贡、噶玛、达隆、主巴四支系保有一定势力香巴噶举系统的创始人是琼波南交巴故也称琼布噶举因琼波南交巴在后藏的香地区(shangs)广建寺庙传法讲道故称 “香巴噶举派”</p>

噶举派主要寺院有xi zàng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p>

噶举派主要学说是月称派中观见重密宗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曾融合噶当派教义修习上噶举派注重修身主修大手印法大手印有显密之分显教大手印为修心法门修的是空xing大手印它要求修行者心住一境不分别善恶美丑以得禅定密教大手印为修身法门密宗大手印则以空乐双运为道分实住太平印、空乐大平印和光明大手印等大平印修身的方法有四种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人体呼吸、脉、明点(心)的修炼而达到一种最高境界</p>

格鲁派(dge-lugs-pa)中的“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來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p>

该派奉宗喀巴大师(1357一1419)为祖师宗喀巴于1402年和1406分别年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次举行祈愿**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后來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sè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清代以來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大展除拉萨三大寺外扎什伦布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甘肃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běi jing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p>

格鲁派的佛教理论继承阿底夏所传的龙树的中观应成派思想主张缘起xing空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法的产生均有原因;xing空则是自xing空的略写一切法均无自xing从缘而起这便是缘起xing空修行上采取“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止观兼重即主张止往修、观察修两种轮次修习格鲁派认为修止就是把心安住于一境如果得到轻安之感即是止的本体;修观就是通过思维而得到轻安之感此为观的本体修习应止观相互配合由止到观由观到止而达涅格鲁派认为戒律为佛教之本因此重视一切微细教法要僧人以身作则依律而行在显密两宗的关系上格鲁派则强调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和显密兼修的方法</p>

格鲁派寺院组织严密较大的寺院一般分寺院、札仓、康村三级而且各有管理组织执事人员实行任期制各司其责重要事务则会商决定学经制度健全有系统的佛教教育体系和学位制度规定显密并重先显后密注重戒、定、慧三学并习的学经程序同时格鲁派寺院还重视文法、修辞、工巧、医药、历算等学科对藏族思想文化的展起过重要的作用</p>

前弘期的兴盛与寂灭</p>

拉萨大昭寺主殿内供奉着一尊享有世界上最为罕见之尊荣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近600年來众多的佛教徒跋涉千里一步一个长头地磕到这尊佛像的脚下以表达他们对佛的极度虔诚时至今ri每天仍有数以千计的信徒在这尊像前项礼膜拜像前的石板被信徒的身躯磨擦得像镜子一样光滑释迦牟尼在世时弟子们为使他的真容传之后世特请工匠替他造了4尊8岁等身像和4尊12岁等身像因有释迦牟尼的nǎi母等人从旁指导故造像与其本人酷肖据藏文古籍《松赞干布遗教》记载印度国王达尔玛巴拉为感谢中国国王资助他击溃入侵者使佛法重放光明特并将其中一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奉送给中国国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文时唐太宗将这尊像作为嫁妆由都城长安送抵拉萨此后这尊佛像便与藏传佛教共荣辱在迎娶文成公主前松赞干布已娶邻国尼泊尔的尺尊公主为妃尺尊公主带來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尺尊公主邀文成公主一起建庙以供奉佛像文成公主经勘测觉吐蕃地形状似仰卧的魔女的心脏湖水系魔女的血液应在此填土塞其血液建神庙以镇之所建寺庙就是今ri之大昭寺现8岁等身像供奉于拉萨小昭寺</p>

松赞干布主持翻译了大量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來赤松德赞即位赞普后派人往印度迎请著名僧人锡瓦措(又译称寂护静命)和教长白玛(莲花生大师)來吐蕃弘传佛法他们到吐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佛教建立根据地即由莲花生勘查选定地点兴建了xi zàng佛教史上第一个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特地派人到印度请來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7人出家是xi zàng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他们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称为“七觉士”赤松德赞之后的3位赞普也都大力扶植佛教僧侣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王宫内设置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让僧人参与国政在藏文史籍中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合称为“三**王”的赤祖德赞执政时还建立了僧人供给制度规定每7户平民负责供养1位僧人的生活当僧人讲经时赤祖德赞坐在中间头编成两辫束以长丝带伸展在僧人座位上然后让僧人坐上去以此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赤祖德赞的兴佛措施和把王朝军政大权交给佛教僧人的做法引起贵族们的不满贵族们谋害了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为赞普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禁佛运动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闭大昭寺改为屠宰场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來因为是文成公主把释迦牟尼佛像从内地带來并使吐蕃有了佛教故文成公主被禁佛者说成是魔鬼的转世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cāo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佛教寺庙内的壁画被涂抹掉后又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许多佛像被拖出寺院钉上钉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这次禁佛运动对佛教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以致xi zàng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而从松赞干布时佛教传入吐蕃到朗达玛禁佛这一时期在xi zàng佛教史上被称为“前弘期”</p>

僧职称谓</p>

藏传佛教的僧职在教内已形成一整套既严格又分门别类的选拔制度它是维系藏传佛教寺院及僧团秩序、开展各类宗教活动的重要组织保障其称谓众多概括來说大体上可分为封号xing僧职称谓、学位xing僧职称谓、戒律xing僧职称谓和寺院组织中之僧职称谓</p>

(一)封号xing僧职称谓</p>

封号xing僧职称谓是由历代zhong yāng王朝授封的一种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诸多僧职称谓中最具声望这类僧职起始于元朝1260年忽必烈即帝位后封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洛哲坚赞为国师授予玉印领总制院事统领天下释教;1269年忽必烈又晋封八思巴为帝师从而促使了xi zàng政教合一制度的正式形成自此xi zàng政教合一制度对藏族地区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大宝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噶举派高僧活佛授予的僧职称谓1406年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应明朝永乐皇帝之邀抵达南京受到明成祖的盛款待并受封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來大宝法王西天善自在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宝法王这一封号遂成为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专用尊号沿袭至今如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就是当今在世的大宝法王</p>

大慈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13年作为宗喀巴大师大弟子之一的释迦耶希(又名绛钦曲杰)代宗喀巴进京应诏受到明廷的盛大欢迎于1415年被明成祖封为妙觉圆通慈慧普应辅国显教灌顶弘善西天佛子大国师;1429年释迦耶希再次应邀进京并在内地留住造寺传法遂于1434年又被明宣宗皇帝封为万行妙明真如上胜清净般若弘照普慧辅国显教至善大慈法王西天正觉如來自在大圆通佛简称大慈法王</p>

大乘法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13年萨迦派高僧贡噶扎西(汉籍中称昆泽思巴)应明朝廷之邀抵达南京被明成祖封为万行圆融妙法最胜真如慧智弘慈广济护国演教正觉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领天下释教简称大乘法王</p>

大智法王是明朝对藏东地区的藏传佛教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明朝永乐初年朝廷邀请岷州地区的藏族高僧班丹扎西入朝并让他在内地长期留住;明宣宗时被授予净觉慈济大国师;明英宗时晋封为西天佛子大国师;明代宗时再晋封为大智法王</p>

阐化王是明朝对藏传佛教帕主噶举派高僧授予的僧职称谓1406年明成祖封当时任帕主噶举派主寺泽当寺第五位寺主扎巴坚赞为阐化王</p>

除了以上数位僧职较高的法王外明朝zhèng fu授予的藏传佛教僧职称谓可谓不胜枚举诸如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以及西天佛子、灌顶国师、灌顶大国师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p>

清朝时期清zhèng fu继续对藏传佛教高僧特别对格鲁派大活佛授予至高无上的僧职头衔比如**、班禅、章嘉和哲布尊丹巴等由于这一时期授封的僧职称谓大都是藏传佛教界具有广泛影响并形成制度化的活佛系统故准备另文专述</p>

(二)学位xing僧职称谓</p>

学位xing僧职称谓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衔它能够显示各自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颇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这一宗教学衔在藏语中总称为格西(汉文意译为善知识)格西中又有不同级别的具体称谓诸如拉然巴、措然巴、林赛巴、多然巴、阿然巴、曼然巴、噶然巴等</p>

拉然巴格西是藏传佛教格西中级别最高的学衔也是藏传佛教显宗中最高的学位每位申请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考僧必须在拉萨大昭寺举行的祈愿**会期间通过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和sè拉寺)高僧提出的佛学疑难问題的答辩并得到认可才能获取这一宗教学衔</p>

措然巴格西是仅次于拉然巴的一种格西学位每位考僧只有通过拉萨小昭寺举行的**会并在拉萨三大寺众高僧前答辩佛教经律论取胜才能获得这一宗教学衔</p>

林赛格西该学衔排在措然巴格西之后是某位学僧在拉萨三大寺中的任何一寺内通过答辩佛教经论而考取的一种格西学位多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各大寺院大经堂门前的石阶上举行的法会上通过答辩佛教经论而获取的一种格西学位排在林赛格西之后凡是具备条件的各大寺院均可授予多然巴格西的宗教学衔</p>

除了上述四种不同级别的格西学位之外还有一些专业xing较强的格西学位比如阿然巴、曼然巴等</p>

阿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各大寺院的密宗学院中通过对密宗理论的研习以及实践修炼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一般而进入密宗学院修学的条件比较严格其学僧必须先经过在闻思学院研读藏传佛教五部大论的阶段并在此获得毕业后才有可能升入密宗学院深造;最好是取得上述格西学位中的任何一项后被选派或推荐到密宗学院研修最后取得阿然巴格西的学衔阿然巴格西的学衔也有等级差别如在拉萨上、下密宗学院中取得的阿然巴格西学位是至高无上、最为权威的密宗格西的头衔</p>

曼然巴格西是某位学僧在藏传佛教各大寺院医学院长期研习藏医药学而获得的一种格西学位或藏医学位由于医学院所学理论知识极为广泛深入而且还要经常进行在野外采药等实践故其研习时间相对较长 另外藏传佛教寺院中还有噶然巴、然绛巴等级别较低的宗教学衔在此不一一赘述</p>

(三)戒律xing称谓</p>

戒律xing称谓藏传佛教同其它佛教流派基本相一致比如藏传佛教中的戒律xing称谓大体上可分为七类:即格聂、格聂玛、格策、格策玛、格隆、格隆玛和格罗玛</p>

格聂即居士又名近事男是受皈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男xing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佛教徒其梵文音译为优婆塞或邬婆索迦居士中又可分为六种:即归依居士、一戒居士、数戒居士、多戒居士、圆戒居士和梵行居士</p>

格聂玛即女居士又名近事女是受皈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女子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女佛教徒其梵文音译为优婆夷或邬婆斯迦</p>

格策即沙弥又名勤策男、劳策、求寂等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又说为三十六戒)的僧侣其梵文音译为室罗摩尼罗</p>

格策玛即沙弥尼又名勤策女、求寂女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的出家女xing或尼僧</p>

格隆即比丘又名净乞食、乞士是受持《毗奈耶经》中所述二百五十三条戒律的僧侣其梵文音译为比丘或苾刍比丘僧在广大藏传佛教信徒中享有崇高的地位</p>

格隆玛即比丘尼又名女乞善、乞净食女是具足受持三百六十四条戒律的出家女xing或尼僧她们在藏传佛教界也具有较高的威信</p>

格罗玛即正学女或正学尼僧是专为出家尼僧受持的介于沙弥尼戒与比丘尼戒之间的一种戒律一般受持此戒二年后就有资格受持比丘尼戒其梵文音译为式叉摩那</p>

(四)寺院中的僧职称谓</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