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世人皆知,文人是文人,文官是文官,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p>
但是,当文人成为官员后,两者即混为一体,而文官治政之结果可参见宋朝。</p>
朱元璋可不愿大明成为第二个宋朝,朱棣亦不愿,朱高煦更不愿。</p>
所以,大明需要科举革新!</p>
朱高煦之前就与朱元璋提过革新科举来实现这个目的,只是当时朱元璋觉得时机不成熟。</p>
在朱高煦看来,文官是从政的朝廷命官,没有做官以前是文人,专研学术、收徒授课都可以。</p>
可一旦做了官,那就要有个官员的样子,做好职务分内之事,守纪律、讲规矩,禁止拿文人的那一套来搞政治。</p>
这种创举,也只有身为穿越者的朱高煦可以想到。</p>
此时,在朱棣发话之后,众人开始商议科举革新之事。</p>
不多时,保守派商量出一个大概,随即便由其代表人之一的练子宁率先发言。</p>
“禀殿下,臣以为可加强朝廷官学在乡里之间的地位,如社学、蒙学、宗学由专人管理,拓宽可入学者之范围,让更多少年人可就近读书。”</p>
见朱棣听的认真,练子宁接着道:“如此一来,数年之后,天下间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读书人,将会越来越多。朝廷可用之人才,亦随之增加。”</p>
“臣以为不然!”</p>
练子宁的话音刚落,便有一人高声表达反对意见。</p>
此人正是激进派的代表者之一解缙。</p>
“解学士有何见解?”朱棣主动询问道。</p>
解缙深得朱棣赏识,此刻躬身做礼,然后恭声说了一番话。</p>
“禀殿下,臣认为可废除古旧制度,而立一新政。即在天下各县城之中建立由朝廷直管的县级书院,每岁招募定量的已开蒙少年入院读书。”</p>
“针对此类少年进行为期两至三年的培养,之后再进行考核,择其优者入国子监继续进学,最终参加科举考试。”</p>
闻言,朱棣点了点头。</p>
按照解缙的这个理论,只需两至三年以后,朝廷每年都将获得大量通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p>
“臣还有一个提议……”</p>
解缙见朱棣点头,很有鼓舞,继续说道。</p>
朱棣静静倾听,时不时会问一些问题,偶尔会参与众人的讨论。</p>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议论后,朱高煦发现有个本该会是保守派的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坚定的激进派,此人便是命运被彻底改变的黄子澄。</p>
由于黄湜乃东宫侍讲出身,按照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逻辑,懿文太子朱标与朱允炆父子已病逝,他这辈子很可能会一直被闲置下去,最终湮灭于众人。</p>
但谁也没想到,朱高煦竟会替他说话。</p>
“士为知己者死”乃是华夏自古以来的淳朴价值观。</p>
黄湜是传统的读书人,从小被儒家思想熏陶与洗礼,自然要努力促成科举革新,以求报答朱高煦,以及朱高煦背后的朱棣。</p>
看似改换了门庭,但他是奉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