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傲唐> 第一百三十章 很不可思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章 很不可思议(2 / 2)

话虽然这样说,但杨晞还是很庆幸,他率军发动的攻击没被叛军事先侦知,要是早一步被叛军发觉,做出应对,那怎么也不可能取得这般战果的,很可能会是一场硬战,损失惨重的持久战,鹿死谁手也不知道。这从尹子奇部顽强的抵抗中就可以看出来,叛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要是孙孝哲和田乾真有足够的准备,凭着他们麾下十几万善战军士的强大战斗力,杨晞相信自己没可能打的这般顺利。</p>

他这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和上次攻打陕郡一样,那就是一个“快”字,以快速的行动能力,在叛军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之时,就发动突袭,这和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希特勒那个小胡子在战争开始时候的策略相似,闪电战打的欧洲诸国毫无还手之力。兵贵神速么!</p>

听杨晞这样说,李玢也是挺赞成:“杨元帅说的不错,我军能取胜就因为行进速度很快,让叛军没机会做出反应,只能坐以待毙。不过本王还是非常敬佩杨元帅的当机立断,在赶回陕郡后马上就决定发动攻击,准备全歼孙孝哲部。本王可是一直担心,怕我军失利,却是没想到,杨元帅指挥大军打了如此辉煌的一场战役。相信经此战后,叛军肯定被吓破了胆,不敢与我大军交锋,叛乱指日可平也。”</p>

看到李玢一副开心的神态,杨晞也不忍心泼冷水,接了一句客套的话:“殿下,此次你是整支大军的主帅,是在你指挥下,我军才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相信过几日,陛下就会有嘉奖的诏令送来。末将恭喜延王殿下,首次领军就获取了军功。”</p>

听杨晞并没与他争功,李玢更是欢喜,他也没傻到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争军功的程度,当下呵呵笑着说道:“杨元帅太谦就了,此战本王可是没出过任何力,决定是杨元帅下的,攻击计划也是杨元帅与众将商定的,一切功劳全是杨元帅的,本王可不敢与杨元帅争功,本王也无脸得朝廷奖赏啊!”</p>

听李玢如此说,杨晞对他这个生身父亲的好感增加了一点,也继续再说客套话:“延王殿下此话可说的不恰当,殿下是整支大军的统帅,要是没有殿下下决心发动这次攻击,那大战也不会暴发,更不可能取得如今这样的战果。末将可不敢与殿下争功,相信朝廷定会重赏殿下的。”</p>

杨晞不想在这样的事上与李玢多扯,在说了几句客套话,没等李玢再说什么时,又马上道:“延王殿下,这次我军取胜的关键是快速攻击,不过下次攻打洛阳时,这样的策略是不能奏效的。安禄山肯定猜到我大军接下来会攻打洛阳,他一定会收缩所有兵力防守,要是我军在没集结优势兵力时候,就着急地对洛阳发动攻击,那攻击一定不会奏效的。攻打洛阳,必定会是一场硬仗,我们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能取胜的。”</p>

听杨晞如此说,李玢越加的兴奋,马上问道:“那杨元帅的打算就是将士们休整后,马上就开赴洛阳,准备将洛阳城攻取?本王觉得应该尽快攻打洛阳,让叛军没有时间从容布置。”</p>

在此次开始前李玢可是很担心,他怕战事失利,名声受损,被父皇责罚,落了个“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下场,但在取得了这次辉煌的胜利后又盲目自信起来,觉得叛军不过尔尔,只要大军继续前进,可以轻松将洛阳攻取,最终平定叛乱的,因此言语间透露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期待下一场的战役开始。</p>

“延王殿下,末将觉得现在不应该急着攻打洛阳,”杨晞却摇头否定了李玢的提议,“末将觉得,现在攻打洛阳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虽然我军连续取得了几次重大的胜利,但叛军势力依然不容小觑,洛阳又是安禄山称帝的地方,防守兵力一定会非常充足。要是我们现在就挥师攻打洛阳,叛军一定会倾全力救援,那算是疲惫之师的我军的损失可能会非常惨重,而且不一定能攻下洛阳。因此末将觉得,现在并不急着攻打洛阳,而应该等其他方向的勤王之师赶过来,在兵力上与叛军相比不处于劣势时候,再举大军攻打,那样应该会更好一些!”</p>

这是杨晞现在的真实想法,他并没打算马上就率军攻打洛阳,他的计划是,率大军开到洛阳城下,牵制住洛阳城内的叛军,不让其逃跑,待各地勤王之师赶到,郭子仪、李光弼部在攻打范阳得手后,有能力抽出兵力围攻洛阳时候,再集中力量攻击,争取将叛乱结束在洛阳。</p>

杨晞相信,在接到郭子仪与李光弼部攻打范阳后,安禄山一定会倾全力救援,史思明与蔡希德的十八万人马也马上会回救范阳。但要是他现在马上攻击洛阳,那现在还据守的洛阳的安禄山,很可能放弃救范阳的计划,令史思明和蔡希德回师洛阳,与他部决一死战。这样的话,形势就很微妙了。</p>

要是史思明和蔡希德、高秀岩的十八万人迅速回师洛阳,那洛阳的守军就在近二十五万,与他所领的唐军相比,可是占绝对优势。</p>

洛阳城修建的是无比的坚固,是陕郡城完全不能相比的,城池也非常大,光城门就有十几座,他这十几万人根本不要想在敌方优势兵力下围城,即使勉强围城,也很可能被叛军各个击破,落个惨败的下场。杨晞可不希望乐极生悲这样的境遇落到自己头上,他现在更需要“稳”。</p>

不急于攻打洛阳,而是慢慢与叛军对峙,或许还可以进一步消磨掉叛军的士气,分化叛军内部的力量也不一定。叛军都是由原来的大唐军队构成,在兵威重压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选择投降也有可能。要是最终逼的安禄山投降,让洛阳城避免战火的涂炭,那是最好的事,毕竟这样的战争中,死亡的都是大唐的军民。</p>

听杨晞这样说,李玢想了一下后,也表示了认同:“杨元帅,本王认可了你的想法,我们还稳一点为好,省得忙中出错,给叛军有机可趁。”</p>

“末将非常感谢殿下的理解和支持!”杨晞对李玢笑笑,又感慨了句:“希望北方的战事已经打响,郭子仪、李光弼部能将范阳攻下!”(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