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却自言自语道:“果不其然,贼军陡然进犯,确是冲着他们的大王而来。由此可知,这位高方正,尽管年轻,可在贼军中的地位却是十分牢固。
根据昨日济州密探带回来的消息,不日,阳谷县这股贼军与他们的主力部队便将会合一处,后面的攻势只怕更为凌厉的了。”
童贯回道:“禀圣上,目前己从应天府、河中府抽调了三万兵力布置在京城四周。另外,从延安府抽调地二万禁军,近日便可赶到。
河北东路及西路,其兵力有一半以上,已于去年年底,被抽调去燕云镇反。目前,剩余的总兵力不足十万,显然,把他们放在贼军地背后,策应京师,更为妥当。
而西北边庭的禁军,是不能擅动的了,辽国战事未了,臣恐真的如高方正所言,会有意外变故。再说,远水亦难救近火。
南部各处,除了通知附近五六个州县做好准备外,其它地方未敢惊动,以免影响朝局之稳定……”
赵佶长叹一口气,道:“童爱卿,调动兵员护卫京师,其力度适可而止,勉强应付一番便可。
童爱卿不明言,但朕何尝不心知肚明。
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在这个高方正的身上。
只是,此人年轻气盛,不知遵守信用否?”
童贯略微思考,随后回道:“禀圣上,日前此人以书信阻止贼军南进。去年,又私放高太尉。一直以来,此人率贼军蛇行而上,即使在其实力强盛之时,依然没有西进。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此贼确实一片痴心,欲与朝廷结盟。
目前,我朝在西北用兵亏损太大,此时,何不将计就计。待日后,朝廷喘过这口气来,再行光复京东之大计。”
赵佶有气无力道:“去传此人,朕要亲自探探他的底。”
不久,高原被童贯又一次带入皇城中。
垂拱殿内,赵佶竟然在堂下随便坐着,蔡京、高俅亦一旁侍坐。
这一次,殿中气氛较为平和。高原入殿,未听不到太监的呵斥之前,便听到赵佶地说话声:“高方正,随便坐吧。”
一个太监趁步上前,引着高原,让他在赵佶君臣地对面坐下。
赵佶道:“高方正,此次冒险入京,真的如你所说,是为了要与朝廷签订联手抗金之协议?亦或是,于慌乱之际,想出来地欺骗之借口?
今日,朕希望你能讲实话,否则!”
高原道:“如此大事,本王构思日久,岂是片刻编造?”
“构思日久?什么协议?尔不妨道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