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学霸从数学建模开始> 第四十四章 明目张胆的挖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明目张胆的挖人(1 / 2)

 热门推荐:

酶促反应又称酶催化或酵素催化作用,指的是由酶作为催化剂进行催化的化学反应。

酶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高效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的酶是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使用酶催化的反应,要比相应的非催化反应快103-107倍。

将无机碳源从化合物拆分为碳一化合物可以通过物理作用来实现,将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六化合物就需要使用到聚合酶。

初高中所学的生物课本中都学到过,在人体中,含有专门生物催化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聚合酶。

聚合酶是一类酶的统称,专门用于合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叫dna聚合酶,专门用于合成核糖核酸rna的叫rna聚合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用在多糖类物质上的聚合酶研究比较少,相对来说,只能算是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附属产物,并不算多珍贵。

但是方舟现在缺的就是这根鸡肋。

来这次会议的第一目标就是想要寻求多糖聚合酶的设计思路,第二目标找到一个在这方面学术能力足够强的教授,聘请回去做华胃公司的技术顾问。

偌大的一个公司,自然不可能就只有他一个技术人员。

于是,在参会的教授学者们上台做报告之际,方舟坐在台下仔细的聆听者他们的发言内容,并随时在纸上简单做着记录。

一方面记录报告的内容,一方面记录报告人的学校、身份和谈吐。

这次学术交流研讨会,虽然前面挂着国际的名头,但实际上来的都是国内的学者。

今天已经是会议的第二天,并没有开始时的那些领导、代表发言,一上来就直奔酶促反应的主题进行汇报。

津门大学的一位中年教授开始上台,阐述基于g-四链体发夹引物的dna聚合酶检测新方法。

紧随其后的是一些国内知名的生物学研究所和高校。

方舟能从其中隐隐的看出来,整个会议是以华科院的生物研究所为核心进行的一场会议报告。

学术会议的议程编制,并非简单的先来后到。

在报告的顺序和课题的选择上面,主办方都有着严格的考虑。

为避免视觉乏味和学术对比,相近甚至相似的科研课题不能放在一起。

为避免某机构专场的现象,同一个学校或机构的报告不能放在一起,且同一天内汇报的数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最后,就是一天当中,汇报的时间先后顺序。

在学术会议之中,不免也存在着黄金时刻。

二三十个课题项目的论文统一要在三天的时间里汇报完成,对于台下的观众和评委席的专家们来说,都算是一种煎熬。

有的论文水分大,在台上做汇报的时候,大概只有讲的人是认真的。

有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被引次数多,精华部分讲述需要的时间也多,这种论文就需要更多的汇报时间。

因此,主办方一般会在举办前,对所投稿的会议论文由专家进行一个简单的排序。

随后按照特定的算法,将有水分的论文排到会议的垃圾时间,将影响因子高,被引次数多的论文排到黄金时刻。

也就是上下午的一开场和中场休息之后的第一场。

这四场的含金量明显要比其他时间的论文质量高出了不少,且以华科院生物研究所为主。

于是趁着中午休息之际,方舟来到主办方所承包的酒店自助餐房间,拿着餐盘试图混入到华科院的行列中去。

贸然的上前只会让果断导致败北,方舟率先拿餐盘盛了些食物,来到华科院教授所带的研究生一桌,对着几人说道:“方便一起拼个桌吗?”

不等几人的回答,方舟便拉开凳子坐了下来。

几人看着周围空旷的餐桌,也有些无语。

不过看在都是同龄人的份上,对方舟拼桌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满。

“我们学校只来了我一个,老师的课题被取消临时回去了,我刚看到你们是华科院的研究生,今天答辩的那几位大佬都是你们的导师吧?真厉害。”方舟化身社交牛笔患者,主动攀谈说道。

“那当然,我们华科院在基因工程和生物化学研究方面,绝对是国内顶尖,不光答辩的老师好多是出自华科院生物所,就连评审的评委也有好几个出自华科院生物所。”坐在方舟对面的同学得意的说道。

“我是研一的,上午华科院老师答辩的内容听的不太明白,想问几个问题,能帮我解答一下吗?”方舟问道。

“没问题,导师的研究,我们这些一路跟着做实验的学生能不清楚吗?”看到方舟比他们都年轻的脸和茂密的头发,一看就是涉世未深的科研人,对面的学生直接夸下了海口说道。

“上午关于林教授提出的葡萄糖苷酶促反应动力学试验过程那块儿我不大能听懂,3'-oh与5'-po4如何结合生成磷酸二酯键,能方便请教一下各位吗?”方舟接着问道。

三人吃饭的动作同时一僵,尤其是坐在方舟正对面的同学,原本得意的脸色一下子消失,低下头默默的干饭。

“林教授就是他的老板,说啊,怎么不继续炫耀了?”斜对面的同学直接拆台。

“同学,这个问题我们几个可能解答不了你,不过林教授就在那边的桌子上,你可以亲自去问他。”身旁的研究生主动说道。

一下便拥有了正当理由,方舟这下便可以找林教授一步步深入沟通,于是和几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便离开了座位。

待方舟走后,两人边吃饭边吐槽:“现在的新生都这么卷吗?大牛那么复杂的东西,他是怎么听明白的?”

原本坐在对桌的研究生猛地抬起头,再次得意的说道,

“作为一个水货,听大牛们作报告时,我感觉他们研究的我完全不会。但是和大牛一起吃饭时,我发现,他们吃的东西。我也会吃。”

说罢,将盘子里的不老肉放进了嘴里,自信心瞬间回来了。

“换一个视角,怎么同样吃一样东西,别人说的东西你怎么就听不懂呢?”一旁的同学再次补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