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微官> 第四十九章 海外殖民第一步(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海外殖民第一步(一)(1 / 2)

 “山东的民乱,恐怕与东海有些关系吧?”

叶向高的问话,让沈重心里一震,脸上却是波澜不惊,微微摇头笑道:“内阁的茶果然难喝,原来阁老急急传唤小子过来,竟不是来品茶而是欲问罪的。阁老,小子可刚刚逃脱了忤逆的大罪,这造反的帽子小子可承受不了。”

叶向高晒然一笑,盯着沈重说道:“东海认与不认,老夫心里都如明镜一般,沈东海果然是好手段,不愧为我朝第一兵法大家。”

沈重冷笑道:“阁老有话不妨明说。”

叶向高点头笑道:“白莲教突起郓城,十日之内,便卷起数十万流民,搅乱了半个齐鲁大地,不仅攻克邹县惊动了朝野,还奔袭夏镇阻断了运河。东海,老夫数十年宦海,也曾两度执掌中枢,按说也见惯了民乱和匪患,可是如此奇怪的造反,却是第一次碰到,自然心里便存了疑问。”

沈重笑道:“阁老有疑,自当寻山东巡抚赵颜,何必要问小子?”

叶向高笑道:“可惜此事只能问你。”

沈重笑道:“阁老高深莫测,请恕小子听不懂。”

见沈重耍无赖,叶向高失笑道:“这第一处疑点,就是那白莲匪首徐鸿儒,如何有这么大的本事?自古民乱,哪一次不是酝酿许久,然后沸腾而起,毫无目的地攻城略地,再被官府围剿地四处流窜。何时有过如此高深的见识和明确的兵略?更不用说数十万流民的组织和指挥,其手段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沈重笑道:“还不许人家徐鸿儒天纵奇才么?”

叶向高点头笑道:“这当然亦有可能,可是老夫奇怪的第二点。便是声势如此浩大,偏偏伤损极小。叛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不仅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而且放任地方官员、大户自行逃亡,就是战败投降的官兵,也一一放其逃生,如此奇怪之极的造反。不知东海可有教我?”

沈重坏笑道:“许是人家信奉佛祖,不愿乱开杀戒吧!”

叶向高失笑道:“好。这亦有可能!那老夫再问问东海,如此声势的造反,即便山东地方一时不察,齐党可是于此树大根深。为何始终不曾急报匪情,至今尚未急急催促朝廷用兵?东海,东林有失,鲁地民乱,齐党居然上下闭嘴,这可不是齐党的做派!”

沈重笑道:“阁老应当去问问齐党大臣才是。”

叶向高摇头笑道:“东海倒是滑不留手,死不认账啊。有了以上三个疑问,老夫自然要问,如此蹊跷古怪。这山东民乱,到底对谁有好处,谁又有这么大的本事?老夫原本还没牵连到东海身上。可是当时内阁惊慌失措,居然只有定边军一条出路的时候,老夫便想到了沈东海和定边军。于是老夫随便臆测了一番,居然能将这些疑问和他事串联起来,虽然没有证据,倒也能自圆其说。”

沈重冷笑道:“原来东林栽赃陷害的本事。都是传自阁老啊。”

看着沈重的冷脸,叶向高不以为杵。依然笑道:“徐鸿儒高明,自然是身后有名将指点,叛军攻势犀利,自然是其中有强军参与,乱民造反而不做乱,目的自然不是为了祸乱山东,齐党装聋作哑,自然是有人许以好处,那这人若是沈东海,他到底目的何在?”

看着沈重冷笑不接话茬,叶向高哈哈一笑,便继续说道:“这其一吗,自然是为了脱困。地方糜烂,运河阻断,若无强军,北方必乱,可山东没有强军,朝廷没有劲旅,唯一可以依靠的恰恰就是定边军。所以定边一出,民乱立止,欲用定边,先求东海。”

沈重冷笑道:“仅仅为了脱困,小子就联合齐党,不顾身家性命发动造反,阁老真是大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