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正在眺望,只觉从空中落下一小块石块,把头打了一下,不由吃惊道:“石头从何而来?”
林之洋见妹夫遭了这么个道,有点兴灾乐祸,却又不敢笑出来,只闷闷地抖肩,半晌方道:“妹夫看到那边那群鸟没,都在山坡啄取石块,刚才落石打你的就是那鸟儿哩。”
唐敖走近那地,只见那鸟长得很像乌鸦,浑身漆黑如墨,嘴巴却洁白如玉,两只脚却红如火般,头上班班点点,有许多花纹,都在那啄取石头。
黛玉细瞧了一番,心下忖度,照这模样,倒如那传说中的精卫鸟一般无二,那书中记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言交。
林之洋瞧着乐呵,便问多九公道:“九公可知这鸟啄取石块有什么用处、”
多九公道:“当日炎帝有个少女,偶游东海,落水而亡,其魂不散,变成此鸟,因怀生前落水之恨,每日便衔石吐入海中,意欲把海填平,以消此恨,哪知此鸟年深日久,竟有匹偶,日渐滋生,如今竟成一类了。”
唐敖听了,不觉叹息不止。
黛玉与婉如还有林之洋倒是听得津津有味,民间传说真是神乎其神,妙不可言啊。细细思之,却又令人叹服,精卫秉性虽痴,但填海之事却难于登天,可此鸟却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志可喜,而世人却常常放着易为之事,畏难偷安,一昧蹉跎,及至头生华发,一无所能,追悔莫及。若是世人都有精卫这般志气,何患不能有所成就。
几人又往前走一段路,前有一片树林,林中树木又高又大,只是不知其名。
一时走到林中,迎面见着一株大树,长有五丈,大有五围,上面却并无枝节,惟有无数稻须,如禾穗一般,每穗一个,约长丈余、众人见之大奇,纳罕不已。
唐敖道:“古有木禾之说,今看此树形状,莫非木禾么?”
多九公点头道:“可惜此时稻还未成熟,若带几粒大米回去,也可让众人瞧个稀罕,只可惜竟一粒也没有,莫非以前的都被野兽吃了?”
倒是林之洋安慰道:“就算野兽嘴馋好吃,也不可能吃得颗粒无存,待俺们在草从里搜寻一番,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好让咱们也能见识见识。”
说罢,拉着自家闺女与黛玉各去寻觅。黛玉从未有过这般行事,心中早已按捺不住,放开脚程往一边寻去了。
不多时,林之洋在不远处拿着一粒大米大叫道:“俺找着了。”
黛玉听了正欲起身去瞧,却见着旁边草丛里躺着一枚大米,不禁兴奋起来,忙扒开草丛,竟毫不在意被草割了皮肤的疼痛,极开心地捡起那粒大米。
只见那大米约有三寸宽,五寸长,不由吃惊,忙拿着大米向几人走去。
婉如空着两手,看见黛玉手中的大米,立马咋咋呼呼起来。“这么大的米煮熟了,岂不更大啊,吃一粒怕就饱了噢。”
唐敖一旁笑道:“煮熟了怕有一尺长呢,你这小身板怕是吃不完呢。”
婉如摸摸大米,嘟嚷着道:“啊,有那么长啊,那我肯定是吃不完的。”
多九公听了,却不以为然:“这米有何大惊小怪的,老夫以前在海外,曾吃过一个大米,那才叫厉害,足足饱了一年。”
“不会吧,有这样厉害的大米?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好东西啊!”婉如啧啧称奇,不由感叹。
林之洋却道“照九公这么说,那米怕是有两丈那么长了,只是那么大的米,却要如何煮它,这话俺可不信哩。”
黛玉也有疑惑,真有那么大的米吗?不由看向多九公。
多九公看他几人俱是一副不相信的眼神,暗自摇头,只得说道:“那米有五寸宽,一尺长,煮出饭来虽没有两丈,可吃过后却满口清香,精神陡长,一年都不再想吃饭了,我这么说也知道你们不信,就是当时老夫自己也是不信的,直至后来听闻当年宣帝时背陰国献出此物,内有清肠稻,每吃一粒,终年不饥,才知当日所吃的大约就是清肠稻了。”
“世间真是无奇不有啊,以往只知死读诗书,至今日见识,方知书中所述之奇妙,而书中所述亦不如行万里路,九公实令人佩服了。”黛玉听多九公一番话,心有所感,对九公不由满是敬佩。
多九公并不恃年长而自得,神情很是不羁,嘿嘿笑道:“不敢当,我也只是年长了几十年罢了。”
几人也不再客气,又拿着大米细细赞叹了一番。
正说话间,忽然见远处有一个小小的人儿,骑着一匹小马,大概只有七八寸的样子,在那里走走跳跳。多九公一眼瞥见,早已像个离弦的箭一样,朝着小人儿飞奔而去。
几人被他唬了一跳,回过神来,林之洋却未曾理会,又转过身去到处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