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残寇> 第四十二章 王曰周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王曰周武(1 / 2)

 下新书榜了,请兄弟们收藏、投票支持一下吧,你们的鼓励,就是二流前进的动力。</p>

多谢了!</p>

******</p>

“称王?”</p>

那就是要正式公开反清的旗号了,毕竟一旦称湘王,那就是对湖广之地赤露露(通假字哦)的觊觎,似乎不符合他前期要适度低调的初衷。</p>

“如今我刚从泰西归来,许多事情尚未处理停当。先是,我祖孙三代离别故土已历数十载,先父与我还未能认祖归宗,无法得到宗亲认可与支持,不妥。再是,先祖的王袍印绶、金宝玉蝶存放在隐秘所在,尚未起出。没有凭信,冒然上位,于礼法不合。”</p>

“太祖洪武大帝逐鹿天下时,李善长公提出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今大业方兴未艾,正合暗蓄力量,以待时机,不宜太过招摇。”</p>

“此话有理!王爷,莫如先称王,后登基。等以后得到了楚地大熊山十六族支持,有了王袍印信,再正式登基建极,号令四方,如何?”</p>

黎叔也改变了称呼,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成。</p>

“大善!”</p>

“有道理!”</p>

“王上,就这么办吧。”</p>

看着大家热切的目光,周晓峰也不能冷了部下们这一份野望,功名利禄,世上又有几人能看透,做到无动于衷呢?他只能再次选择了从善如流。</p>

“如此,那就先称王吧。湘王遗脉以‘开行道肇纪立大圣仁文义武俊德成功’十六字排行,以不忘太祖洪武大帝之意。先祖父族中行(hang)文,先考父行义,寡人行武,今后便称:武王。”</p>

“这就是不招摇?”</p>

武王,周武王?如若追赠先人名号,岂不是前有周文王,后有周武王?这不是摆明了车马要与远古三代王朝开创者夏启、商汤、周武并驾齐驱了嘛?</p>

这是多大的野望,这是何等的雄心?!</p>

周家子提出的这一称号,怎么想都大有名堂,这到底是天意,是巧合,还是周氏先人早已布下的阴谋呢?</p>

几个读过古书的‘文化人’如黎明黄世仁之流对周晓峰的低调表示相当的无语,可是,谁又会反对这么拉风、这么威武的称号呢:周武王,那是八百年王朝天下的肇造者,如果此武王能够比拟彼武王,作为从龙之臣,家族后人岂不是也能跟着享受数百年尊荣,遗泽百世嘛,善哉,此大善也!</p>

“拜见周武王!千岁,千岁,千千岁!”</p>

“臣等愿附之骥后,誓死追随武王,以有道伐无道,扫除鞑虏,澄清宇内,还赤县神州一片朗朗乾坤。”</p>

“...”</p>

群臣山呼,让周晓峰有片刻间恍惚失神,这是朱家子孙再度出山,封建帝制要在南洋复辟了嘛?</p>

“众卿平身。”</p>

六百年望族遗留下来的那一份大气,三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几年间闯荡江湖险恶的磨砺,以及这一次天雷轰顶的生死大劫考验,已经让周晓峰历练出来了。</p>

面对各种场面他都已经能做到镇定自若,无论是之前身陷绝谷,闯荡禁地,还是那一路上的血腥杀戮。哪怕是面对数百具古人遗骸,以及一座绚丽的黄金之湖,他都没有进退失据,六神无主。</p>

自从登上了有熊氏王位,他那骨子里的悠容,就让他迅速适应了所处的这个时代。再次面对这样的场面,他也显得淡定起来:</p>

“孤本来就是洪武后裔,湘王传人,上位不是应当应分嘛?”</p>

待周晓峰再度就座,大家已经不敢再与他同席,一个个挺胸叠肚,傲然分列两侧,一副君臣有别的样子。</p>

“大家坐嘛,寡人我不欲见各位与我生分了,这是患难与共的情分,这样子就显得太过拘束了,来,继续一起饮酒!”</p>

“王上,君臣分际大如天,臣等不敢逾越。”</p>

黎老三拱手回应,而大家也是一副‘理当如此’的表情予以附和。对此周晓峰无论如何不能同意,他最快活的日子,就是和哥们一起上衡山路泡吧,浦东浦西到处跑找地喝酒唱歌,然后就是与一帮兄弟大腕酒大碗肉,快意江湖的激情岁月。</p>

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时代,他如何能忍受孤家寡人的生活?</p>

“三叔错也!我和大家虽名曰君臣,实为兄弟,以后要并肩开创事业,打拼天下,当结为骨肉之亲,许以生死之诺。若他日富贵,须与诸位共享太平。来来来,大家快快入席,莫让我久等为难。”</p>

“喏!谢王爷雅量!”</p>

“武王宽厚,大有宋太祖之风,我王何不效仿义社十兄弟故事,盟誓结义,以襄大事?”</p>

黄世仁揣摩着周晓峰的心意,提出一个令大家怦然心动的建议。</p>

所谓“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等十人。这十兄弟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是以他为首的“太祖义社兄弟”。</p>

宋朝开国之后,虽然有‘杯酒释兵权’,但从龙功臣却大多得以享受荣华富贵,荫庇后人。而义社十兄弟更是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令人景仰。那是何等风光啊。</p>

一旦周晓峰效仿宋太祖,则在座数十人皆书名金兰谱,成为手足兄弟,对古人来说,这是郑重之极的大事,轻率不得。一日为兄弟,即一生是兄弟,从此生死相托,患难与共。</p>

秀才老爷这一提议,再一解释,顿时令众人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要知道今日要是与周晓峰义结金兰,便是定下了一份生死契约,一份锦绣前程。</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