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我谋洪荒> 第十章 借儒扬法,舌战群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借儒扬法,舌战群贤(2 / 2)

一滴口水乃是雨露,一片口水那可就淹得死人了……

唇枪舌箭,漫天飞舞!

场上,唯有荀子的儒门一脉不知所措,一声不吭,原本寄希望于韩非,希望他能够代表儒门出战,没想到韩非竟然叛变,自立法家,不但坏了儒门大计,更是分走了儒门气运,这如何能够不让儒门大贤荀子气得踹不过气来呢?

荀子哆哆嗦嗦,一直讲不出话来,看着台上那个意气风的得意弟子,觉得心中亏欠儒门,当场晕了过去。

荀子晕了过去,虽然许多人注意到了此事,暗地里嘲笑这儒门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丢了脸面,而且还丢了气运,不过他们可没功夫理会儒门,径直把焦点转向韩非,一时吐沫齐飞,怕是要将韩非子给说的把头埋进地底里面去了。

韩非眼看这阵势,自己虽然觉得有些太狂妄,但却怡然不惧,若没有点儿水平怎敢来这儿叫嚣,大喝一声道:"今日我韩非建立法家,不服我者尽可上前与我一争长短,定论雌雄!如此漫骂凭的辱了大家学说名头!"

众位大贤心中暗暗警醒,看韩非此举乃是有备而来,当下大家都收拾好心情,就要看韩非如何舌战百家。

当先一位白老者道:"黄口稚子,也敢谈天下靖平?"

韩非道:"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此等问题,韩非不屑回答也!"

那位老者闻得韩非此言,只面色通红,手指韩非,道:"你……你……你……"气得说不出话来。

又有一位中年人道:"你年岁甚小,一介白衣,阅历经验全无,以何平定天下?"

韩非道:"项橐七岁为师,甘罗十二拜相。平定天下但凭胸中才学,何须年高?"

中年人接着问:"法者为家,何指?"

韩非回答得飞快:"法家者,‘法‘、‘术‘、‘势‘结合。‘法‘者,健全的法律与规章制度;‘术‘者,君王驾御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势‘者,君主之权势。三者结合,无往不利也!"韩非此套法家学说乃是集合阐教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儒门学说所立,比起之前西周的礼乐之道有了很大的进步。

众大贤露出思索神色,而那正在观看几人辩论的齐襄王却是连连点头。

如今处于东周战国乱世,各诸侯国无论是攻打他过亦或是被他国攻打,第一要务便是扩军备战。扩军备战讲的是雷厉风行,效率至上,因此,加强中央君主集权,而迅做出决断,一扫以往政令不通,拖拖拉拉的作风,必然是事半功倍也!

齐襄王也是当世之雄,一直以来为着此事头疼,此刻听得韩非之语,自然是有茅塞顿开之感!

而各家学派中的那些有见识有作为的大贤自然也能想到此点,当下便收起对韩非轻视之心,正视起韩非来!

诸子百家中,名家擅长辩论,有名家弟子黄缭,上前道:“法,法人还是法物?法今亦或法古?”

黄缭乃是当世大贤,韩非也不敢太过傲慢,一拱手道:"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天下万物,无不可法者。"

韩非道:"法之作用,一则‘定分止争‘,如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意思为: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韩非接着道:"法之作用,二则罚,赏罚分明。"

韩非又道:"至于如何立法,乃是‘不法古,不循今‘也!世事向前展,法也随时而易,‘时移而治不易者乱‘,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韩非此言一出,众人不禁轰然起来,窃窃私语,道个不停,连那台上醒了过来的荀子也是坐不安稳起来。

荀子听得韩非讲述其法家学说,心惊不已,只因法家学说从根本上来说要推翻儒家观点,比那和儒家针锋相对地墨家还要为甚。

现在诸国影响较大的三家观念为儒、墨、道三家。三家虽思想主张各有不同,但是具有一种共同点: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在过去,而不在将来。自古代的"黄金时代"以来,历史在逐渐退化,因此,人地拯救不在于创新。而在于回到古代。这就是三家地"历史退化观"。

是以儒家尊"周公",墨家尊"大禹"。道家更复古,将那伏羲、神农、轩辕"三皇"抬了出来。韩非法家的"不法古,不循今"直接动摇众家学说根本立意所在。如何让众人安稳?

众人直将眼睛向那台上荀子望去!有讥讽者,也有疑惑不解者!大家都知韩非乃是荀子带大,称荀子为老师。当下社会,最重师门派系,荀子为儒家大贤,如今教出过这样地徒弟,且看荀子如何解释!

儒家两位大贤孟子与荀子乃是继孔子之后的接班人,其中荀子精通百家,把持稷下学宫学正之位长达八十于年。因此,稷下学宫中也以儒家弟子为最多。当下便有儒家弟子站将出来。对韩非骂道:“韩非!尔乃荀学正徒弟。出身于我儒家,怎可如此忘本也?”

一顶不尊师重道的大帽子就要扣将下来!

韩非拱手朝着荀子一拜。昂然而道:“今日乃我法家问世,学术之争也,与忘本何关?怎可强加于我?世人皆是“好利恶害”。正所谓“人生有好恶,故民可治也。”学术也是如此!世随时变,怎可因循而守旧也!?那与守株待兔何异?”

韩非此言倒是借用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地观点,但却是丝毫不给儒家面子,直批儒家因循守旧、守株待兔。

众人又是一片哗然,要知当时老师的权威尤在父亲之上,韩非毕竟称荀子为老师,而荀子之师,乃是儒家创始人孔子。韩非此言,与叛徒何异?

荀子长叹一声,对天无语,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浓浓的歉疚之中。他不但教出了一个欺师灭祖之徒,而且还败坏了儒门一脉,有何面目再见世人?

良久,荀子透过起来,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对着众人道:“韩非虽是我儒门子弟,如今却又创下法家一脉,再也不是儒门中人。今日乃学说之争,众位大贤请勿在此事上多过纠缠!至于儒法之间的因果恩怨,他日必有解决的一天。”

缓了一缓,荀子最后咬牙的从最终一字一词的吐出话来:“我荀子愧对师门,自此隐居造学,以赎其罪!”

荀子说完,踩着萧索的步伐,带着满身的伤害与悲意踏出了稷下学宫,从此,儒家孔子传下的荀子一脉渐渐退出舞台,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引领天下儒者,而孟子也被称之为“亚圣”。

荀子的离去,令在场诸人唏嘘不已,大家即为了失去一个大敌感到庆幸,又为了一个可敬敌人的离去感到遗憾,不过不一会儿大家便收拾了满腹心思,将矛头开始转向了韩非。

于是,众大贤不再与韩非纠缠儒法之间的关系,双方就对着各自学说观点论战不休。

韩非在稷下学宫与群贤舌战三天三夜!舌风所指,无可抵挡!诸子百家一一败下阵来。

齐襄王当场宣布,韩非将接替荀子出任稷下学宫新任学正。大齐将以法家学说思想治国。齐襄王也按照韩非法家思想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变法。

齐国地尚武精神有了法家思想指引,齐国的国力也终于上了一个台阶也!

韩非一战而名动天下,年少轻狂便创法家一脉,实在是空前绝后;法家一战而扬名诸侯,为世人尽知,隐隐和儒、墨、道三家并列,成为新的“显学”。

世人称韩非为韩非子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